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宋江:从江湖到体制,老大的累,谁能懂
一
喝完高俅和杨戬以大宋首席执行官徽宗名义赠送的酒,宋江总觉得好像哪儿不对。
细品之后,突然一拍大腿:这回遭惨了,活不出来了!狗日的高俅、杨戬,竟然下死手整我!
宋江很后悔。早知道如今,就不该以归顺朝廷的名义,把兄弟们带到沟里。
那一场征讨方腊的大战打了下来,虽然算是险胜,但梁山兄弟损失极为惨重。虽然只有二十七人参加以皇帝名义举办的庆功宴,但宋江在悲痛之余,却对徽宗有着一种谜一样的自信。
功劳大大的,效果很明显。让大宋朝廷恨之入骨又不得不退避三舍的方腊,被梁山部队两个月就摆平了。宋江相信,以自己的作为和对皇帝的忠心,自己和兄弟们的荣华富贵已经在眼前招手。
但是他没有听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征讨方腊过程中,“赤须龙”费保曾与混江龙李俊谈心谈话时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一句话,让李俊感受很深,最后在回京的路上假装有病,最后离去。
虽然宋江也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样的道理,虽然他吃定了皇帝不会如何,但是他忽略了皇帝身边的奸臣高俅、蔡京和杨戬等。在这些小人眼里,梁山好汉,绝对容不得。当时的口头承诺,也只为能摆平方腊,借刀杀人罢了。万一以后宋江依靠军事才能做大做强,成为皇帝身边红人怎么办?宋江必须死!
果不其然,这伙烂贼们先用水银搞定卢俊义,然后用掺进毒药的御酒毒宋江。
当宋江知道自己身中剧毒,命不久矣之后,害怕李逵会因此造反,于是他骗来李逵,并赐毒酒毒死,免得坏了他和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义之名。
高俅恨不得宋江早死。不只是因为宋江杀死了高俅弟弟高廉,还因为宋江是梁山剩下这二十多人的精神领袖,虽然有一部分人已经归隐山林,但宋江假如振臂一呼,他们重出江湖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不搞定宋江,将来这二十多人依然是严重的社会隐患。更何况当官的这几人还掌管着一部分军马。他们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宋江完全有机会找宿太尉,通过宿太尉找到神医安道全,给自己解毒,并通过李师师让皇帝知道此事,甚至可以找江湖媒体曝光内幕上头条。
但是,他没有。
想当年,自己本在体制内干一个小小秘书,却因为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
想当年,自己接受了九天玄女赠送的天书,之后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带领梁山做大做强。
想当年,自己带队接受朝廷招安,为了报效国家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虽然大家都看见过老大的风光。
但是,从江湖到体制,老大的累,谁能懂。
二
人的名号,其实就是一张名片。
有的人名号大,本来就是一张天然的名片。有的人名号小,却需要后天努力,把他打造成一张名片。
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基本上人人有绰号。如林冲,绰号“豹子头”:花荣,绰号“小李广”;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戴宗,绰号“神行太保”。
这些绰号,或就长相而言,或就性格而言,或就使用的兵器而言,或就擅长的技艺而言,都有一定的含义。
大哥就是大哥。一百零八将中,绰号最多的,无疑是宋江,他共有四个绰号。当然,这些绰号都是有来历和依据的。
第一个名号,是“黑宋江”。这个绰号是体现他的体形肤色,黑而矮。皮肤黑,个头不高。
第二个名号,是“孝义黑三郎”。突出的是一个“孝”字,“于家大孝”说的是宋江对父母的态度。宋江的“孝”在《水浒传》中多处都有所提及。换句话说,宋三哥对父母的孝顺,堪称典范。
第三个名号,是“及时雨”。这是一个比喻,就好像天干旱需要雨,立即就有雨自天而降。说宋江是及时雨,主要指的是他的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扶贫工作搞得好,懂得扶贫的内容和时机。送钱的事情没少干,甚至连送棺材、送房子、送工作、送女人、送人情的事情,他都干过。
第四个名号就厉害了,叫做“呼保义”。很多人都知道宋江的绰号“及时雨”,但忘记了,在排座次的时候,对外公布的官方名号是“呼保义”。对其内涵,很多人并没有搞醒豁。
是时候普及知识了。
“保义”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相对于文官里面的“小秘书”“仆人”,慢慢地演变为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这个词是动宾结构,宋江以“自呼保义”来谦虚,随时对外表示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和“寡人”“下官”“贫僧”“不才”“卑职”有相似之处。
同时,“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水浒传里有云:“呼群保义”。
宋江的这种态度,在对待朝廷官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十回三败高太尉,抓住高俅后,“当时宋江便教杀牛宰马,大设筵宴,一面分投赏军,一面大吹大擂,会集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各施礼毕,宋江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宋江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二次虽奉天恩,中间委曲奸弊,难以缕陈。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
