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先祖从江西流浪到湖南,路上会发生什么?
翻找茶陵县纂溪曾氏族谱,查阅到始迁祖孟鲁公的确落脚于此,与大家曾氏族谱记载略有不同。组图/记者钱烨
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湖南湘乡大界曾氏(曾国藩一族)“迁湖广始祖”曾孟鲁从江西踏上西去湖南的流浪之路(《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卷八)。据考证,他大概从江西永丰县南恩江下水,渡小船,经恩江、赣江,西转入禾水,穿过永新县境抵达湖南茶陵,全程260多公里,大概需要走11天。谁能想到这位流浪汉的后代将是叱咤风云的湘军领袖。对于一个流浪至茶陵的江西人而言,一路上可能发生了什么?时隔1000多年后,我们重走他的迁徙之路,从江西吉安到湖南茶陵,还原历史现场。
睦陂,曾有三兄弟背山而居,是曾国藩家族的祖居地
驶过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北开阔的山间盆地,视线被整齐的洼田吸引。时值初夏,正是翻耕水田、插秧的季节。一辆手扶式农用拖拉机在翻土,农民抬起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们一行探访者。这里是距离县城15公里的坑田镇秋田村。
进入留屯前,山坡上耸立一石碑,上书“曾据南迁吉阳纪念碑”,立碑的时间是2010年。据秋田村书记曾继明介绍,此碑是曾氏族亲前来寻祖时留下的纪念物,每年到秋田村留屯寻根问祖的曾氏族亲有不少,都快接待不过来了。
由村间小路越过稻田,进入留屯,一座祠堂赫然伫立在眼前。虽然不气派,但门楣上写着“武城曾氏祠堂”,下有小字“由睦陂迁新陂”。
“睦陂”这个字眼反复出现在大界曾氏曾国藩一族数次修整的族谱中。如《大界曾氏四修族谱》序言中讲到“(曾据)耻事王莽渡江止庐陵吉阳乡家焉……四传至孙孟鲁由睦陂止湖南茶陵州西阳乡纂溪家焉。”《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卷八不仅提及孟鲁公由江西睦陂迁居茶陵纂溪的事实,还认为孟鲁公因家贫,流浪至湘。曾孟鲁第4传孙曾霸迁衡西,其后代又迁祁阳、湘乡等地,居湘乡(今双峰荷叶塘)者为曾国藩家族。
睦陂在江西何地?曾孟鲁又何以流浪至茶陵的呢?对于前一个问题,偶问秋田村书记曾继明,他说留屯的曾氏与孟鲁公是同时迁徙的,曾孟鲁迁到湖南,他们祖上也由睦陂迁到新陂,而后又迁到留屯。
据考证,曾氏南迁始祖曾据,在汉朝耻于“事王莽”而率族二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至江西吉阳乡(今吉安市)定居,后又迁至莺迁乡(今江西省永丰县境)。曾氏41世,曾据后人曾敬修,在宋初由庐陵上查自徙睦陂,生一子,孟鲁。
如果睦陂的曾氏同时迁徙,也就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事了,大界曾氏的发源地——睦陂还有后人居住么?
