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空虚度日?那说明你还不知道这个方法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麦肯锡全球1%的女性资深合伙人卡罗琳·韦布所写。作者在麦肯锡工作了12年,经过非常全面且系统的麦肯锡训练,此外她也培训过无数新人,积累了大量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在书中,她深度剖析了精英人群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面对负面情绪,结交和管理人脉,最终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典范。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关于设定每日目标的三个重要内容,分别是:3A目标法、目标兑现提升15%和目标制定的窍门。

3A目标法

“一进办公室就被没什么价值的杂事淹没了。”

“和同事闲聊、浏览网站塞满了工作的缝隙。”

“哪里是在做事业,不过是混日子。”

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讲过只有目标专注,大脑才会开启过滤机制。这意味着只要每天花点时间给一天的工作定个主题,比如做个设想、调整下优先项,我们就能让一天过得充满效率和愉悦。这种心理准备被称为“设定意图”,就是你要更有意识地过好这一天。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有意识地优先处理某个任务,即便是再吸引人的东西冲到你面前,你也可能视而不见。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调整工作时的感受,调动大脑的过滤机制帮我们工作。在诸多模型中,作者发现,最高效的一种是3A目标法,即目标(Aim)、态度(Attitude)和关注(Attention)。

目标:目标不是简单的词汇堆积,而是认真想想今天活动中最重要的事项、要见的人、要做的工作,以及要办成这些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态度:花时间留意那些正支配你情绪的事。这些能影响你的事可以帮你达成真实目标吗?如果不能,你需要想办法把它们暂时放到一边。

关注:从目标出发,你需要投入什么?最应该把精力放到哪里?

在脑子里过一遍“目标–态度–关注”清单,你只需用很少的时间,就能牢牢盯住你的需求。

目标兑现提升15%

“给王总发邮件”

“给小李布置工作”

“给张总递交方案”……

读到上面这些常见的待办事项,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善于把工作和自己产生联系,这对于兑现目标没有一点好处,它会造成你的精神和行动难有交集。

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家爱德温·洛克团队经过40多年的研究发现,表达好一个具体的、和自己产生实际联系的目标,能让人的表现显著提升,在可被量化任务上一般能提升15%。

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方面就个人而言:你能通过自己的什么行为、调动什么资源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就现实而言,为了在实践中体现这种改变,你今天采取什么行动更合适。比如,发邮件可以在公交上发、可以在办公室发、可以利用茶歇时间发等等。关键在于要思考:怎么操作才更有利于你一天目标的兑现。

研究人员发现“自主感”是激励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把事情和自己做好关联,我们就更能排除困难,达成目标。这在心理学上叫:内在动机——我们做事是因为事情让自己感到有意义或满足,相比源于满足公司、上司预期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能带来更好的表现。

目标制定的窍门

无论怎样制定目标,你都要确保不能让大脑的工作内存过载。基于科学原理,你想高效度过每一天,一些必要的重点我们都应该清楚。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一些基本原理知之甚少。

001 只保持当天任务可见。说到目标,我们可能会规划出未来一年、未来几个月、或者几周的任务大清单。但你要做的是把这些都放进抽屉里,只看当天的目标清单就够了。聚焦、聚焦、再聚焦,不要拿未来的任务给自己徒添压力,当天的任务足够自己消化了。

002 把“保养项”列入其中。很多人一列目标,就是各种繁复的工作,总认为自己有时间会锻炼的。但大量事实证明,如果你不把锻炼、休息和其它有益健康的目标列在清单上,不把它们放在和其他任务一样重要的位置,大脑也会选择性无视。因此,一定要把你的“保养项”列出来,写清楚,给你的“本钱”花点时间。

003 “心理对照”。认真地思考哪些因素可能阻碍你实现目标,你就能更好解决那些障碍。这个技巧被称为“心理对照”,即把理想结果与现实做对比。比如你想散步,但是预报有雨,如果你没有做心理对照,考虑事情的负面因素,很可能就会闭门不出。可是如果你提前做了预想,就会把雨具准备好,来场雨中漫步。何乐不为呢?

总结一下,“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晰的目标对我们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目标的探索中,怎么深入都不过分。在思考人生的大目标时,我们也要花点心思给每天做好主题,利用3A目标法和3个小窍门,与自己搭建实实在在的内在联系,你一定能每天都过得充实圆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