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大学行政中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
形式主义指的是过分关注事物的表面形式,而不讲究实际内容和实际效果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作风。社会生活中形式主义随处可见,大学也不例外。大学行政中的形式主义也是比比皆是,比如繁琐复杂的财务报销、流于形式的会议报告、为了一次检查而做的面子工程等等。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基于人性本能的“懒政怠政”导致形式主义
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大学中的某些行政工作人员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难免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这并非人性的弱点,只是最真实的人性体现。对于这些人来说,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不深入学生教师群体去了解他们的真正所需,而只是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于是拍脑袋决策与想当然办事层出不穷,“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就像我们见到的大学里面负责财务报销的工作人员,他不会考虑来报销的同学和老师的时间安排是怎么样的,即使一次能解决的事他还是会根据“规定”让他们下次再来。
二、基于繁琐制度的“照章办事”导致形式主义
制度是约束人或组织的一系列规则,制度有好有坏,好的制度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使组织活动井然有序,而僵化不合理的制度则会使组织工作难以深入人心。在大学校园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因为领导要来检查而要求学生做各种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比如临时要求晨起做早操,设置晚自习,为了突出校园整洁卫生在领导来检查的几天里不允许往垃圾桶扔垃圾,等等。学生们怨声载道,行政人员却“乐此不疲”。形式主义不得人心,可为什么还是在大学校园中如此常见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人愿意搞,有人愿意看。大学行政人员的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处理问题的决策制度、各项工作的成本核算制度等方面不够健全完善,不够科学,[1]所以才使得形式主义有机可乘。
三、基于官场文化的“以管代服”导致形式主义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国家,“官本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文化传统强调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虽然大学不同于政府机关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但由于大学组织的复杂性,“官本位”文化同样充斥在大学的行政工作中。在这种官场文化的熏染下有些大学行政人员就觉得自己“有官”在身而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愿意去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意愿,甚至把“保官”、“升官”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2]以一个管理者而非服务者的姿态对待教师和学生。像有些大学,学生自习还要去找行政老师申请借教室,流程复杂不说,多问几句还要被训斥;还有些大学里的辅导员和学生讲话或者发通知都是以命令的口吻,回答学生的问题也是极其不耐烦,回复最多的就是“自己去通知里面看”。以上种种,都是大学行政工作中形式主义最直接的体现,由于这些行政人员不能合理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催生出一系列繁文缛节加大了师生不必要的负担。
大学行政中形式主义的存在绝非一朝一夕,这些形式主义不仅破坏了校园文化,也给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是要想从根本上去除形式主义,也绝非易事。只能说去呼吁学校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教育广大高校行政人员认清形式主义的危害,不断增强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去努力克服形式主义。
[1][2]戴焰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根源与治理[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