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不动声色,你以为他是真傻?

大唐会昌六年(公元八百四十六年)春,帝都忽然传出负面舆情。据说,三十二岁的首席执行官武宗李瀍(这一年被道士忽悠改名为李炎)因为过度操劳(服用丹药),不良反应严重,多半最近要挂了。

这么重大的不良消息,竟然没有人出面表示反驳,大家不禁将信将疑。

果然,在这一年的三月二十一日,身为掌权宦官的神策军中尉马元贽发布了一道通知:鉴于目前在位皇帝没有册立太子,现在拥立李忱(原名李怡)为“皇太叔”,履行监国职责(代理皇帝)。

这个消息一发出,大众哗然。其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皇帝病重”。关系国家社稷这么重大的事情,竟然没有召开大会研究,竟然没有公开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竟然没有酝酿、没有表决,这是什么神操作?

一帮大臣们马上扭住当朝宰相李德裕,问是几个意思。老李一脸懵逼:“我咋晓得是几个意思!我成天忙得背时,不停的加班、开会、接访、接待、处理材料。老马和大行皇帝走得最近,多半是大行皇帝的临终安排。”

几个具有过命交情的大臣碰头一合计,恍然大悟:喵那个咪的,这绝对是以马元贽为代表的那一帮宦官们搞的鬼。这位被立为“皇太叔”的三十七岁老男人,从小就是一个根本不会说话、面无表情的傻子啊!他们把这个傻子弄出来当皇帝,完全就是一个布偶傀儡,然后自己好在背后安插亲信、倒腾项目,从中捞取各种好处,用心何其歹毒!土贼啊!

文武百官再三确定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后,纷纷垂头丧气、唉声叹气。在心里面默念着:我大唐开国以来,二百二十八年间传承十五代皇帝,难道今天要剧终了?

当然,这一伙都是人精,没有人敢公开真实地发表只言片语。只能“忠心耿耿”地表示“坚决支持”。

四月二十二日,武宗果然挂了。监国刚好一个月的李忱在这天顺利即位,改年号为大中,是为唐宣宗。

“皇太叔”即位,这是唐朝先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局为重。既然无法反对,那就只能接受。

当大家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参加新任皇帝的登基庆典时,竟然惊异地发现,这位传说中“面无表情”的新任最高领导,居然满脸哀伤。尤其是在发表重要讲话时,竟然没有用宦官拟好的稿子,却讲得头头是道、十分动情。

就有心思比较细密的人,隐隐觉得,这个事情一定不简单。于是,就去查阅了这位新皇帝的档案资料。

这位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是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弟。其生母郑氏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某天李锜突然想到皇帝办公室坐着上班,然后没有搞成功。作为犯罪分子的家属,郑氏被充入宫作为郭贵妃的侍女,后来被唐宪宗临幸,生下了李怡。

皇亲国戚又如何,皇帝的儿子又如何?正是由于李忱的母亲出身问题,没有文化、没有娘家人,而且还因为亲人犯罪受了擦挂,搞得李忱从小就遭到了各种歧视。

只要他一出现,哥哥婶婶们就会不怀好意地评论:“作为一个贱种,你也有露脸发言的资格?”遭了几次哂笑后,他好像明白了,这个世界,其实充满恶意。

俗话说“贵人语迟”,但这种人终究是要说话的。但对于他而言,好像有点用力过猛,完全不开腔,弄死不开腔那种。

难得有机会参加聚会游玩时,无论有多么精彩的歌舞,有多么美丽的风景,有多么有趣的话题,这个李忱从不做出回应,始终一声不吭。

长时间不发言、不表态,大家逐渐搞懂了:“果然我们没有看错,这家伙基因不好,确实是一个傻子。”“大家不要和傻子耍。”

李忱的父亲唐宪宗去世后,宪宗之子唐穆宗即位。在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八百二十一年)三月,李怡被封为光王。

穆宗之后,他的三个儿子敬宗、文宗、武宗先后即位。按照辈分,李怡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但是,他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反而因为不说话经常遭戏弄。

文宗在举行家宴时,还玩过一个相当过分的游戏:“那个有本事能让李忱说话,我马上发红包,发大红包!”

一伙酒肉客人咋经得起这种诱惑,于是各显其能,各种引诱、各种逗弄、各种搞笑,甚至各种谩骂、各种激怒,这个李忱依旧面无表情、不发一言。

最终,大家一哄而散:“老板也太小气了,这个傻子是个闷肚子,根本不会说话,你不想发红包就明说嘛!”

完全没想到,竟然有这一天,他会毫无预兆地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竟然可以有机会掌控整个大唐帝国。

宦官专政,一直是大唐的弊病,这些作为皇帝身边“不带把儿”的工作人员,做起事情来是相当的变态。不但政事要插一手,就连军权也要抓在手里。甚至连皇位的更替,都要亲自操作。

当时的唐武宗已经病得十几天说不出话来。宦官们有点慌,就着手物色新的皇帝人选。很显然,为民服务的人,首先要被排除在外。勤于政务的人,也要被排除在外。否则,一旦选出来一个真正的高手,那宦官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标准之一,最重要的是,必须听话。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已经出名的“傻子”李忱就是不二选择。哪个说的皇叔不能继任皇帝?哪个敢说皇叔不能当皇帝?规矩也是人定的嘛,那谁,过来把这个条文给修改了!

