桑叶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冬桑叶、霜桑叶、桑芽、铁扇子。
〔来 源〕为桑科桑属植物桑树Mornsalba L.的叶。
〔成 分〕含芸香甙、槲皮素、异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萄糖甙、微量β-谷甾醇等,挥发油中含多种有机酸,并含丁香油酚、腺嘌呤、胆碱、胡芦巴碱、麦角甾醇,胡萝卜素、维生素A、 B1、 B2、 C及少量的糖、蛋白质、纤维素、鞣质等,又含铜、锌、硼、锰等微量元素。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清肺泻热:指桑叶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肺泻热。 《本经》: “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 “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重庆堂随笔》: “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本草提要》: “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治肺燥咳血”。
2.清肝明目: 《本草蒙筌》: “煮汤,洗眼去风泪”。 《本草提要》: “……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祛风明目,……洗眼去风泪”。 《本草求真》: “清泻肺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
3,凉血止血: 《本草从新》: “润燥,凉血,止血”。 《本草求源》: “止吐血,金疮出血”。
4.利尿除湿: 《唐本草》: “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本草拾遗》: “主霍乱腹痛吐下”。 《本草蒙筌》: “消水肿脚浮,下气,利关节”。
二、近代研究
1.抑菌作用:桑芽的浸出液在体外对伤寒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萄葡球菌也有抑制作用〔1〕,并能抑制钩端螺旋体〔2〕。
2.利尿降压作用:桑叶煎剂及浸剂有轻度利尿及降压作用〔3〕。
3.降血糖作用:动物试验证明,桑叶有降低血糖作用〔4〕。
4.养毛作用:带枝的嫩桑芽浸出液有促进氧化的作用。以嫩芽喂养动物可以促进其毛的生长,故又称“养毛作用”〔5〕。
此外,尚有消炎及止痛作用。
〔性 味〕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 效〕散风热,镇咳祛痰,凉血明目。
〔主 治〕外感风热,发热,咳嗽, 目赤,头痛,眩晕,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临床应用〕
1.外感风热:发热、头痛、 目赤、 咳嗽、咽痛、口微渴、脉浮数,类似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常配伍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等,方例《桑菊饮》。
2.燥热伤肺:干咳痰少,或痰稠不易咯出,咽喉干痛,头痛发热等,类似于急性咽喉炎症、急性支气管炎,常配伍沙参、枇杷叶、麦冬、知母、杏仁等清肺润燥止咳化痰药,方例《桑杏汤》、 《俞氏清燥救肺汤》。
3.肝热目昏:桑叶既能疏风清热,又能清肝热,故可用治风热上犯及肝经实热所致的目赤、疼痛、流泪,畏光等,类似于急性结合膜炎,常配伍菊花、草决明、车前子、夏枯草等煎服。也可单用煎水外洗眼。若属肝阴不足之虚热上犯,头昏眼花, 目赤,肢体麻木等,类似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常配伍黑芝麻、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等滋养肝肾药用,方例《桑麻丸》。
4.热证出血:本品治热证吐血有效,单用煎服或研细末服《圣济总录》称“独圣散”。也可配伍清热凉血止血药用。
5.水肿泄泻:本品有利尿退肿作用,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伍茯苓、泽泻、木通、五加皮等利尿退肿药。近年来制成10%的桑叶注射液治疗下肢象皮肿有良效。
6.脱发症:本品可治脱发、脱眉及全身毫毛脱落之症,常配伍人参、熟地、当归、何首乌等补气血、养肝肾药用,方例《脱发丸》。
〔用 量〕 6~12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或微炒后用。
〔禁 忌〕阴虚无热者不宜用。
〔附 方〕
1.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 甘草、 芦根。
2.桑杏汤(《温病条辨》):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栀子、淡豆豉、梨皮。
3.俞氏清燥救肺汤(《尚论篇》):桑叶、沙参、麦冬、胡麻仁、光杏仁、 生石膏、阿胶、枇杷叶、甘草。
4.桑麻丸(胡僧方):嫩桑叶、黑芝麻。
5.脱发丸(验方):嫩桑芽、红参、当归、熟地、何首乌、女贞子、黑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