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命历程和思考轨迹,但对话的精神、带有反思的实践不应停止,我们所选择的生活与研究都要继续下去。
——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昨天(10月11日)上午参加了例行的小组读书交流讨论会,下午参加了学院其他几位同学组织的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研读交流会,晚上参加了社会学会社主办的茶话会,一整天都在参加讨论会,放在以前我是不会舍得花一整天的时间参加交流活动的,但是随着经典著作阅读训练的推进,愈发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高质量的读书讨论与交流可能和坚持读书训练一样重要。由此才乐于参加各种例行的、临时组织或其他高质量的读书交流分享会。这三个讨论会性质很不一样,小组读书交流讨论会十天一次,每次设主持人,三位主讲人,主讲人分享自己的一篇读书报告,大家进行交流讨论。与我们正在举办的三周论坛颇为相似,只是相比三周论坛而言,没有那么正式。在小组读书交流会读书交流讨论结束之后,我们对小组这十天的运行也会做点总结,反思自己与小组存在的不足,大家会讨论接下来的读书、锻炼等方面的计划安排。也会闲聊一些生活事务,大家一起聊聊八卦。整个交流会一般在两到三个小时之间。读书交流讨论会结束之后,回去聚个餐,有时候会约个羽毛球场,在讨论会之前或之后一起去打羽毛球。因为小组内有两位外校同学,她们每次都是从自己的学校赶过来,十天一次的小组小组交流讨论会也是我们线上交流以外线上见面交流的难得的机会。研读交流会是其他同学在论坛之外探索的交流新形式,在读不同著作的同学组成不同的著作研读交流会,针对某一本书展开研讨。我们昨天研讨的是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危机》,因为我最近在读哈贝马斯,所以正好去旁听了一下。他们采取的形式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讨论,就文本内容的阅读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讨论,问题包含很多,有对文本的理解问题、有对一些观点比较分析、有对哈贝马斯论证的质疑、还有很多扩展性的问题,包括哈贝马斯理论的现实意义等等。最后的讨论其实逐步超出了这一本著作,涉及了哈贝马斯整个思想脉络,包括其写作的时代背景等问题。从文本出发,讨论一步步得到扩展,整个研讨会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晚上参加的茶话会原本是会社内部关于项飙老师《把自己作为方法》的读书交流分享会,因为会社老、中、新、新新小编总数已有很多,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为了让大家在会社这个小共同体有归属感,会社探索了开办线上交流分享会。这次在大家特别是几个活动组织者的推动下,将活动做成了对外活动,并通过私人关系邀请了几位会社外的朋友一起主讲并参与圆桌对谈。整个茶话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参加线上对外分享与对谈活动,听众还很多。除了在知识层面的收获以外,这种新的交流形式也促使我进行更多的反思。在这样的半学术圆桌对谈中,聆听其他主讲人的精彩分享,让我反思自己的许多不足。包括对于讲演的准备、思考问题时的局限、陈述自己思考时陈述的断裂性乃至自己的思维与逻辑体系的封闭性等等诸多问题。这次会社茶话会我的准备很不足,之前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看完这本《把自己作为方法》然后整理了一下笔记,在准备做这个分享时又在笔记的基础上把原书部分内容再次翻看了一下,整合了读书笔记原来部分内容进行了讲稿撰写,之后也就没再改。对于其他主讲人发来的稿件也是在茶话会之前匆匆浏览了一下。这是因为最近正在阅读《交往行为理论》,已经读了好多天还没结束,所以一直抽不出身来认真准备,另一方面内心又不想抽出身来,打断自己的阅读。所以从自己的准备与讲演这里并没有收获太多,反倒是在活动组织群里其他各位主讲人对于稿件的修改、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与主持人之间的沟通让我体会到了很多,这和上面两种或三种——还有三周论坛——读书交流会形式给我带来的体会是很相似的。其实交流会的形式始终是形式,它会影响交流讨论会的内容、走向等等方面,但是在我看来,交流讨论会的质量与其说受交流会的形式影响,不如说是更受参与交流讨论会的人以及他们的用心程度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小组交流会尝试过很多形式之前效果都不是那么好,直到现在效果好了一点,这并不是因为形式或制度问题把问题解决了,而是之前大家意识到了小组交流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决定要调整改进这一问题,在这一共识基础上才探索制度形式的变化。昨天交流会结束我们其实又提出了交流效果并不好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提出了再改变交流形式进一步促使大家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的问题。《合法性危机》研读会之所以第一次试水能取得很好效果原因也在于此,几位组织者很用心,研读会之前就一些问题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并将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然后才在研讨会上提出来供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像我这样没有准备的、只是去旁听的人,在这些问题的激发下,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一些回应,并提出一些问题。倘若没有他们抛出已经经过前期思考归纳提炼出的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次讨论其实是很难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线上交流群难以取得很好的交流效果的原因,因为总有一些人自己都没把问题思考清楚,就只言片语往群里发,最终讨论十分零碎、自说自话,成为观点与立场的争论。昨天没有召开三周论坛,但是我也想说说三周论坛这种交流讨论会形式。三周论坛也是我们学生自己搞的,起初只有本院的同学线下参与,但后来逐步扩大,线上线上共有七个学校的同学参与交流。因为三周论坛的临时章程最初是我拟定的,所以我对整个交流讨论会环节比较熟悉,对于三周论坛的宗旨、原则、程序的稳定性也比较坚持,大概就是主持人+主讲人+评论,两到三位主讲人,每人主讲二十分钟读书报告,其他参会人员进行讨论,主讲人的读书报告可能并不像论文那样逻辑体系和格式完备,只是对近一阶段读书的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报告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引发点,用以引发大家的广泛的讨论与思维碰撞,让每一位参会人都有机会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将别人的汇报与自己的读书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论坛最后变成几个大佬关于概念与立场的无止尽的争论,而其他人只能听着无法参与进来。但是上次一位主讲人准备的非常用心,他最近在读罗尔斯的在《正义论》,由此衍申,读了一些回应批评罗尔斯的著作,针对这一系列阅读,他撰写了非常精彩的一篇读书报告,讲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接下来参会的不同专业——政治学、法理学——的外校、外院同学也参与到了讨论之中,并补充了更多不同的学科视角,还有其他同学对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了介绍,这都使得讨论更加充分,论坛的深度与广度一下子被拓宽了许多。这也使得我们开始考虑探索三周论坛的新形式,如果有同学愿意做这样较为完善的读书报告,我们完全可以在原来三个小时的论坛时间内减少论坛发言人数,提升发言深度与广度。回到更大的一个问题来,其实也是昨晚会社茶话会提到的问题:建设小共同体的可能性。上述种种读书交流形式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背后都有一个很好的小共同体的支撑,这些小共同体使得组织交流讨论会极大地降低了组织成本包括心理成本。这样的小共同体内部情感联结非常紧密,大家关于认真读书和真诚开放认真的交流有着广泛共识。同时,这样的小共同体也极具开放性,能够包容许多愿意参与进来的其他人,并与他们进行真诚开放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