依得林冲、鲁智深的想法,恨不得把高俅生吃了,不要盐那种。宋江倒好,一顿高规格接待,好吃好喝,还当面做检讨,汇报思想动态情况,并表了个硬态。
兄弟们并不知道,宋江敬重的其实并不是高俅,而是高俅后面的大宋朝廷。
第七十一回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以及排座次后宋江盟誓时所言:“共存忠义之心,同著动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察鉴,报应昭彰。”彻底定下了梁山后期的发展线路。这些都是宋江对朝廷、对皇帝忠心的表现。
路线虽然变了,但宋江还是大家的大哥。
三
带头大哥,不是谁都能当的。也并不是足够优秀的人就能当上带头大哥。宋江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
在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中,对于天王晁盖临死前安排的任务,对于继任人选资格进行推辞,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自我批评。
“非宋某多疑,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众人无能得及。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
按照这个批评意见,宋江长得不帅,没有文凭,缺乏武功,出身低微,还留有刑事案底。但即便如此,还是当上了大哥。
其实,一个人的本事,不仅仅是体现在这些方面。
在施先生的小说中,宋江一出场,虽然不是自带背景音乐,却对身份、家境、文化教养等都进行了清楚的交代。注意重点,中间有八个字“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宋江的身份,是郓城县押司。所谓押司,实际上就是县里办理案牍并档案的小吏(事业身份干部)。注意,是吏而非官(公务员)。官和吏虽然有关联之处,但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刀笔精通”,说的是宋江的文字功夫相当给力,核心在这“吏道纯熟”上。而在宋江所处的时代,作为正式在编人员的补充,提供基础服务,做吏其实是很难的。难在哪里呢?
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中交代了故事背景:“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容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那时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扎家产,结果了残生性命。”
由此可见,这个职位是并不轻松的。要想当那种“不主张、不负责、不反对”的“三不型”混日子干部,是万万不行的。而宋江却能“吏道纯熟”,说明他极有头脑,善于玩弄权术。
宋江的操作方法,一直以来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钱是个好东西,俗话说“有钱能使磨推鬼”。他用钱向上巴结知县,获得垂直领导的认可,中间拉拢结交朱仝、雷横等当地有较大影响和权势的人物,向下还结纳唐牛儿之类的“混混儿”“土贼”这些社会闲散人员。
想象一下,有领导的认可,有下属的给力,还有相关社会人士的维持,想要不顺利都难。因此,宋江在郓城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书里面是有证据的。
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里面说:“原来宋江为人最好,上下爱敬,满县里没一个不让他。”
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中说:“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
还有朱仝的一番话:“今日本县知县差我和雷横两个来时,没奈何,要瞒生人眼目。相公有些觑兄长之心,只是……道本县不做主时,定要在州里告状,因此上又差我两个来搜你庄上。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因此小弟赚他在庄前,一径自来和兄长说话。”
这些足以说明,宋江在郓城县,完全玩得开,也玩得转。
宋江之所以能够脚踏黑白两道,左右逢源,上下皆通,靠的是他的钱,即用金钱开路。这也是宋江不同于他人的地方。
他有钱,但不守财,能舍得用,懂得用金钱来疏通、打理各方面的关系,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也正因为如此,宋江在杀了阎婆惜之后才能得以逃脱,而且跑了也就跑了,并没有被深究追责。
即便是上了梁山,宋江依然延续了自己的一贯作风。
坐上第二把交椅的宋江,其实是并不甘心的。他对前面的一把手晁盖,采用“架空”法,竭力树立自己的形象。他表面上是拥护、爱戴晁盖,实际上是在梁山好汉中建立威信,以达到渐渐掌握梁山大权的目的。
在打祝家庄时,宋江主动请缨:“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
