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子罕第九》
此篇文字所言及的是“至圣”,也就是孔子的德与行。讲述了孔子的谦虚谨慎、才能学艺、劝学励学以及孔子的哲学思想。
【原文】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谈论利“命”和“仁”。
【解读】后世解读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罕言”就是少说,这没有异议。关键是“与”的解读。“与”最多、也是最典型的解读就是“和”的意思,但也有“赞许”的含义。一部分后人根据利、命、仁在整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把这句话解释为“孔子很少谈论利,却赞许命和仁”。关于“利”,《论语》中孔子提到的次数大约是4次,提及“命”的次数大约是24次,提及“仁”的次数大约有108处,从表象上看这样的解读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知道数量并不一定就代表本质,受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研究现象学的启发,我认为孔子罕言的是利、命、仁三者,而不是罕言利,赞许命和仁。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论语》是语录体,记录的大都是孔子生前的言语,既然是这样就意味着口语化很普遍,口语化就意味着孔子罕言的命与仁,不是对象化、概念化、僵硬化的命与仁,事实上至今为止也没有那一个人能给“命与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孔子对“利、命、仁”没少谈,但他谈论的都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非对象化、概念化的。因此,孔子的罕言我以为就是这个意义上的罕言,而不是少谈“利、命、仁”。
【原文】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伟大啊!学问渊博却没有可以依凭树立名声的专长。”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我靠什么专长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我还是依凭驾车这样的专长吧。”
【解读】看来当时的人们都认识到孔子的伟大了,但却看不到孔子有什么专长用以成名,所以才说了那样的话。孔子听到后,反思这句话也便幽默调侃了一句,说我还是给领导开车吧。据此,我们可以想见,孔子的驾车技术应该是很突出的。从安身立命的角度看,驾车也应该是当时社会很体面的生存本领。有一技之长到什么时候都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
【原文】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用麻做的帽子是古礼的要求。现在改用黑丝做帽子,比用麻做的帽子节省,我就随从众人的做法。晋见国君要先在堂下行拜礼,这是古礼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人却直接在堂上行拜礼,这样太过分了。虽然有违众人的看法,我却要遵从在堂下就行拜礼。
【解读】这一章谈论的是孔子对待礼服和礼节的问题。对待礼服孔子赞成节俭,但对待礼节孔子却坚持不可更改。足见孔子有自己的逐渐,不盲目更随潮流。生活中就是这样,多数人做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朱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矣。”正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也就是形式可以灵活,但原则不能变。
【原文】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四种缺点:不主观臆断,不一意孤行,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解读】孔子深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奥妙,坚决杜绝以自我为中心,心里不装有他人,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体现了对生命和他人的尊重。孔子终生反感“意、必、固、我”的程式化、对象化、散文化、线性化的思想祸害(这种祸害的后果就是思想生命力的减低和儒家文化的衰亡)。
【原文】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为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困的时候说:“周文王已经去世了,但他的礼乐文化不还是在我这吗?如果老天要丧灭这种文化的话,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如果老天不想丧灭这种礼乐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将我怎么样呢?”
【解读】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离开卫国去陈国的时候,经过匡地被围困。其原因就是匡地人曾经遭受过鲁国阳虎的暴掠,孔子的长相和阳虎很像,匡地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于是将孔子囚禁了五天。在这样的情境下,孔子说出了这番话,既表现出了无奈,有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坦然与镇定。这番话就与孔子所谈论的“命”有关,我们可以细细体会。
【原文】9.6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本事呢?”子贡说:“可能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让他有这么多的本事。”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他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地位低贱,所以学到了很多粗鄙的本事。君子需要这样多的本事吗?不是这样多的啊。”
【解读】这一章探讨的是圣者与本事的关系问题。圣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理解就是伟人,古人更多的是指道德境界极高的人。我理解圣人就是那些能够把我世界与人生规律的人,他掌握了“道”,而掌握具体本事的人往往都是为了维系生存的人。所以有“君子谋道不谋食”之说,谋食一定要靠看得见的本事和技能。而谋道却是看不见的本事。太宰怀疑孔子是圣人之说,所以问子贡孔子是不是圣人,是圣人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具体的本事?言外之意,圣人无需掌握这么多的本事。而子贡回答说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有那么多的本事。孔子自我评价有这么多的本事是因为小的时候地位低下,需要赖以生存,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本事。君子谋道就不需要这样多的本事。
我个人以为,从教育的角度看,若要达于“道”的层面,成为圣人,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实践的基础,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也与小时候就参与实践有关。
【原文】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子牢说:“老师说过,'我不能被当世所用,所以精通了各种技艺。’”
【解读】子牢也是孔子的学生,姓琴,名牢,字子开,卫国人。孔子小的时候家庭困难,又要生存,因为不能做官,所以就不得不学习各种各样维系生存的本事。因此成就了多才多艺的孔子。
【原文】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啊。有为农夫来问我,我对他问的问题一无所知。我只能从这个问题的两端分析琢磨来解开问题的全部。”
【解读】这一章讲的是孔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不懂的问题从事物的正反、已知未知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球的问题的解决。这也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
【原文】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也不再出现河图了,我这一辈子也快完了吧!”
