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高考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曾经,高考如鲤鱼跃龙门,亦如人生之跳板,让众多学子实现了阶层对向上流动。而现在,寒门难出贵子,农村学生占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比例明显下降。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资低、抱怨重重。

这些现象的出现,让人们怀疑高考能否实现“促进阶层向上流动”的预期效果;甚至质疑它是否造成了“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的不良社会现象。那么,高考使得社会流动性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分析。

社会流动性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体现为不同阶层的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外一个阶层。高考作为全国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影响着数以亿计的考生,对于社会流动性也有重大的影响。

一、高考录取人数的增多促进了社会流动

1977年恢复高考时,报考人数为570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为4.7%;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录取人数791万,录取率为81.13%。经过40年的发展,高考的录取人数和录取率都发生了倍增,说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过去,大学仅仅是少数人的舞台,只实现了少数人的社会流动。而现在,不论地域、城乡、家庭背景和性别,人们都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高考始终为更多的考生保留着下一次成功的机会与希望。

二、高考招生渠道的多元扩大了社会流动

过去,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以考分为基准,不可避免地导致“应试教育”、“一考定终生”,成为广受诟病的社会话题。而21世纪我国开始对高考招生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革,比如从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到各省单独命题,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到各大学自主招生,从填鸭式应试教育到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诸如“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专项招生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为处境不利者提供了教育机会方面的额外补偿。不断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也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了经济支持。多元化的招生制度为不同类型的考生打开了另一扇机会之门,正在重新塑造着高考在促进社会流动过程中的作用。

当然,高考作为我国最具争议的制度之一,其不合理之处同样有目共睹。即使它促进了社会流动,也很难独占其功。毕竟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整体上实现了飞越式发展,有才能的人即使不通过高考也能实现阶层上升;城镇化的发展也加剧了农村向城市、欠发达向发达地区的流动。更重要的是,社会流动必然会形成“马太效应”,富者越富,贫者更贫。体现在高考中,高考得利者趋于向上流动,高考失利者趋向于平行甚至向下流动。除此之外的底层弃考者,更难向上流动,而上层不玩高考者,依然牢牢占据着阶层高位。因此,除了底层和顶层的“弃考者”,高考与其他个体高度相关,凸显出不同个体在教育水平上的差异,从而奠定了不同个体的社会流动能力。所以,高考在绝大多数中下层人士的向上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考依然是促进社会流动的极其重要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