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城山玉清宫,热心随和的道长与朴实的修行生活给人印象深刻
从圆明宫出来后,我们一行三人便径直去了玉清宫。
玉清宫也是属于青城前山景区内的道观景点,它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的深山之中,位置比圆明宫还要高点。
从圆明宫前的山间小路上行,此去玉清宫约有1.5公里路程。仍旧是刘道长走在最前面,我与居士紧随其后。
崎岖的小路在林间蜿蜒,偶尔经过泥巴路段,还依稀可见马蹄印,这上面不通公路,想必是用马驮运物资了。山里寂静无人,这里远离核心景点区域,难见其他游客经过。
途经一处农家,房屋看起来破旧不堪,像是废弃已久,但屋外有两条小奶狗,用稚嫩的汪汪声叫着,一个穿着朴素打扮利索的中年女人从屋里出来,看向路过的我们。
没想到里面还住着人,听说青城前山上早就搬迁了民居,只有道观建筑,但这里居然还有一户人家。
刘道长也觉奇怪,便上前与中年女人攀谈了一阵,原来这房子确实是当地村民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只不过中年女人不是房子的原主人,她只是与丈夫在青城山干活暂时租住在此而已。
离开农家继续前行,翻过一道山梁,出现了一个三岔口,左边下行几步路便是玉清宫了,直行应该是四望观,右边是一条上行的青石阶,听刘道长说这条路可以通往青城山最高处的老君阁。
我们从左边下行至玉清宫。
站在路边能俯瞰到玉清宫的后院,院内有一位老乾道和一位中年坤道,在桌子前分别一站一坐,手里在忙活着什么。刘道长老远就跟他们打招呼,因为他以前在圆明宫出家,所以跟这青城山很多道观里的道长都认识。
原来院子里那位中年坤道便是玉清宫的当家马道长,来的路上就听刘道长提起过,马道长人很好,是一位慈悲有善心的道长,刘道长跟我和居士讲述,他去年有次与道友上青城山,快到天黑走遍全山好几个道观都没有挂到单,最后到了玉清宫,是马道长好心收留了他们一晚。
从圆明宫过来的这条路到的是玉清宫背面,所以我们只能从它的后门进去。
来到后院,见到了马道长和她旁边的另一位老道长。经刘道长的介绍,我与居士一一向两位道长打过招呼。
两位道长正在包粽子。马道长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放了两个大盆,一个装着粽叶,一个装满夹杂着野板栗和花生的糯米。她一边跟我们说着话一边手上不停地包着粽子。
马道长与我见过的其他道长略有不同,或许是容貌上少了一些仙风道骨,多了一份岁月和风霜,不过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是非常随和,若不是头上的道士发髻,她的服饰和言谈给人感觉更像是一个和蔼朴实的邻家阿姨。
特别是当马道长听刘道长说我有出家的想法时,她很热心地表示愿意给我介绍一位这山上的师父,但是玉清宫不适合我,她说在玉清宫出家很苦的,因为这里的出家人什么活都要干,包括种地,其它宫观要轻松一点。并说我什么时候准备出家了,都可以去找她。这倒是令人我很意外。
旁边的老道长始终没说一句话,埋着头做着手上的活,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听刘道长说这位老道长年龄大了似乎耳朵不太能听见。
与马道长聊了一会儿,我们三人便穿过后院,来到了玉清宫的几座大殿。后院与大殿之间有一道很宽的走廊,挨着窗户的一边摆满了竹椅木桌,窗外是满山青翠,这里应是供游客们休憩的场所。
其实玉清宫是对游客提供斋饭和住宿的,因为青城山搬迁了当地村民,前山景区内是没有农家乐的,所以一些道观可以留宿。
玉清宫,因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而得名,始建于明代,共有4重大殿,由下而上依次重叠,分别有山门殿、玉清殿、纯阳殿、老君殿,每层殿宇之间都有陡峭的石梯相连。
宫观古朴清幽,观内随处可见名人题词。在纯阳殿内,还供奉着“药王”真人孙思邈,传说真人晚年曾修道于青城山,并在此完成了著名的《千金药方》。
在玉清殿内,发现了一座刻有“古天真观”的石碑,我问刘道长,他说玉清宫原本就叫天真观,为什么叫天真,因为以前供奉的是天皇真人,重修后才改名玉清宫。
从玉清殿右侧出来,是一方宽阔的露台,站在露台前俯瞰,前方视野开阔,两侧山峰夹道,还可隐约看见山下的成都平原。
露台下方是成片的茶园,茶树间还有绿油油的菜地,那些菜地想必就是马道长他们所种,不知那成片的茶园是否也由玉清宫的道长们管理。
可惜我们是从背面进的道观,如果是从正面山门进来看到的风景会更全面。
参观完玉清宫,我们便返回后院,与马道长告辞离开。在宫外不远处,另一位玉清宫的道长正干着体力活,他没有穿道袍,若不是刘道长跟他打招呼我们还没看出来,刘道长说玉清宫的道士确实比较辛苦,平日里要干很多活,比不得青城山上的其它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