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考析:反楚叛汉的一代枭雄

楚汉战争历时四年有余,在其中出现过的枭雄人物数之不尽。

虽然后世史书已经将其中主要的一些人物进行了列传记载,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关键人物,就只是存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和几处不太清楚的记载,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内容。

而本文要分析的王武,便是其中这么一个人物。

史书中有关柘公王武的记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攻项籍,屠煮枣。击破王武、程处军於外黄。攻邹、鲁、瑕丘、薛。项羽败汉王於彭城,尽复取鲁、梁地。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史记·樊哙列传》

从此处记载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樊哙当时是跟随刘邦东征项羽,之后的“项羽败汉王於彭城”和“哙还至荥阳”,也说明了汉军第一次击败王武是发生在彭城之战前。

所以这时的王武,姑且可以认定为是在外黄一带驻守的楚军将领,然后被东征的汉军给击败了,并投降了汉军。

第二阶段:

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於黄,程处反於燕,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於衍氏,又进破取衍氏。击羽婴於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彊,因至荥阳。《史记·曹相国世家》

这里是指的数位汉将同时在多地反汉,其中为首者便是王武。

再按照所谓的“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则可以认为此次王武反汉事件是发生在彭城之战后。

而当时除了王武和程处之外,柱天侯和羽婴二位汉将也都反汉了。

并且再按照“骃案:汉书音义曰'皆汉将’”的记载,基本可以认定这四人在当时都是汉将,并且是同时反汉

然后再看靳歙和灌婴的记载:

靳歙: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

王武、魏公申徒反,从击破之。攻下黄,西收兵,军於荥阳。

这里说明当时的王武反汉之后依然还是以外黄城作为核心据点,虽然之后又被汉军击败了,但王武还是逃跑了。

当然了,如果再参照《灌婴列传》中紧随其后记载的“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则之所以没有彻底击败王武,可能也是因为楚军来犯的缘故。

第三阶段:

将郎中骑兵击楚骑於荥阳东,大破之。受诏别击楚军後,绝其饷道,起阳武至襄邑。击项羽之将项冠於鲁下,破之,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破柘公王武军於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使北迎相国韩信军於邯郸。《史记·灌婴列传》

这一处的记载,是发生于荥阳之战后灌婴负责“别击楚军後,绝其饷道”期间,当时灌婴所属的郎中骑兵与王武所部进行了激烈的交战,并取得了对王武军作战以来的最大战果。

虽然王武可能还是没有被抓或者被杀,但他的势力应该是自此之后就彻底消散了,所以之后在史书中也就没有任何记录了。

通过以上对王武三个阶段不同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王武这个人在楚汉战争前期确实是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否则史书中也不会一而再的记录这个人。

另外对于王武所属的势力内部情况,也需要具体分析:

下面首先看王武的下属,这里仅参照汉军的历次斩获,当然主要是以灌婴的斩获为主:

击破柘公王武军於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史记·灌婴列传》

在这段记载中,王武的下属依次有:五位楼烦将,一位连尹,一个别将和一个都尉。

其中楼烦将和连尹先不论,单说一个别将和一个都尉。

都尉一职在秦汉时期一般都是与郡都尉同级别的,所以最少也是一郡的最高军事长官。而别将既然能统摄一个都尉,就说明这个别将的下属中应该是有多个都尉的。如此这个别将至少也是能够统领数郡之卒的人物,那么麾下人数就必然是在万人以上。

同时王武麾下的这个别将还有自己的姓名,叫做桓婴。

一般而言,能被史家将名字记录在案的,至少说明桓婴这个人在王武势力中属于关键人物,并且这个人物应该也给汉军造成过很大的影响,所以才会在汉军的功绩簿中进行专门记录。

接着再看楼烦将和连尹,按《三家注史记》中的记载:

【集解】:李奇曰:“楼烦,县名。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楼烦人也。”张晏曰:“楼烦,胡国名也。”

这里对楼烦兵的描述也比较清晰,那就是“善骑射”。

虽然不一定就是真的楼烦人,但肯定是和楼烦人一样“善射”,所以才能成立那支以“楼烦”为名的精锐部队。

再说“连尹”,虽然后人对连尹有多种解释,但因为这里的连尹是作为和楼烦兵一同被汉军斩首的,故而他们应该就是属于同一个兵种。

如此再按照《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屈荡为连尹”条下,服虔云:“连尹,射官,言射相连属也”的解释,则对于连尹和楼烦将属于一个兵种的结论就是成立的。

接着再看楼烦将于史书中出现的频率:

击破柘公王武军於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史记·灌婴列传》

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史记·灌婴列传》

从击项籍军於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史记·灌婴列传》

黥布反,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於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史记·灌婴列传》

