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邓静:高等院校需发挥文艺评论“新阵地”作用

《中国美术报》第246期 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

如何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

本报记者 李振伟/策划

【编者按】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巩固传统文艺评论阵地,加强文艺领域基础性问题、前沿性问题、倾向性问题等的研究,针对热点文艺现象及时组织开展文艺评论;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健全完善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对文艺评论的写作方式、平台特点以及评价方式,都给予了明确的指导。当下文艺评论形式纷繁复杂,如何全面客观认识并积极加强文艺评论的阵地建设,是文艺评论工作者需要思考并且切实做到的,本期时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张应辉:寻找合力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

  段运冬:提升“算法世界”的文艺评论要有新方法

  杨宏鹏:健全基于大数据的文艺评论

  贾峰:文艺评论阵地建设要有问题意识

  邓静:高等院校需发挥文艺评论“新阵地”作用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建立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建强文艺评论阵地。”这无疑是给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指明了道路。高校必须积极打造、加强建设文艺评论阵地,因为只有抓好“高校”阵地建设,才能切实让满足大学生审美需求的文艺评论作品“集团化”般地诞生、才能切实实现育人的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文艺评论阵地是增强文艺评论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效果的加速器,对于教学而言,高校文艺评论阵地是切实满足理论教学、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
现如今的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极为活跃、想法极为多元、求知欲与分享欲极为强烈的群体。他们能够最先领会文艺精神、传播文艺知识,同时,他们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类腐朽文艺思潮影响的。故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合理看待、分析、理解文艺作品,就成为了摆在所有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优秀的文艺作品传递的文艺观念,能够化人、美人、育人,引领大学生正确地、合理地解读文艺作品,就必须构建有效度、有温度、有力度的高校阵地。
高校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机械的名义,而是要切实组建有效度的大学生文艺评论团队、搭建能够发出青年声音的平台。大学生群体的表达欲望极为强烈,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达出来,但是对于目前的高等院校而言,缺乏一个让大学生群体“发声”的平台,高校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就是要挖掘、培养一批善于写、能够写、愿意写、会去写文艺评论作品的人,充分运用院校资源切实地指导、培育这部分学生。对于大学生而言,文艺评论高校阵地的建设无疑能够进一步培育他们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判断力。文艺评论高校阵地的建设,能够为大学生引领文艺风气、荡涤腐朽文艺作品产生的没落思潮,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审美态度。
高校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并非只是搭建一个“传统”平台,而是构建一个有力度的“多向互动”的互联阵地。如今的信息场域已然同过去有了重大差别,大学生群体思维的活跃性使得他们更愿意接触互联网媒体,传统的长篇大论式的评论作品已然不能够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故此,创作出符合大学生审美需求、审美感知的文艺作品就需要拥抱互联网,用大学生喜爱的形式来进行文艺创作。立足于高等院校的文艺评论阵地,就是要立足互联网精神,运用大学生喜爱的、常用的媒介进行创作,微信、豆瓣、短视频等都是高校文艺评论阵地所需要建设的媒介平台,也只有植根于新媒体平台、用新媒体思维创作出的文艺评论作品,才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觉加入文艺作品评论的讨论中、加入文艺话题的思考中,只有这样的高校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才能更加具有效度、温度、力度。
高校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并非只是构建一个混元多杂的大学生发声场域,而是构建一个高举中国人文精神大旗、秉承初心的发声阵地,只有秉承这样的理念搭建出来的高校文艺评论阵地才有温度。文艺作品具有育人、化人的功效,而文艺评论则应当高举人文精神的大旗,坚持正确的文艺评论方向,立足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判断力,切实挖掘出文艺作品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满足大学生对于精神产品的需要。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是高校文艺评论阵地所必须关心的。立足大学生对文艺产品的需求,切实发出大学生感兴趣的文艺作品的评论声音,才能够进一步培育高校学子的精神品质、人文情怀,这也正是富有温度的高校文艺评论阵地所必须的。
现如今的文艺评论场域,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喧哗不已,构建高校文艺评论阵地,能够让“放大镜”“透视仪”般的评论作品成为文艺家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让文艺家走进大学生的审美感知之中,让大学生群体更多地了解文艺家的作品,进而切实提高高校学子的审美鉴赏力、判断力、感知力。自然,高校的文艺评论阵地必须坚守中国文艺理论批评方法,立足中国情怀、文艺现实,为大学生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气息的文艺评论作品。■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王密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