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大多是从这一刻停止的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植木理惠所写。作者介绍的各类方法和观点,都能活学活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人际和恋爱中:职场中如何疏解压力?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什么才是心理学层面的恋爱?书中都有详细的心理学论述,让你在获得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同时,获得处世智慧。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成长的三个认知 ,分别是:成长的停止、心理学解释和激发原理。
①
『成长的停止』
人生来就是干劲满满的。一岁的宝宝会满床爬,动动这、碰碰那;两岁的宝宝会到处走、到处摸;三岁的宝宝会问东、问西,直到把家长问得说不出话。
从发展心理学讲,人从生下来到一岁左右,人的大脑和肌肉开始活跃起来。比如作者的小外甥一岁几个月大的时候,对看见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会感兴趣地发出“哒哒”的声音,试图搞懂周围的一切。这个小家伙会从钱包里拿出信用卡,看看咬咬。当你拿走了信用卡,他又会按手机的按键。他的这种好奇心就像没有尽头一样。
这种摸索式成长,伴随了孩子的整个发育期。
可是,当孩子的好奇心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打压、消磨,他的探索意愿就会越来越低。当他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后,他赖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也就停止了。
也就是说,人的成长从对世界没有好奇时停止了。不管你在做什么、学什么,如果你不是带有好奇心的,不是试图弄清它的原理,只是机械地学习,那么你也只能得到生疏的结果。
②
『心理学解释』
由好奇引发的热情大致分两类:“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孩子不想做一件事,在家长的劝说、引导和奖励下,他做了,这就是外部动机。
孩子自己想做一件事,拆小车、装玩具、贴拼图,这种全靠好奇催动的热情,就是内部动机。
家长想让孩子获得全面成长,指望依靠外部动机是没用的。也就是说,你想靠威胁、批评和奖励手段,提升一个孩子做事的意愿,这种不长久。
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们多一些选择和机会,让他们在尝试中,自己找到兴趣,激活内在动机。
这一点在学习上有非常直观的体现。在日本的一项研究中,数据表明,比起那些“为了考出让家长满意的成绩”“为了让大人给买玩具”而努力学习的孩子其实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浓。
“有自己喜欢的科目”“对知识充满好奇”“想做个知识渊博的人”,在这种内部动机支撑下努力学习的孩子,普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使用。
对成年人也一样,一项工作是不是适合你,你要分析它调动的是你的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
③
『激发原理』
其实,不管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都有激发的意义。
内部动机虽然可贵,可现实是大多数人都在依靠外部动机做事。
因此,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想要激发员工做事的热情,以下两点可以算作铁律了。
一个是不要在错误的时间“发糖”,另一个是奖励不能一刀切。
所谓不要在错误的时间发糖,强调鼓励的时效性。也就是公司或组织的表扬、奖励一定要快速及时,最好 “当时”“当场”就要表扬他。如果你的奖励一拖再拖,会非常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气势。
说完奖励时间,我们来看奖励内容。
一方面对一个人而言,不能在他获得程度不同的成绩时,给出相似的奖励。也就是说,小业绩要给小奖励,大业绩要给大奖励。否则,公司看不到下属的努力,会让他们大失所望。
另一方面对某一个团队而言,也要论功行赏。一刀切的奖励会让他们彼此之间不和谐。
内部动机难以激发,外部动机可以滋养。用好这两个相对公平的鼓励原则,激发员工的外部动机才能让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
总结一下,没有了好奇,就没有了成长;失去了动机,人就成了流水线上的“配件”。学习今天的内容不仅对公司有用,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也有很现实的意义。灵活掌握和使用,助推你的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