【解读】凤鸟是传说中的神鸟。传说有圣王出现的时候,黄河中就有龙马背负八卦图出现。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行将离世的时候,一方面慨叹世道的衰微,一方面是对自己生命即将终了的无奈。
【原文】9.10子见齐衰(zī cuī)者、冕衣裳者与瞽(gǔ)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着官员服装的人以及盲人,碰面的时候,他们即使很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走过去时,一定要快步离开。
【解读】这一章说的是孔子日常中面对的礼仪和心态。遇到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孔子都是深怀着敬畏的心态。既表现对生命的敬畏,也从另一方面诠释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季氏第十六》篇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里提到的这三者都于天命相关,所以孔子表现出了敬畏之心。
【原文】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慨地说:“我仰望老师的思想,越看越觉得伟岸高大,努力钻研,越是钻研就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他就在眼前,忽而又到了后面。老师一步步地的诱导我前进,用文献丰富我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的言行,是我想停止学习和前进都不可能。我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像是见到了他的思想高高地耸立在我的眼前,我虽然想要努力追上,却没有道路可走了啊。”
【解读】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对于孔子的才德有人评价,有人怀疑。作为老师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即便是经常在老师身边的那些学生也没有那一个人能比颜渊这个学生更了解自己的老师,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这一章就是颜渊对自己的老师的最精当、最精确的评价。因此,颜渊不单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更是孔子心灵和生命的朋友,是知己。孔子把全部的精神生命希望寄托在这个弟子的身上,本以为他会继承自己的衣钵,却是“老天绝我”,难怪颜渊死后孔子悲恸至极,呼天抢地。从精神生命的继承来看,孔子与颜渊之间的关系也是亦父亦子的关系。这师徒两个人的生命感觉是那么的美好,他们都是不断学习进步的人,因此才会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觉,想必这样的感受不仅在颜回这里是这样,在孔子的心里也会有如此感受吧。
【原文】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做家臣为孔子准备后事。孔子的病稍好一些的时候,就说:“仲由做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已经很久了!我没有家臣却装作有家臣,我这是骗谁呢?骗老天吗?况且让我死在家臣的伺候下还不如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奉下呢。即使我得不到以大夫之礼安葬,难道我就会被丢在路边无人安葬吗?”
【解读】我在这一章看到的是子路对老师的深情厚谊,不过子路率真的性格办了老师不喜欢的事,子路一心想让老师死的时候能够向世俗理解的那样风光,所以才弄虚作假。而这正是孔子反对的地方。“欺天乎”一句反问,由于孔子罕言的“命”相关。
【原文】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gǔ)而沽(gū)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
【译文】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装在箱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求一个好价钱把它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就是等待一个好价钱的买主的人。”
【解读】这师徒俩的对话从来都是很委婉,子贡以美玉为喻问老师该怎么做,老师借子贡之问倾吐自己的心声和愿望,希望终有一天能够施展济世的抱负与宏愿。
【原文】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之地隐居。有人说:“那个地方偏僻闭塞、穷困愚昧,怎么住啊?”孔子说:“君子住到哪里后,还会有什么愚陋呢?”
【解读】孔子一生推行仁道,四处碰壁,不被所用,心升隐居的念头,想要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居住。有人告诉孔子,荒蛮之地怎么住呢?孔子则认为君子居住的地方就不会有蛮荒了。想想我们今天居住的环境,一旦有哪一所名校来到了偏远的楼盘,这个地方很快就会发展起来,不正是孔子所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吗?
【原文】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才有了各自的位置。
【解读】我理解孔子的“述而不作”,正是这些他做的事情。
【原文】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出了家门侍奉公卿,回到家里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心去办。不被喝酒所困扰,还有什么能难住我呢?”
【解读】家国的事情都能尽忠尽孝,又不为酒困,一个典型的好男人,能做到这些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了。
【原文】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上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的流去了。”
【解读】在孔子的生命中始终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这句话一定是孔子年迈的时候有感而发,感慨自己的生命是如此之快,匆匆走过。
【原文】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喜爱仁德就像喜好美色那样的人。”
【解读】仁德是人心灵内在美好的东西,美色是外在的好东西。世人往往经不住外在的美色美声的诱惑,忘记了内心仁德的修炼。这是自古至今都一样的道理,谁能更早的关注内心,抵制住外在的声色诱惑,谁就会成就大业。
【原文】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座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个时候停止不干了,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譬如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前进做下去,也是我自己要做的。”
【解读】这一章说明一个学习和修养的道理,那就是“为仁由己”的思想。孔子用功亏一篑而止和虽覆一篑犹进的例子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原文】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孔子说:“能听我认真讲课从不懈怠的人,大概只有颜回吧!”
