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亲爱的孩子们:

这几天重温《西游记》有些入迷,与大家分享心得一二。

吴承恩先生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显然,西游记,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神魔小说, 更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取经故事。

作者想要借它来折射的,是一个恒久于天地间的心灵命题:

一个人如何破除魔障,取得真经?

我们总盼望自己的人生有一条宽阔的人生大道,那么这条路又在哪里?

我们不妨从《西游记》里找一找答案,梳理故事线索和人物性格,我们会发现:

其实漫长的取经之路,九九八十一难,用一个词可以来概括:斩妖除魔;

师徒四人迥异的性格也可以互为补充,唐僧有信仰,悟空有能力,八戒有欲望,沙僧很勤奋,共同指向的是一个人想取得建树,必须具备的品质。说“斩妖除魔”其实依然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取道”。

我们去回忆,其实师徒四人走过的地方,没有一处是先天的道路,多数都是妖怪的洞府,与其说是妖怪堵了师徒四人的路,毋宁说是师徒四人要踏平妖怪的窝。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先有的路还是先有的妖怪?很明显,先有的妖怪,也就是说:

西行本没有路,踏平的妖怪多了,也就成了路。

正所谓“踏平坎坷成大道”,大道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踏出来的,唯此唯一。先圣孔子说:道不远人,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踏平坎坷的品质又有哪些呢?看看师徒四人就明白了

唐僧:坚定的信仰,一心拜佛磁心铁,不到雷音不罢休;

悟空:胆识和能力,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八戒:欲望和生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悟净:勤奋与耐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四者缺一不可,无信仰则不坚定,无能力则无开辟,无勤奋则无功业,无欲望则无生活。像唐僧一样面对理想,像悟空一样战胜困难,像悟净一样征服懒惰,像八戒一样热爱生活。

做一个如是的取经人,终会踏平坎坷成大道,也终会斗罢艰险又出发。艰险荡尽之刻,大道既出之时,其实也是真经取得之日。

我们最终要的,其实不过是一个优秀的自己:

取经路上,孙悟空曾对唐僧说:

“你看那西天真经,何尝不在你此刻心头?”

其实只要一个人克服了重重魔障,勇敢的走下去,你要的一切早已获得。

《西游记》说魔道怪,但故事本身有它的原型,也有它的基因:

贞观十三年,当玄奘法师踏上西行的征途时,前方并没有路。

贞观二十六年,当玄奘法师负经书归来时,身后也没有路。

十三年杨柳十三次黄而复绿,西去东归的浩浩长途在哪里?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们的老任

2018年10月12日

理想  情怀  温度

一个教育者的心路点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