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齐桓公、战国齐襄王都曾经逃到过“莒国”,由此还衍生了成语
在今天的山东省日照市比较靠海的地方,有一个面积和名气都不算很大的县城——“莒县”。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历史文化很有名的地方,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有个诸侯国——“莒国”。
莒县地图
春秋各国疆域,莒国面积很小的
莒国故城遗址
历史材料里面说,莒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小诸侯国,国都在现在的莒县。国土在现在山东省的安丘、诸城、沂水、莒县、日照之间吧,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所灭了,后来又归齐国管辖,称为齐国的莒城。
如果单单是小诸侯国的历史,那也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莒国直到后来莒城、莒县特别之处在于这里发生过两段传奇的历史故事。第一个历史故事就是春秋初年,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后来在莒国的帮助下得以回到国都临淄继承了国君的位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了。齐桓公即位以后,重用贤良的大臣管仲、鲍叔牙等人,使国家强盛起来,在春秋时期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先当上了霸主。第二个故事呢,就是战国时期,燕国乐毅联合很多国家攻打齐国,连续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但就剩下半岛上的即墨和这个莒城没有攻打下来。齐愍王逃到了莒城,很快被杀死了——他的儿子被莒城的人拥立为王,这就是齐襄王。后来,田单在即墨城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军队,收复了国土,齐襄王回到了国都。
齐桓公
齐襄王
于是,这两个故事衍生出了一个成语”毋忘在莒“有时候也写作”勿忘在莒“——国民党反动派政权残余势力和蒋介石败退到了台湾地区以后,念念不忘反攻倒算,于是蒋介石在当时的台湾国民党军队里面就一直高喊这个口号”毋忘在莒“。想效仿当年齐国在莒城收复了失去的七十多个城池的典故……于是,在当年台湾国民党军队靠近福建沿海的地方,比如金门岛、马祖岛、澎湖列岛等地,到处都能看见这种石头上的大字”毋忘在莒“,下面就可以贴出几张来大家看看。如今,海峡两岸关系趋于和平了,基本不再有冲突了,这些地方成为了两岸游客旅游参观的景点、
金门、马祖、澎湖等岛上的”毋忘在莒“标语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蒋介石天天高喊毋忘在莒还写了字,但是他从来就没去过莒县这个地方。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南京国民政府头十年(1927-1937年),山东省一直被地方军阀韩复榘管辖着。而在抗日战争期间,莒县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地区——滨海区管辖。解放战争中,这里一直就是解放区,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早早就被赶出去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根据地形势图
莒县作为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存,最著名的就是莒县浮莱山区的古树——银杏树了。最老的一棵银杏树据测算有四千年树龄了,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国君曾经在银杏树下会盟啊——这棵大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被称作银杏树王。它可以算作这里悠久历史的见证了吧……
树龄达到四千年的银杏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