【解读】颜回之所以能够始终不懈怠听老师的课,一是对老师的思想体系的信仰,再有就是与老师的心心相映。一个学生能够保持从不倦怠的听老师的课,很重要的是对老师思想的认可,还有就是情感上的共鸣,再有就是他对老师所传授的思想能够做到一以贯之的理解。
【原文】9.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评论颜渊时说:“可惜呀,我只看到他努力上进,却没有看见他止步不前。”
【解读】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颜回去世后说的,亚圣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孔子的心目中,颜回就算是天下的英才了,遗憾和可惜的就是英年早逝。在孔子的眼里,颜回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学生,是一个可以值得托付的学生。
【原文】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庄稼长出苗却不能开花的情况是有的!能开花却不能结出果实的也是有的!”
【解读】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幼小至开花,再至结实。孔子用自然界的现象来说明人的生命成长亦是如此。从学习和修养这个角度看,很重要的就是坚持始终如一,才能最终开花结果。圣人法天法地法自然,这就是天道。人的生命发展也是一个法自然的一个过程。如果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是用来影射颜回的话,那么这里就有了“命”的味道。按常情常理,颜回的成长是会苗而秀、秀而实的,没有这样不是“命”又是什么?
【原文】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下一代就不如这一代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的时候仍然默默无闻,那就不再值得敬畏了!”
【解读】孔子立足生命的全局看待生命成长。后生之所以可畏,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成长说不上会在什么时候突然认识到本质和规律,但人的生命一旦进入四十、五十岁的时候,随着体力、经历的下降,再想有所作为确实也就很难了。这个年龄的人,那雄心勃勃的尽头已经受到了年龄的限制,年过半百的人,心理也发生了一年轻人不一样的变化。
【原文】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符合道理的话,能不听从吗?听从但还要改正不足才可贵。恭维的好话,听了能不高兴吗?高兴之后要思考它的真意才最可贵。光高兴但不加思考,表面听从但不改过,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解读】这一章孔子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对待他人对我们说的话。符合道理、情理的话不但要听从,还要与自身对比没有做到的要改正才最可贵。对他人的赞赏或者阿谀逢迎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其背后的含义,免得得意忘形、不知所以,以至于失去自我本色。对于懂得道理却不照着做,听别人说也不加思考的人,拿他是没有办法的,这是从教育的角度说的。其实一个人成长就是听到一个好道理之后矫正自己的不足,这样一点一点提高的。孔子之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就是因为听到这样一个好的道理就可以照着做吗?
【原文】9.25子曰:“主忠信,毋有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译文】孔子说:“以忠诚和守信为做人的根本,没有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解读】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诚守信,不要瞧不起别人,每个人生上都会有优点,所以有了过错就要改正,这是人格、人性日趋完善的基础。
【原文】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的帅位可以改变,而男儿的志向却不可以被改变。”
【解读】孔子强调向学和做人志向的重要。志向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他人生就会没有目的,有了这样的目标还要保持矢志不移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原文】9.27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hé)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绵袍,与穿着狐裘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可耻的人恐怕只有子路这个人吧!'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子路经常背诵这句话。孔子说:“这不过是做人的道理,怎么可以代表全部的美德呢?”
【解读】孔子高度赞扬子路的精神和美德,子路高兴就经常的叨念老实说过的这句话。孔子就适时的对子路说这是你做人的美德,但不是全部。给予子路以提醒,不要因此而骄傲。孔子的教育大多都是情境教育,就事论事效果极佳。
【原文】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气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解读】这就是天道,大自然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的操守和品格也需要在艰难和考验中才能够显现。这样看来,其话语背后也是“命”的东西,可以细细体会。
【原文】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没有困惑,仁厚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解读】仁、智、勇,是孔子提倡的三项美德。《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仁智勇兼备,亦如今天我们所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原文】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但未必能够一起走向道;可以一起走向道,但未必能够一起坚持道;可以一起坚持道,却未必可以权衡轻重相互合作。”
【解读】同学之间常常就是这样,坐在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但理想目标却不一样,即使理想目标一致,却不一定都能坚持到底,一起坚持到底实现共同的理想却不能在一起共同建设这个理想。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就很好的诠释了孔子所说的这个道理。但同学终归是同学,在生活和社会中永远有着不了的情缘。
【原文】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诗中说)“棠棣的花儿呀,翩翩地摇曳啊。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是住的太遥远了。”孔子说:“还是没有真的思念呀,真的思念了的话,还有什么遥远的呢?”
【解读】这句话很有意思,他说明了一个心里现象,孔子说的是对的。一个人如果想念和牵挂一个人,这个人就会在他的心里,既然在他的心里天涯海角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没有这样的牵挂与思念,即便是近在咫尺也会形同海角天涯。我在《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生活中,当我们用心专一的时候,无论相隔多远,心与心的距离都会很近。而当我们心猿意马的时候,对面犹如天涯。有一位哲人说:为什么人在吵架的时声音很大?因为两个人相互愤怒的时候,他们的心和心相距太远;反过来,为什么恋爱时总喜欢喃喃低语?那是因为两颗心彼此紧挨,每个人的心中都只有对方。”这些话也可以说明和诠释孔子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第七》篇)这句话。整篇《子罕第九》就以这一章对“仁”的看法收束,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