曾继明打算带着我们去寻找。根据族谱记载,以及村上老人们的口口相传,睦陂这一地名大约位于吉安永丰县与吉安吉水县交界之地。沿着村级公路,我们把车开到一处叫前栋的山间盆地,曾继明指着面前的稻田说,这里就可能是睦陂,曾氏的祖居之地了。
从高处俯瞰这块平地,两山相抱,一条公路从山的背后逶迤而至,山下有小溪,湍湍流淌,为面前广饶的山间盆地提供灌溉的水源。如果这里真是大界曾氏“迁湖广始祖”曾孟鲁出生、长大的地方,丰饶的水田与宜人的气候应该给曾孟鲁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据留屯的老人说,传说这里最初有三户曾姓兄弟在此居住,开枝散叶,曾孟鲁迁走后,其他曾氏也陆续搬出,其中一支居于留屯。另有一些回迁至山东,无论迁往哪里,他们都认为睦陂是祖居地。
吉安县三江口村内祠堂前的石雕,十分沧桑。
位于吉安市赣江与禾水交汇处的神冈山,是一处地标,很多明初的移民都是经由这里进入禾水,向西去湖南。
位于江西省永丰县坑田乡秋田村的睦陂曾家祖居地,目前已经变为一片山脚下的稻田。
1000年前,曾孟鲁从恩江下赣江,沿禾水西去湖南
大约在宋雍熙年间(984—987年),作为独子的曾孟鲁踏上西去湖南的道路。关于迁往湖南茶陵的原因,居住于双峰荷叶塘的大界曾氏与孟鲁公择居地茶陵马江镇纂溪曾氏的看法不同。《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卷八认为曾孟鲁是因家贫流浪至茶陵的,而纂溪曾氏族谱中却明确记载曾孟鲁兄弟三人同迁而来。
刊刻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纂溪曾氏重修族谱》,由曾孟鲁29世孙提写的序言中说:“吾族鼻祖孟鲁公于宋咸平四年携弟仲鲁、季鲁由庐陵泰和早禾市徙茶陵之纂溪……”与大界曾氏的考证相去甚远,我们姑且将曾国藩的家谱信以为真,那么曾孟鲁是如何抵达湖南茶陵的呢?
宋代由永丰经庐陵(吉安)有陆路、水路两条路,穿过罗霄山脉进入茶陵盆地。水系至今变化不大,依然可见恩江、赣江、禾水,以及湖南境内的茶水,数条水系蜿蜒穿梭于赣中平原、茶陵盆地中,只在抵近罗霄山脉时,需改山路前行。
罗霄山作为湘江与赣江的分水岭,就像高耸的屋脊一样耸立在湖南与江西的分界线上,降落在“屋檐”上的雨水,各自东西奔流而下,汇聚成溪。溪水冲刷而渐得山谷盆地,成为宋、明时期江西吉安府移民西迁入湘的首选路线。
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傍晚,恩江上飘来一艘小船,船首上站着一位憔悴的中年人,他从南都(南京)徒步而来,经浙江入江西,漂泊数月,打算经由吉安至茶陵驿道入湘,接着向更广阔的西南走去。领略了恩江两岸的低山森林后,小船贴岸,旅行者打算投宿到永丰小城。
此人名徐霞客,明末著名的旅行家,根据后来刊刻的《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我们获知这条明代驿道的具体细节。遥想1000年前,作为独子的曾孟鲁踏上西去湖南的道路,也是从永丰搭船,缓慢而西行的吧。
5月24日,我们的车抵恩江,驳乌江大桥处。徐霞客《江右游日记》载:“自永丰西南五里放舟,又三十五里,北郊。吉水界,二十五里,亦名乌江。又十里,下黄宿。”永丰县城上溯三十里也有“乌江”一处地名,两地同名,徐霞客方有此感慨。
立于大桥上,俯瞰恩江,河水清澈,数天前似乎下过暴雨,河床涨水位置明显。时至黄昏,夕阳从云层中散出几条光柱倾斜在河面上十分动人。与所有流经丘陵山地的河流一样,作为赣江的一条支流,恩江为两岸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河流两岸点缀着稻田与村庄,映衬着生活的平静与美好。