以上四条记载是楚汉战争中全部有关楼烦将的斩首记录,其中第一条是属于王武的麾下,有五位楼烦将;第二条是齐国之战时龙且的下属,有十名楼烦将。第三条是陈下之战时项羽的下属,有两名楼烦将。第四条则是英布之乱时英布的下属,有楼烦将三人。

当然了,除了楼烦将之外,汉军中也有相应的楼烦兵记录,比如《项羽本纪》中记录的“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另外汉军功侯中也有一员楼烦将:

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总的来说,楚汉双方的军队中都有楼烦兵,同时楼烦兵在楚汉双方的军队体系中都是属于非常精锐的军队,因此楼烦兵的将领自然就是属于军队中绝对的中坚力量。

再从汉初功侯丁复的记录中来看,丁复是以赵将迁为楼烦将,所以绝对不可能是基层军官。之后丁复更是以楼烦将起步,直到成为了汉军中的大司马,食邑更是多达七千八百户,最后甚至是进入了汉初十八元勋之列,可见楼烦将的存在确实不一般。

另外再参照陈下之战中灌婴对西楚骑兵斩获的“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根据这里楼烦将和骑将的比例和先后顺序,则可以认为在楼烦将下面应该还有更基层的骑将,并且也都是有资格列入到功劳簿中的。

因此下面再反推楼烦兵的编制,则至少应该是这样的:

普通骑兵——骑将——楼烦将

再参照步兵中以“部”为基本单元,一部大约是一千左右兵员,则楼烦将麾下的骑兵数量大概也是以一千作为标志的。

那么结合来看的话,王武麾下的五个楼烦将,则至少就是有五千骑兵的。当然了,这里还只是以汉军斩首的五位楼烦将推算的,实际上王武麾下肯定不止五个楼烦将。

综上所述,王武麾下兵员,至少是有超过五千的骑兵和万人的步兵。

而这样强大的实力,注定了王武在当时必然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毕竟和王武同时代加入刘邦军中的彭越,也不过是“将三万人归汉”,而彭越的麾下则基本上都是步兵,绝无可能有王武那么多骑兵的。

另外即使是汉军太尉卢绾率军深入西楚敌后时,刘邦给予的也不过是“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而从“卒二万人”和“骑数百”的对比来看,就能说明骑兵在当时还是很稀缺的。所以王武一个表面上名不经传的人却能有如此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只能说明此人绝非是当时的普通人物。

说完王武所属的势力情况之外,再看王武的政治影响力。

表面上王武反汉之时是同时期有多位将领,也就是所谓的“王武反於黄,程处反於燕....柱天侯反於衍氏....击羽婴於昆阳”等四位反汉将领,但这四人同时反汉的现状在《靳歙列传》中就成了所谓的“去击反者王武等”,也就是以王武为首。并且在之前的王武和程处时期,也都是以王武为首的。

因此可以说,王武在当时的很多汉军将领中也是有很强的影响力的,所以当王武一反,便能很快引起一大批人跟着反汉。

下面再看王武势力在地图中的情况:

从最北方的东郡,到中部的三川郡,再到东部的砀郡和南部的颍川郡,可以说王武反汉之时几乎营造出了中部四郡皆反的盛况。

如此也难怪当时的刘邦要启用年少的灌婴和曾经的旧秦骑士领兵了,实在是因为当时除了西楚骑兵外,光是王武集团就很难对付了,因此才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击败他们。

说来也巧,当时凡是与王武军交战过的汉军将领,除了曹参外,几乎都是汉军中知名的骑将。

如樊哙最早就是郎中骑将,后来虽然升迁为了将军,但麾下骑兵数量应该也是不少的。至于灌婴自不必说,他的麾下就是从担任郎中骑兵统帅开始的。最后的靳歙,从骑都尉一路升迁到车骑将军,在骑兵方面的战绩可以说是毫不逊色于灌婴。

所以说,王武作为当时楚汉魏赵四国交界处的一位重要人物,必然也是当时另外一支规模相当大的骑兵军团的最高统帅。

关于他的曾经,虽然已经无法考证,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确实曾经是项羽麾下的大将。

当然说是大将,也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特立独行的彭越,只不过在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加入了西楚。后来当汉军所领导的诸侯联军东征伐楚之时,王武所属在和汉军短暂交战过后,便以独立势力投降并加入到汉军中了。

但可能是因为王武所属的实力太过强横的缘故,所以导致以汉军为首的诸侯联军并没有对王武所部进行重组,反而是默认了王武所属当时的独立地位,如此才造成了之后王武所属再次反汉的结果。

当然了,王武所属这样轻狡反覆的行为,必然是会招致楚汉双方的共同围剿,于是才导致之后王武所属走向彻底的覆灭。

总的来说,王武所属势力在楚汉前期确实曾经强大过一段时间,并且也都得到了楚汉双方的尊重,只是可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又与楚汉双方都进行了决裂。

说到这里,就有人猜测,王武这支军队会不会是当年巨鹿之战后残留下的秦军一部呢?比如王离所带领的那支秦军北方军团的残余?