宦官们很快发现,这步棋好像没有走对劲。

登基典礼完成后,唐宣宗皇帝李忱看了看宰相李德裕,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刚才宣布任命文件的那个,是李太尉?咋个他一看我,我就有点炸毛的感觉。”

第二天,李德裕就接到了皇帝的通知,加封他为司徒,任命为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到崖州(海南琼山)任职。

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啊!那个时候的海南,可不是传说中的天涯海角旅游区,而是穷乡僻壤,野兽吃人时有发生。

大家才联想到,新任皇帝昨天那话里面的玄机是:我看这人很不顺眼,必须在我面前消失。

当然,李德裕奉命上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一把六十四岁的老骨头,都丢在了海南。

李忱上任后就把位高权重的宰相直接调到边疆任职的举动,一时间,搞得朝野震动。一个素有功劳的宰相,就这样说贬谪就贬谪了?咋不开会研究一下呢?

没办法,有权就是任性,想干啥就干啥。

现实不仅仅如此。李忱每次上朝开大会时,开始都是满面春风。对百官那是相当的客气,请大家随便喝茶、吃水果,如同搞家宴招待贵宾一般。基本上交流都是欢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但是,一旦宰相开始上奏军政大事,李忱马上变得十分威严,整得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感觉随时都要甩杯子、掀桌子那种,气氛紧张得背时,大气不敢出一口。

在宰相上奏军政大事完毕后,李忱又和颜悦色地对大家说:“来来来,气氛搞起来,我们摆点龙门阵啥的,有新鲜话题尽管说。那谁,你的儿子耍朋友没得?上学成绩好不好?打算读哪个学校啊?”

气氛马上就变得缓和了。大家开始东家长、西家短,街头笑话、巷尾趣事,吃喝玩乐,逐一聊了个遍。聊着聊着,气氛又开始不对。李忱突然板着脸讲话说:“各位,你们拿着我给的工资,必须要认真工作。我经常担心你们做出啥对不起我的事情来。要是那样的话,咱们可就难见面了。”

所以,宰相令狐绹后面发了一个朋友圈表达感慨:“我当宰相十年,看起来位高权重。可每次向皇上上奏国事,都要出一身冷汗。你们看见的风光,都是表面的风光啊!”

还好,出冷汗总比遭贬谪边疆把命整丢了要强。毕竟,令狐绹安安稳稳活到了八十五岁。但,并不是每个人运气都好。

《唐语林》和《续真陵遗事》都记载有一件事。话说,某天,有人向李忱进贡了一名绝色美女。刚开始的新鲜劲,他还觉得不错。时间稍微一长,就觉得有点不爽。

身边工作人员关心他:“皇帝是不是累着了,要不要整点啥补品之类的?我安排太医过来。”

李忱说:“看着这个美女,让我想到了历史。当年,明皇宠幸杨贵妃,弄出了安史之乱,饭碗都差点搞丢了。如今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天下太平,我这种搞法,多半要重蹈覆辙。”

工作人员马上建议:“我们马上安排,把这女子连夜送走。”但是李忱却说:“就算是送走了我还会想念。必须让我彻底断了念想才对,你们请她喝酒吧。”可怜的女子,一杯毒酒之后,就人间蒸发了。

文武百官越发发现,这位年轻时被称为“傻子”的新皇帝,原来相当有水平。

李德裕被清除出庙堂之时,动作之快、效率之高、行事之果断,连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都大吃一惊,这幸福也来得太突然了。之后,李忱大加起用重视科举出身的牛党成员,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

对于新任宰相的人选,李忱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当时的文件传达效率十分焦人,等到调令送到,七十五岁的白居易已去世八个月。于是,李忱亲自写下了《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是全唐诗收录其六首作品之一。

这位皇帝,让文武百官开始严格执行工作服制度。唐高宗上元年间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绿,九品服深青,流外官及庶人服黄。时以紫、绯为高官,所谓“大红大紫”就是这个出处。李忱十分珍惜紫、绯,尽管侍从官常备紫、绯二色服,但有时半年未赏出一件。他对于封官的事情,看得十分慎重。

尤其是对于地方最高长官刺史,在人选被确定后,竟然不能直接去上任,而必须到帝都接受他的当面考察,通过严格的面试后,才能最终确定去留。

文武百官还发现,这位年轻时被称为“傻子”的新皇帝,待人接物相当有亲和力,而且管理干部十分严格。

宫中不少低下的杂役,只要李忱见过一面就能记住对方的长相和名字以及所负责的工作,从来没有弄错过,这些宫人如果生病,李忱还会派御医去为其诊治,甚至还会亲自前往探视病情和赏赐物品。这在历代君王中,极其罕见。

《资治通鉴》及《唐语林》记载了李忱用法严格的两个故事。

据说,优人(演员)祝汉贞,以滑稽著称,反应敏捷,能当场应景出语,且诙谐无比。李忱认为他能解闷,很是宠信。有一日,祝汉贞说着说着,就触及了政事。李忱立即板了脸说:“朕养着你是为了娱乐,你喵的咋干预朝政呢?”从此便疏远他,并在其子贪赃事发后,杖死其子,将他流放。

还有乐工罗程,弹得一手好琵琶,深得李忱宠爱。罗程恃宠,竟然因小事杀人。乐工们为他求情,李忱却说:“你们怜惜的是他的才艺,而我怜惜的是祖宗的法度。”下令杖杀罗程。

文武百官还发现,这位年轻时被称为“傻子”的新皇帝,竟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大破北狄,稳定北方;驱逐吐蕃,收复河西;平定安南,都护南疆;抚平党项,安定西陲。

这位年轻时被称为“傻子”的新皇帝,竟然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

大中十三年(公元八百五十九年),李忱竟然步了上一任皇帝的后尘,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

四十八年后,大唐被宋取代。尽管如此,李忱因大中年间所施之政,被称为“小太宗”。

生活中,从来不乏不苟言笑、不善言辞、不动声色的人。不言不语、不愠不怒,并不代表他一定就是“傻子”。从另一个角度讲,他极有可能的初衷是,不想和傻子多说。

仅此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