顺恩江而下,经吉水,沿赣江,可至庐陵。曾孟鲁沿恩江入赣江势必经过白鹭洲,但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此处尚无白鹭书院。作为庐陵文化的重要载体,白鹭书院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由朱熹的再传弟子江万里创办,自然以传习宋代的理学为主。庐陵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重教兴文的气氛一直都十分浓厚,在科举上屡出人才,也被称为“状元之乡”。这与它在唐宋时期的过早开发有关。
与湖南不同,江西作为联络南部沿海的通道更加便利,尤其是唐代对于大庾岭连接广州、广西、交趾等郡的驿道开发,让整个江西成为沟通帝国与海外贸易的通途大道,随之而来的商贩、移民以及先进的汉人文化也提早在江西落根,到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曾孟鲁西迁湖南时,江西已经很难再为多余的人口腾出空旷的土地用来开垦了,此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地理气候颇为相似的湖南。
反观湖南,由于地理阻隔,山地间空旷的盆地尚无人耕种,尤其是经历元末明初的几次兵祸之后,更是地广人稀。于是处于早期开发的庐陵地区,自发地由东向西开始移民已是必然,而早在北宋末年,大界曾氏“迁湖广始祖”曾孟鲁就踏上了西去湖广之路。
永丰县南的恩江,直通赣江,南宋时期大界曾氏迁湖广始祖孟鲁公就是沿着这条江水向西经赣江、禾水、茶水抵达茶陵纂溪村定居的。
择吉日而行,手杖与斗笠是远足的必备
无论是孤独上路,还是三兄弟同行,曾孟鲁与元末明初的这些移民,在打算远足之前,是否会精确计算自己的行程?在宋代,或者明初,有无旅行指南,或者攻略为这些移民提供方便呢?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遵生八笺·游具》列明代游具27种,其中“备具匣”又列小件25种。这些供远足的人们可以使用的工具或者器材,包括远足用的手杖、披云巾、文履、斗笠、葫芦、衣匣、提盒等。
手杖几乎是必备的,尤其对于需要攀援山路而言。如徐霞客经浙江游雁荡山,“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
披云巾大概如今日的披巾,路上防寒时用。明文震亨撰《长物志》云:“唐巾去汉式不远,今所尚披云巾最俗,或自以意为之。幅巾最古,然不便于用。”又云:“(斗笠),细藤者最佳,方广二尺四寸,以皂绢缀之,山行以遮风日。”
上述两者都很实用,普通行人亦可携带。为解决中途餐饮而设计的提盒与提炉可能只有少数富裕之家才会配给了。明人屠隆在《考盘余事·游具笺》中介绍的提盒内有多个夹层,可盛六个酒杯、一个酒壶、六对筷子、二个劝杯,容量“足以供六宾之需”。
又有提炉,分三层,底层中嵌有铜造的水火炉,其上的夹板有二孔,一边是放茶壶煮茶用,一边放像桶子的锅,可炖汤与温酒用。最上层则放备用的炭火。提盒内为冷饮食,主要用于夏天远行,而提炉四季旅游均可用。
不过,联想到曾孟鲁迁徙湖广之前的家境,孑然一身的可能性更大。其他移民则不然。
交通工具必仰仗渡船。明代行驶于赣江、禾水中的渡船体型已不可知,《长物志》载:“舟,长可三丈有余,头阔五尺,分为四仓,中仓可容宾主六人,前仓可容僮仆四人”。
5月24日,我们途经禾水永新境内刘冲,所见小木船,仅可载3人,一妇人河中撑竿而行,相比《长物志》所载渡船,此种小船可能更适合移民的身份。
陆行需要骡马,对于家什细软较多的移民来说,甚至需要雇请人力前来帮忙。明人黄汴在《天下水陆路程》中就提醒由永新去茶陵,在禾水上游路江(今潞江)登岸后,需“雇人夫,陆路六十里至小关洲(今茶陵荔市村附近)”。
当然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前,明代需要远行的人们还需要在择取吉日上下功夫,在风水学极为风靡的古代,人们相信通过占卜可以避开远途行走时可能遭受的灾害。山贼与野兽都是移民在途中极为惧怕的。明成化时邝瑶所纂的《便民图纂》甚至能计算出一月当中的宜忌时间,方便出远门的人参考。