不能说绝对没可能,毕竟王离的那支秦军北方军团中必然是有很多骑兵的,同时王武也刚好姓王。

总之王武这个人和他下属的实力绝无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必然是有着很深的原因,只不过现今已经无法进行更细致地考察了。

最后对于王武的那个柘公名号,可能就和刘邦之后的沛公称谓一样,单纯就只是一个代称。

毕竟无论是之后的刘邦还是当时的王武,他们所拥有的势力都远远不是一个所谓的楚国县令可以拥有的,但史书中非要记载他们为“沛公”或者“柘公”,那也是没办法的。

(完)

(0)

相关推荐

  • 刘邦集团二号人物:吕泽,击败项羽龙且,媲美汉初三杰

    吕泽,这个名字估计知道的人不多.了解的人应该就更少了.在史记中出现的次数寥寥,不仔细阅读,根本难以发现吕泽的贡献与能力. 周吕: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 ...

  • 卫将军骠骑列传(二)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李广利最后一战,赢了,为何投降匈奴?

    公元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四路出击匈奴,其中三路获胜.西线北路马通没有遭遇匈奴,率军从张掖郡回国,南路成娩虏车师王及臣民而还.东线战事比较激烈,贰师将军李广利和御史大夫商丘成派军亲扫战场,追击散 ...

  • 匈奴列传(七)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 ...

  • 卫将军骠骑列传(三)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 ...

  • 刘邦与项羽的博弈—楚汉争霸(一):刘邦攻打彭城,英布叛楚归汉

    导语: 公元前212年,当秦始皇的军队从咸阳街头缓缓地驶过,两个日后灭秦的主力此刻正跪在路边.此时此刻他们发出了不同的豪言,其中一位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另一位则暗 ...

  • 赵次闲刻仿汉白文玉印,双向排列,张子秋审定,印浅考析

    赵之琛是众所周知的清代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1781年生,卒于1852年,字献父,号次闲.宝月山人.南屏隐君等,浙江钱塘人.一生未入仕,以金石书画自给自娱,性耽佛学,布衣而终. 赵之琛精于金石文字考据 ...

  • “看穿”的丞相陈平(二):叛楚投汉

    陈平,汉族,阳武户牖乡人,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后期平定"诸吕之乱",有安定汉社稷大功. 在项羽手下打工的陈平立刻倒向了刘邦,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营救刘邦第一步,支走 ...

  • 杨露禅学拳于赵堡陈清平”考析 ……转载郑永强先生一篇文章

    太极拳界一直有一个困扰了百年的疑问那就是"杨式太极拳出于陈式太极拳,为啥两者风格迥异,陈式太极拳顿足奋力.轩眉怒目,一若外家拳威猛不可一世,而杨式太极拳柔顺.缠绵.连续不断.外不露形?&qu ...

  • 【欣赏】唐寅《溪山渔隐图》考析

    [宋]李唐 濠梁秋水图 22.7×104.7cm 天津博物馆藏 唐寅<溪山渔隐图>,绢本设色,纵约30厘米,横约610厘米.原卷有唐寅自题:"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 ...

  • 顺治朝设“明史馆”考析

    顺治元年(1644),清朝"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新朝初建,为确立王朝"正统",修前朝历史为当务之急.于是,清廷迅速组织史官,纂修<明史>.清修&l ...

  • 概念详解03 | 帝国主义概念考析

    编者按 历史概念是理解历史本质的关键.本专栏特选取历史教学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对于其含义.起源和演变的探究进行解析,希望对于一线历史教学有所助益. ✎原载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2期 ✎作者  ...

  • 打造汉口江滩文旅节庆活动,让楚风汉韵的武汉享誉海内外

    城市印象是一个公众印象,是多个印象的叠加,也是对城市的整体评价.武汉,自古便有着九省通衢的美誉,加之高山流水觅知音.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历史佳话,大量的楚风汉韵让武汉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武汉的市民,特别 ...

  • 三孔布名称及铸地考析汇总

    目前面世并受到肯定的三孔布币数量达数十种之多,本人故作真理,附图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自己浏览国内某网站时,发现一枚本人释名曰"坝下"的三孔布币.该币看似为"背十二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