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仪式感
临近清明,又到了一年一度扫墓的季节。
古人是智慧的,将扫墓这种寄托哀思的活动安排在春季——万物复苏,一切欣欣向荣。墓地又大多在山野中,对于后人来说更像是一次春游踏青:带去祭祖的饭食通常结束后当作午餐,相当于一次野餐;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奔跑,跟着大人采野菜、挖竹笋,清明节成了老少都喜欢的一个节日。
在中国的传统里,这个节日往往会跟“孝道”联系在一起,不免令客居他乡,无法回家祭祖的人心生愧意。
生活中的确需要一些仪式感,但不要太过流于表面或者动不动就道德绑架。个人认为对于先人最好的纪念,首先是要活好自己,吃好每一顿饭,睡好每一个觉,过好每一天。将先人的教诲和值得学习的精神,用到自己日常的点滴中,这样的才是祖先最想看到,也最有意义的吧。
点上一炷香,念一首小诗,也是一种形式的扫墓。
如此,好好地扫墓,好好地踏青,好好地生活,每一样都很有仪式感,不是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