让老大镇守山寨,自己领兵攻打祝家庄。宋江的目的相当明确,因为宋江当时上山不久,在梁山要形成影响,仅靠他平日结交的关系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进一步积累自己的声望,让梁山兄弟们向自己靠拢。
在第六十九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宋公明义释双枪将》中,宋江和卢俊义抓阄,分别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宋江攻下东平府,当“一丈青”扈三娘和“母夜叉”孙二娘押着董平来见宋江时,“宋江慌忙下马,亲来解其绳索,便脱护甲锦袍,与董平穿着,纳头便拜。董平慌忙答礼。宋江道: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
在这里,实际上宋江玩的还是一种权术。
宋江当然明白他在和卢俊义打赌。赌是和卢俊义打的,谁先攻下城,谁为寨主。他并没有和董平打赌。为啥宋江要请董平来当老大呢?他无非是耍了一个手腕,一者强调打赌的内容,是有意说给卢俊义听的,二者想以此来感动董平,让董平归顺于己。
果然,他达到了目的。
宋江对吏道悟得很透彻,使用得也很得心应手。
大凡当领导干部的,基本上都会抽出大量精力忙于一些迎来送往之类的应酬。许多具体的业务规则根本顾不上,或者不愿做。而这些具体事情又必须有人做。吏是官身边的人,这些具体的事情自然就由小吏们来做了。在这个过程中,小吏们在得了好处的同时,其权势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少。
道理很简单,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比如秘书、司机,办事情就是要顺利些。大家懂的。
在领导身边工作实践长了,能够学得不少本事,诸如协调关系等。
这一点,宋江学得了精髓。
四
钱能通神。宋江用钱,成功搞定了上级、同事、下属和社会人员。
在《水浒传》中,有两个人习惯用钱办大事情,并且留下了仗义疏财、广结天下好汉的好名声。其中一个是宋江,另一个是柴进。
柴进作为贵族后裔,家境豪富,是沾了祖先的光,更何况有大宋朝廷的优待政策,有丹书铁券,法律都不能约束,钱还真不是问题。对宋江的钱,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宋江一出场,施先生就介绍了背景:“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
宋江结交好汉,一出手便是十两银子,给武松十两,给李逵也是十两,出手颇为大方。十两银子的概念,差不多就是人民币一万多元。
宋江如此挥霍和耿直,他的钱从哪里来呢?
书中交代,宋江自幼丧母,只有一个父亲和兄弟“在村口务农,守些田园过活”。从这里可以看出,宋江的家境并不富裕,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不是拆迁户,不是中奖户,没有经营企业,没有投资入股。作为一个文案小吏,他的工资也肯定不多。
分析显示,除了他有“灰色收入”外,别无解释。
宋江的“灰色收入”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贪污点公款,中饱私囊;二是从黑道上来钱。
典型的一例,就是晁盖派刘唐给宋江的红包,里面是一百两黄金。算下来,就是一百万。
宋江利用从黑道上得来的钱,上上下下拉拢关系,自然会把各方关系打理得相当融洽,赢得好的声望。他又利用这声望,和所处的公干位置,为人说事解忧,从中谋利,赚取更多的金银,如此“良性循环”,他的钱才会越来越多。
宋江这种利用职务捞取名声,获取经济利益的做法,实际上是严重的腐败行为。若要追究责任,至少可以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刑。
但是,因为关系处理得好,竟然一直没人举报他。
五
如果单单是依靠钱就能当老大,那宋江应该比不过柴进。
柴进没有上班,闲得无聊,专门招揽天下好汉,光养在家里的就有三五十个。这还不算,还安排附近酒店的老板,“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林冲到了他这儿,为了和洪教头比武,开一个枷,给了董超、薛霸两人十两银子;比武下赌注,二十五两银子;临走送林冲和两个公人共三十两银子(单单是这一笔开支,就是六万多元)。
柴进家在沧州附近,那时候沧州属于“军事重镇”,远恶军州,犯了罪到这儿服役的不在少数,柴进的名声在江湖上又是“如雷贯耳”。所以,到这儿服役的人必须前来报到,蹭个油水、沾下光。足以见得,柴进吹牛,是有实力的。
正所谓“仗义疏财”,宋江除了靠钱,还靠义。
在“背叛组织”上梁山之前,宋江只是一个押司,一个小吏而已,属于大宋体制内的基层工作人员。成天就是写文件,搞接待,加不完的班,受不完的气。
宋江是有理想的。但在当时那个时代,理想无法实现。身份限制,文凭限制,人事关系限制,社会关系限制,搞不成。
怀才不遇的宋江,只有等待,并且在等待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广结人缘,赢得良好的口碑,通过这些动作,希望能够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然后转变为公务员,实现人生理想。
上了梁山后,宋江的“义”表现得明显变化。先后干了好多次大战,都是为了救兄弟而发起的。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收买人心。为了一个兄弟,这样大的动静和排场,不感动都不行。不但被救的兄弟都感动,就连围观和参战的兄弟都感动得不行。
