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俗话说:“人要出名猪要壮。”只有这样,才有机会。

由于读书特别卖力,在巴西这个只有千余人的小县城,十五岁的李白已经小有名气了。

大凡会玩文字的人,历朝历代以及各行各业都很抢手。当地县令正在为木有人撑场面而心焦。会写材料的下属,正在闹脾气要求加工资,讴着资格。一旦给他安排任务,就假装生病来各种威胁。不会写材料的下属,则根本不敢把材料交给他。否则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已经给州府上报了好多次申请,要求派正编的公务员来,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上面弄死不开腔。所以,县令作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打算把李白请来当临时人员,专门写材料。

对于这个木有编制、临时人员、合同工身份,实话实说,李白是真心瞧不起的。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去参加国家公务员大考,考科举,当大官。谁个莫名堂来干你这没有编制的临时人员?

但受到了制度约束,能有什么办法呢?要怪就怪这该死的政治审查。

大唐士子在参加考试时,必须先向主管考试的教育部门递交个人信息,其中主要包括族望籍贯、父祖官名,以及父族和母族各自的联姻状况(典型的查户口行为)。

登记这些资料有啥意义?这里面有个限制,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严禁参加科考的。他们属于“殊类”,即打入另册之类。对于这个,国家法律《唐六典》明确规定:

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

整个巴西都知道,李白的祖先在隋朝末年由于犯罪被流放到西域,所以李白是罪人之后。他们还知道,李白他爸李客是地道纯正的西域胡商,所以又犯了商人之子这一条。

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李白木有学籍档案。

有人说,木有学籍档案就不能参加考试了吗?我造个假档案不行吗?反正大唐木有学籍网,技术含量又不高,为啥行不得?但真实情况是,绝对不行。造了假档案参加考试被查出来可是要杀头的。《旧唐书·戴胄传》明确指出:

于时朝廷盛开选举,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

所以,科举这条公务员之路在绝对走不通了。

大凡门遭堵死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开一扇窗。李白也这样想。先从基层小吏干起,还是能有出头之日的。说不定某天运气来登了,当上高级干部也不一定。

事情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果然,小堰塘待不下游龙。奈何李白在县衙干了一段时间,终于因为才华太过出众,每次写诗,都比县令写得好,搞得领导压力很大。比如,某次下村,适逢山火蔓延,县令看着烧过的山林,居然诗兴大发,吟的是:

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

然后弄死写不出后面句子。李白给接了一句,弄得县令几乎下不来台:

焰随红日远,山逐暮云飞。

再比如,夏天某日,江边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县令前往查看,也是现场吟诗半首:

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

然后又卡壳了。李白果断接上:

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

通过这两件事情,李白和县令相互瞧不起。李白觉得,你堂堂一个地方干部,居然不关心群众,发山火、淹死人,没有想到第一时间安排力量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却吟诗甚至打趣、猥亵死者,政治态度极为不端正。而县令认为,这小伙子不识趣,成天不认真上班加班,木有把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甚至竟然在我面前显摆才华,完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叫我面子往哪放。

这种“三观”不一,让两人相互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老子遇得到你”。这样搞下去还有啥舅子意思?于是,李白主动辞职了。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辞职后的李白,再也不想在队伍里混了,他很是向往神仙生活。无拘无束那才叫爽。

他四处发帖寻访,果然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绵州岷山,找到了传说中的隐者东岩子赵蕤。

这位东岩子先生也是厉害,他是当时最著名的纵横家(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他自幼好帝王之学,读百家书,博于韬略,长于经世,视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并且“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践行的是“夫妇隐操,不应辟召”的处世态度。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过着隐居的生活。

东岩子赵蕤先生开始收李白为徒,并教授他学习道术,学习文化,练习剑术。有空的时候,要教他养山中鸟雀。

时间一长,李白居然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只要他一声招呼,山中的鸟雀就会飞来聚集,吃饭的时间到了。

这消息被绵州刺史知悉后,他十分高兴。打算寻找并推荐李白师徒参加全国的道术科目考试,万一中了道举,必须沾光。

可惜,李白师徒根本不买账。他们对这个所谓“道举”的诱惑,不为所动。他们的心里,是想押一个“大的”。

大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上位,开始执掌神器。他励精图治,开始大量招贤纳士。

自从绵州刺史来过之后,李白师徒的山洞门口,时不时又有人前来,宣传贯彻上级招纳人才的政策要求,劝他们下山,为朝廷“搞事情”。

已经十五岁的李白,不禁想到了自己当时的初衷,其实是想暂时当一个隐士。但大唐的隐士,并非真正的“隐”,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先把名气搞大,最终达到沽名钓誉的效果。现在被“发现”了,也推脱了好几次,再推辞下去,机会错脱了怎么办?

所以,李白作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并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下山,找人,搞事,出名,上位。

(0)

相关推荐

  • 李白简史4

    李白简史4 43岁的李白,带着失意在长安附近景点游荡,他来到华山脚下,仰头一饮,系好酒壶,扎起长衫,拔足登起了山. 险峻奇峰又怎样?他,李太白,乘着风翻了过去. 站在华山之巅,望着华山的云海,他依旧豪 ...

  • 他去世1258年,却依然是中国最骚的男人

    如果在历朝历代中,选一个我最喜欢的朝代,那一定是唐朝. 大汉一朝,少了几分文气:北宋一代,又是少了些勇武. 唯独在大唐,陌刀之下人马俱碎,笔锋之间举世无双. 在大唐近三百年历史里,从初唐走到盛唐,又从 ...

  • 这一生,总会有一个人与你同行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 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 --李白 这一生,没有几人走过比李白更远的路. 他的诗歌让他走过的路绵延千年, 一直通向你的内心深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 一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读书刻苦努力.成绩好,就有机会当公务员. 我们围观历史,会惊奇地发现,大凡一堆文化名人,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干部出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二) 三 山是下了.但找人这个问题,有点考手艺.经反复论证,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个人,最有可操作性.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四)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三) 四 世界就是这么奇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越是不便,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五)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六)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七)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全集)

    本文共28600余字,绝对值得一看 吹牛打草稿,每一首诗都有历史依据 不要当着历史小说,算是历史随笔吧 总有些惊喜等着你 大唐故事之诗仙太白之浪漫悲情 一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宗室王孙之诗鬼落寞(之二)

    大唐故事之宗室王孙之诗鬼落寞 阅读本章之前,可能有必要复习一下前一章(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宗室王孙之诗鬼落寞(之一) 二 话说大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较之于隋,已经相对完备了. 科举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浮沉人生之摩诘黄昏(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浮沉人生之摩诘黄昏(之一) 二 大凡成就大事,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缺一不可. 一个小小少年,是如何在帝都立足,并混到状元之位的呢? 古人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但这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