茶陵与永新两县交界处的城隍庙,也是湘赣两省的分界标志,庙后曾有吴楚雄关,乃战国时期吴国与楚国的分界关卡,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吉安市钓源古村,是一个欧阳姓聚居的古村落,江西一部分欧阳姓也在明初迁徙到湘潭、醴陵等地。
伫立在江西省永丰县秋田村留屯的武城曾氏宗祠,乃曾国藩祖上所居睦陂之地迁来,该村尚有20户曾姓,是曾家在汉代迁徙江西最早定居之地,湖南的大多数曾姓皆从这里迁来,包括衡阳大界曾氏(曾国藩)家族。
敖城以上有险滩,需拉纤而行
即使有舟船之利,从吉安到永新途中水路也颇为难行。宋雍熙年间曾孟鲁及后来的移民,从赣江转禾水,于三江口向永新而行,全程90多公里水路皆是逆水行舟。且多处有险滩,非拉纤而不能过。
明崇祯九年(1636年),徐霞客在永新县境内禾水畔止阳渡休息一晚后,第二日登船,“昧爽,纤而行,寒甚。二十里敖城,始转而南。挂篷五十里,上黄坝滩,复北折入两山峡间,五里,枕头石”。
越往前走,则险滩越多,有“黄牛滩,十八滩从此始矣……又五里,为画角滩,十八滩中之最长者,又五里,为坪上,则庐陵、永新之界也”。永新之后,禾水渐窄,船行30公里而泊路江,此为陆路起点,由此穿越罗霄山。
5月24日,驱车沿三江口向永新县城行程,沿禾水尚见永阳市、敖城两地尚在,两镇皆在禾水曲折处,易于泊船。与所有因河而生的古镇一样,两处古镇沿河街皆可见码头。永阳市可算“庐陵大市也”(徐霞客《江右游日记》),途经这里的移民很可能会上岸投宿或者补充上行永新的食物。虽然现在看来,古镇已少有当年气质,位于沿河路的胡忠简公(胡铨,南宋名臣,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祠却保留着南宋时期的模样,作为古镇往昔的见证,已度过了800多年的时光。
攸莲古道上的古桥。
攸莲古道上飘落的花瓣。攸莲古道沟通湖南攸县与江西莲花县,曾是明初移民的一条小路。
陆路有豪绅索银,不与即打
过永新县,由禾水西岸路江登岸,再往前就是直通湖南茶陵的陆路坦途了。驿道处于武功山与万洋山之间山谷盆地,境内丘陵起伏,所幸海拔不高,可攀援而过。5月24日,驱车抵路江,俯瞰禾水走向,一条南来,是莲花县境内源头处,一条名潞江(河名),禾水支流,出湘赣交界处。
四周森林毓秀,禾水清幽。有潞江村民围坐在河边纳凉,探问一老者,方知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尚有码头,对于移民则一概不知了。
湘赣边界,也无甚区别处,若无醒目的路牌标识可能并不知自己已跨越省界。沿着江西省境内的村级公路,慢悠悠穿行于村落间,偶见硕大的宗祠立于空地上,这些选择在驿道周围卜居的家族大多数也都是移民的后代。
路过永新县三板桥乡,有一庙宇立于路边,气宇轩昂,十分醒目。近看,门楣上书“吴楚两境”、“界市城隍”,原来是赣湘两省分界之处,有庙存之。
从庙内石碑获知,该庙建于南宋孝宗年间,系东汉城堡的替代物。相传为一位护佑宋孝宗的城隍,于吴楚交界之地托梦于孝宗,请求诰封,后设庙于此,配享两地村民供奉。
庙内纳凉的村民告知,庙宇背后小山原有吴楚雄关,乃战国时期吴楚两国的分界之地,古关早已不存,只剩地名流传至今。由城隍庙前行数里,就是湖南茶陵县秩堂乡了。
明人黄汴在《天下水陆路程》中曾交代:“路江,雇人夫,陆路六十里至小关洲(茶陵高龙镇内)。中途土豪口称粮长,每挑索银五分,不与即打,有司不知,过客甚受其害。”不知明初移民是否有遭受此害。
秩堂重教兴文的民风,或与庐陵移民有关
明崇祯九年(1637年)正月初十,在永新境内耽搁5天的徐霞客终于抵达路江,并寻到两个车夫,两个挑夫从路江西行。“初觉山径凹豁,南有高峰曰石泥坳,永宁之界山也。北有高峰曰龙凤山,即昨所过龙山溪之峰也”。(徐霞客《江右游日记》)