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闹西岳华山》中,宋江得知史进、鲁智深身陷华州,大吃一惊,言道:“既然两个兄弟有难,如何不救?我今不可耽搁。便须点起人马,作三队而行。”说完立即安排布置:“前军点五员先锋:花荣、秦明、林冲、杨志、呼延灼引领一千人马、二千步军先行,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中军领兵主将宋公明、军师吴用、朱仝、徐宁、解珍、解宝,共是六个头领,马步军兵二千。后军主掌粮草,李应、杨雄、石秀、李俊、张顺,共是五个夹领押后,马步军兵二千。共计七千人马,离了梁山泊,直到华州来。”
第五十四回《入云龙斗法破高廉,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是为了搭救小旋风柴进: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是为了解救玉麒麟卢俊义。
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要么是为了营救落难的梁山班子成员,要么是为了赚取人才。
发动战争,代价极大,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宋江起兵救人,所动用兵马都在数千,开支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建立起自己在梁山的威信,体现自己对朋友的“义”,宋江毫不吝惜。
钱嘛,纸张嘛,用了再抢就是。
就是因为宋江的这些“义”举,加之他在上梁山之前以“义”名在江湖上累积起的声望,宋江在水泊梁山威望越来越高,大家都服气,大哥说啥,安排就是。这些资本,让宋江取得了梁山的绝对领导权,并巩固了领导权。
宋江的理想,不是这样在江湖一辈子,而是混进体制内。
谁知道,出来混,迟早总是要还的。宋江压根没想到,后面竟然还有蔡京和高俅。
总有刁民想害我!宋江很生气。
六
要当一百零四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大哥,一定要侠肝义胆、阳刚之气的男子么?
宋江说,未必。
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一段叙述:“那婆子约莫到县门左侧,把宋江一把结住,发喊叫道:'有杀人贼在这里!’吓得宋江慌作一团,连忙掩住口道:'不要喊!”’
注意划重点,“慌作一团”、“连忙掩住”,把一个胆小鬼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等表现哪里有一点英雄之气、豪杰之气?全然不像武松、鲁智深那样顶天立地的汉子。
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得知郓城县两个都头赵能、赵得带人抓他时,“宋江听了惊得一身冷汗,不敢进门,转身便走,奔梁山泊路上来”。当后面有人追赶时,“宋江一面走,一面肚里寻思:'不听晁盖之言,果有今日之祸。皇天可怜,垂救宋江则个……”’仓皇逃迸庙里后,“前殿后殿,相了一回,安不得身,心里越慌”。
注意重点,“惊得一身冷汗”、“皇天可怜,垂救宋江则个”,“叫声苦,不知高低”,“心里越慌”,宋江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哪里像一个好汉?活脱脱一个懦夫的形象。
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宋江“装疯”一段:“牌头引众人到抄事房里,只见宋江披头散发,倒在尿屎坑里滚。见了戴宗和做公的人来,便说道:'你们是什么鸟人?’戴宗假意大喝一声:'捉拿这厮!’宋江白着眼,却乱打将来,口里乱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丈人教我领十万天兵来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做先锋,五道将军做合后,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杀你这般鸟人!’”
被带到州衙里后,“宋江初时也胡言乱语,次后吃拷打不过,只得招道:'自不合一时酒后,误写反诗,别无主意。’蔡九知府即取了招状,将一面二十五斤死囚枷枷了,推放大牢里收禁”。
宋江滚在尿屎坑中装癫这一出,简直是丑态毕露,丢人现眼,全无英雄气概!简直可以说是窝囊废一个,与好汉作为差之万里。
但是,就这样一个宋江,却能在上梁山之后,位居群雄之首,统领千军万马。
为毛?宋江虽然懦弱,但在职场多年,有的是权术和手腕。
七
年轻时的梦想,宋江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始终想着有一天,能够进入体制内,带领兄弟们,搞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宋江在取得梁山的领导权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个名称的改变是大有深意的。
宋江理想中的的“忠”,是忠于朝廷,忠于皇帝。宋江上梁山造反,反的是贪官。在宋江的意识形态例,反贪官和忠皇帝,是完全统一的。
正是由于这一出发点,每次见到被兄弟们逮来的朝廷将领,他都必须要表白一番心迹,什么“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即便是见到让他恨之入骨的高俅,也是如此。
宋江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吸纳这些将领上山,壮大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心思能被朝廷,准确点说是能被皇帝知道,以求招安,取得入仕为官的机会。
宋江接受招安后,朝廷令他率梁山人马征辽时,宋江发表了一通演讲:“正欲如此,与国家出力,建功立业。”“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忠,死而后已!”
