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什么是血!
1、血是什么?
血,是循行于脉中,流布于全身,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有“血府”之称。而血必须在脉管中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如因某种因素的作用,血液不能在脉管中循行而逸出脉外时,即是“出血”,又可成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积于体内,久不消散,则成为“淤血”。
2、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的物质。《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这里所受的“气”,主要是指水谷中的精专之气,即营气;这里所取的“汁”,即津液,营气和津液皆是水谷之精微。
另外,肾中所藏之精也是生血的物质基础,如《景岳全书》所说:“血即精之属也”。
血液生成的过程
(1)、水谷精微化血
水谷精微化血,包括营气化血和津液化血。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在脾的散精作用下,上输于肺,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2)、精化血
《侣山堂类辨》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 精也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肾经化生血液,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来实现。肾藏精,肾精能化髓,髓充于骨,骨髓为生血之器,故血生于骨髓。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血量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张氏医通》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血液的化生,是通过脾胃、肺心、肝肾等脏器共同活动来实现。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而成,故脾胃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 肺朝百脉,营气与津液通过经脉汇聚于肺,赖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变化而赤方为血。肾藏精,精髓化生血液,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心主血,运行血液。肝藏血,精血同源。故临床上常采用健脾生血、补养心血、补肾益髓、滋养肝血等方法治疗血虚症。
3、血的循行
血液循行的方式
血液循行于脉中,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
脉为血府,脉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血和营气在脉中循环运行。《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血液循行的条件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血液要充盈;二是脉管系统的完整和通畅;三是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心肺肝脾四脏尤为重要:
(1)、心主血脉
心为血液循行的动力,脉是血液循行的通道。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于脉管中,输布全身。《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法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
(2)、肺朝百脉
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能调节气机,促进宗气生成,而宗气能贯心脉以助心行血;且循行于周身的血脉,最终都要汇聚于肺,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肺气的作用下以输布全身,所以说:“肺朝百脉”。
(3)、脾主统血
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以维持血液的充盈。脾气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
(4)、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以防止出血。另外,肝主疏泄,以维持血液循行的通畅。
血液正常运行需要两种力量:推动力和固摄力。推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体现在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及肝主疏泄功能方面;固摄力是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因素,体现在脾统血和肝藏血功能方面。两种力量协调平衡方可维持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不足,可出现血液流速缓慢、滞涩,甚至血瘀;若固摄力不足,则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症。
此外,脉道是否通利,血液或寒或热等,也是直接影响血液运行速度的重要因素。《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血的生理功能
(1)、血濡养和滋润全身
血循脉中,输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借以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血充则形盛,血虚则形衰,血败则形坏。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摄。”《灵枢·本脏》说:“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应出来。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正常,则表现为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肌肤光滑、毛发光亮;反之,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则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麻木、毛发枯黄等。
(2)、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旺盛。《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人不可不谨养。” 《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所以,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严重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