对于刚刚领略武功山之雄伟的徐霞客来说,湘赣边界的丘陵地并不算艰险难行。驿道由路江至文竺(今永新县文竹镇)、桥头,途中可见一处永新公馆。而后路分两途入茶陵,“一路直西,向茶陵,一路渡溪西南向艻子树下”。徐霞客后来选择走西南道,也就是经现在的秩堂乡境内,一路蜿蜒向西,经毗塘村(今名)、光泉村(今名)、荔市村(原名艻子树下)去高垅,而后经陆路去茶陵。
高龙镇茶乡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谭金良认为,这条驿道也是宋、明时期永新至茶陵主要干道。沿途浓厚的宗族文化也为谭金良的推想提供了证据。
5月23日,在谭金良、彭运南(茶乡文化促进会会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对秩堂乡境内遗存的明代宗祠进行统计。据谭金良介绍,秩堂乡共有147个姓,人口较多的谭、龙、彭等姓,祖上大多从江西迁来。秩堂这个地名也与移民有关,据说秩堂彭姓开基祖恩贤公为避兵祸举家迁徙,途经此地时车辕折断不能行驶,“车断”在本地方言中谐音“秩堂”,就在此定居繁衍,此后又改名彭家祠。
秩堂乡宗祠数量极多,共建有大小祠庙93栋保存至今的有69栋。在秩堂乡毗塘村,一个村子甚至有13处祠堂,且其中不乏1座明代宗祠,当与此处的移民文化有关。
除了祠堂,秩堂乡也是有名的进士之乡。历史上,秩堂籍进士共有50人,明首辅大学士李东阳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位,他以茶陵诗派的创立而闻名。此外,明文渊阁大学士张治、清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都是秩堂乡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时任茶陵知州的葆亨为鼓励乡里重教兴文之风,于明代驿道旁建“三大学士故里”石碑,以供后人景仰。
如果不是庐陵移民带来的文教之风,偏处湘赣边界的秩堂乡怎么会在明清时期出现人才井喷呢?据谭金良考证,茶乡(地域名,包括茶水流经的高垅、秩堂、火田三个乡镇)历史上曾有30多个书院,如此重文兴教的现象,不能不让人将目光再次投向罗霄山另一侧的庐陵(吉安)。
泛舟于茶水上的村民。
茶陵马江镇境内的村民正在制作青团。
茶陵只是移民中转站 他们下一站去往哪里
目光重新落在驿道,按照古人日行20公里的速度,应该在离开永丰10天后,大界曾氏(曾国藩家族)“始迁湖广祖”曾孟鲁来到了通往茶陵的古渡小关洲。据明人黄汴《天下水陆路程》记载,“路江,陆路,六十里,小关洲,小船,下水,十七里,茶陵州”。
记载尤简。翻看徐霞客《楚游日记》,“自界岭之西(大约是界头岭,为湘赣分界处,也即当今城隍庙所在后山),岭下一小溪为第一重,黄雩之溪第二重,崖子龙溪为第三重,芝水桥之溪为第四重。唯黄雩之水最大,俱从东转西,合于小关州之下,西至艻子树下而胜舟,至高垅而更大云。”又说“始见大溪自东南注西北,而小舟鳞次而下矣”。
据茶乡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谭金良考证,小关洲地名今已不存,但应位于荔市村附近。荔市曾有古渡,荔市是“艻子树下”这个地名的雅化。
荔市村背依茶水,芝水穿村而过,上游来水三条小溪在此汇合,径流量颇大,但与江西境内的禾水比较起来,只能行小船。由此顺流而下,可直抵茶陵县城。如此便利的通航条件,也让此处出现一条古街,芝水上有石拱桥,徐霞客曾在400多年前踏足而过,竟保存至今。
再往前推想,大界曾氏(曾国藩家族)“始迁湖广祖”曾孟鲁是否独立此地,向遥远的永丰县眺望过呢?明初的移民潮应该在这里挤爆了吧。小船拖着向往新生活的人群,从山地丘陵逐渐驶向湘东盆地,一路见闻,曾孟鲁以及后来的移民,他们的心情是否畅然许多?
船过东江口,茶陵城已近在眼前,洣水蒸浮,他们的下一站又将去往哪里?
潇湘晨报记者 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