宋江的话语,最终还落实在了行动上。他在征辽及征方腊的过程中,率领梁山好汉浴血奋战,马革裹尸。无论多么惨烈,都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忠心。
在征辽中有一个插曲。第八十五回《宋公明夜度益津关,吴学究智取文安县》中,辽国遣使陈述利害,许以高官厚禄请宋江归辽:“今日宋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于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于门下者,纵有大功于国,空被沉埋,不得升赏。如此奸党弄权,谗佞侥幸,嫉贤妒能,赏罚不明,以致天下大乱……欧某今奉大辽国主特遣,小官赍敕命一道,封将军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赠金一提,银一秤,彩缎一百八匹,名马一百八骑。便要抄录一百八位头领姓名赴国,照名钦授官爵。非来诱说将军,此是国主久闻将军盛德,特遣欧某前来,预请将军众将,同意协心,辅助本国。”
意思是说,你在大宋这么污搅的环境下,混不出来的,不如带着兄弟们过来跟我们混,我们给你钱,给你编制,一起搞事情,搞大事情!
这位辽使欧阳侍郎的一席话,十分有道理,搞得智多星吴用听后“长叹一声,低首不语,肚里沉吟”,认为欧阳侍郎的话“端的是有理”,继而对宋江说:“设使日后纵有成功,必有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
对大宋朝廷之事,吴用心知肚明,对形势的发展看得较为透彻,具有一定的远见性。跟着这支队伍混,没前途。
但宋江却不予接受:“军师差矣!若从辽国,此事切不可提。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以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话说到这个份上,欧阳侍郎和军师吴用,都没语言了。
我们不妨来个假设。
如果宋江能够识时务,认清当时大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形势,不接受朝廷招安,他,以及梁山好汉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呢?
有两种可能。
一是继续啸聚梁山,占山为王,执行梁山泊“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政治纲领。以群雄云集,以十余万军之众,朝廷能奈其何?
二是率十万之众推翻大宋王朝,取而代之建立自己的王朝,以当时的形势,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无论哪一种可能,也不至于那么结局悲惨。
然而,浓厚的“忠君”观念以及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宋江只能这样。他没有推翻宋王朝的意识,甚至从来没想过。倒是铁牛李逵傻乎乎的出过几次馊主意,被他暴打了几顿,甚至扬言要砍铁牛。
在宋江心里,只有通过招安,效忠皇上,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或者说,宋江的理想是通过招安,实现从“小吏”到“大官”的转变。
当宋江与方腊面对面时,有一场触及灵魂的对话。
方腊说:“我现今也是皇帝,你应该称我为陛下才是。”
宋江说:“呵呵,你这个皇帝是自封的。”
方腊说:“他宋朝的江山怎么来的?也是其祖上从别人的手里夺来的,他的祖上夺得,我为何就夺不得?”
宋江说:“那也看能夺不能夺,数十万天兵压境结果你也是清楚的,明知要覆没,为何不给自己和手下的兄弟留个好的归宿呢?”
方腊说:“哼!像你一样做朝廷的鹰犬就能有好的归宿么?!”
宋江说:“哈哈哈,方将军在说气话,你我厮杀已有一月有余了,双方兄弟互有伤亡,宋江实不忍让更多的兄弟在这场厮杀中丧命,才不顾日后天庭震怒,与方将军商议休战之事,还望方将军以诚相待。”
方腊说:“我亦有一言奉劝将军,你既为一方豪杰,手下的兄弟均是能征善战的英雄好汉,你我若能合兵一处,打出他一个清平世道来,何愁不会有好的归宿呢?何必要在一个昏君之下、奸党之间,仰人鼻息、拾人牙秽呢?”
宋江说:“方将军不会不知,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是以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换取而来,将军为了一己之皇位,便让手下兄弟先后送死!日后即便坐上龙庭又岂能心安理得?方将军一意孤行是不是有些私欲过重了?”
方腊说:“宋将军,原先你只是占山为王,为了得一小小官位,便将梁山弟兄卖予朝廷,用他们的鲜血来涂红你这身官袍,你岂止是私欲过重!将军背着你家朝廷与我会面议和,蔡京高俅之辈岂能容你?宋将军我真为你的前景担忧啊。假如你我一道共讨昏君,不能照样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么?!宋朝江山气数已尽,将军不可坐失良机。”
宋江说:“秉承忠义,顺天护国,乃我人生的宗旨,也是众望所归,方将军逆天而行就不怕身败名裂么?!”
方腊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对宋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十分有道理,也具有可操作性。
科学,宋江没有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