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山里的原生态古村落,还是北京最美的乡村之一!
到了深秋时节,
这个深山里的村子山楂红了,
柿子黄了,
像挂上了一个个小灯笼。
老房子,老街道,
还有古道边石板上的一首首小诗,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前去这座位于北京西南郊
房山区南窖乡的古村落造访。
水峪村
位于北京房山区南窖乡,
距北京市区80公里。
水峪村
地处太行山余脉的大房山深处,
群山环抱。
全村山地面积达96.7%。
村域内林木资源亦十分丰富,
村内还拥有京南少有的山区水库一座。
水峪村
利用水峪村山水交融的自然优势、
民间传统积淀,
主打农业观光和民俗文化牌。
水峪村历史悠久,
素有文化古村的美誉。
近几年来,
该村充分挖掘山村文化内涵,
整合特色旅游要素,
以古宅、古碾、古中幡为代表的
山区民俗文化旅游业正在兴起。
水峪古村建成于明清时期,
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北方山村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
至今还保存着100余套,
600余间的原生态古民居。
通过实施百座石碾
文化展示村建设工程,
水峪村共搜集整理石碾128盘。
并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为
“石碾收藏世界之最”,
其中最为古老的是
道光年间的石碾,
时至今日还为人所用。
走进房山深山中的南窖乡水峪村,
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水峪村古宅最具代表性的
是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又名学坊院,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主体建设以北方风格为基准,
石砌而成,四进四出;
蟠龙门岭,
檐下石雕花卉簇拥。
至今,
院内还分别住着
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每逢游客到此寻访,
他们都会热情地讲上几段
有关老宅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数百年的历史积淀
还形成了以中幡、大鼓、秧歌等
为主的庙会文化。
水峪村的中幡
可以追溯到明洪武永乐年间,
盛于清咸丰年间。
起初是作为民间自发的堂会
仅限于村民自娱自乐表演。
每逢庙会、重大民间节日,
村民有耍幡祈雨纳福的风俗习惯,
后来演化成集体型表演相传至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村里精通中幡的老艺人
组建起了由30人组成的中幡队,
经过20多年发展,
表演动作由传统的30余个
丰富完善为60余个。
水峪中幡队
还代表房山区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前
“京华情韵迎来客”的演出活动,
从此声名远播,
专程邀请他们出山表演的组织络绎不绝。
中幡表演也成为水峪村招待游客的“保留项目”。
11月,
其它树的叶子渐渐枯黄凋落,
而这正是黄栌
最后向人们展示她的洒脱与秀丽的时候。
而房山南窖乡水峪村的
西山红叶景区
正可以去看看。
十几年前的秋季,
山上的黄栌只是星星点点的红色。
经过十几年的生态涵养和保护,
水峪村森林覆盖率达80%,
山上的黄栌已成燎原之势,
水峪村秋季的西山景区,
已是一片片火红的景象。
以水峪村西街的山情农家为起点,
有一条将近3公里的西山登山步道。
沿步道拾阶而上,
整条路线有起有落,
就像一条规则的抛物线。
在观赏红叶的同时,
也将这个古老的村落一览无余。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
正是观赏的最佳时期。
游客在观赏了令人赏心悦目
又心潮澎湃的红叶景色之后,
再体验以古宅、古碾、
古中幡、古商道为内涵的水峪四古文化,
如果再品尝一下地道的农家美食,
定会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充实的户外旅行。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自驾线路:1.莲石西路向西走京原路,进入G108国道,经过潭柘寺继续前行,见到佛子庄派出所后前方有岔路口,左转进入红南路,道路很好走,到了南窖右转,一直到达水峪村。2.走京港澳高速,良乡镇出口或阎村出口出,经阎村镇、坨里镇、河北镇、佛子庄乡,沿108国道至红煤厂三岔路口,见南窑牌楼,向左入红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见水峪民俗村铁门牌直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