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 | 创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在外伤引起的腹腔脏器损伤中,脾脏是最容易受损的脏器,据相关统计,脾破裂约占创伤性腹腔脏器损伤的30%,引起脾破裂常见的外伤性原因有车祸、高坠伤、挤压伤等。
由于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和储血器官,其血运丰富,组织比较脆弱,一旦发生脾脏破裂,可造成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如何及时诊断脾脏破裂尤为重要。
根据脾破裂的部位临床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包膜下血肿、中央型脾破裂及真性脾破裂,各型脾破裂的损伤部位及超声表现如下:
★包膜下血肿
是指脾脏包膜下的脾实质损伤出血,但由于包膜完整,血液积聚于包膜下形成血肿。
超声表现为:脾包膜局部隆起,包膜下探及月牙形或不规则形的无回声区,局部脾实质受压,随着血肿的机化、吸收,无回声区内可出现条状或絮状回声,甚至呈等低回声。
包膜下血肿随着病情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是血肿逐渐吸收,二是血肿继续增大导致包膜撕裂而形成真性脾破裂。
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下见月牙形无回声区,透声差(来源:爱爱医@小耳朵)
★中央型脾破裂
是指脾脏实质内部的出血,在脾脏内形成血肿。
超声表现为:脾脏实质内探及边界清楚的非均质区,单发或多发,如伴有较大血肿时,非均质区内可探及不规则或类圆形无回声区,透声较差。
中央型脾破裂(脾内血肿):脾内见一类圆形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内部探及散在无回声区,CDFI:未见血流信号
★真性脾破裂
是指脾脏实质及包膜同时破裂,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可短期内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
超声表现为:脾包膜连续性中断,局部回声模糊,脾内见自实质延伸至脾脏表面的实性非均质区及无回声区,腹腔内出现大量游离无回声区(积血)。
真性脾破裂:超声见脾脏包膜连续性中断,脾内见不均质低回声区自脾表面延伸至脾脏内部
真性脾破裂:腹腔内探及积液
真性脾破裂
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通过超声造影对脾破裂进行诊断并分级,有学者研究表明超声造影诊断创伤性脾破裂的准确性高达97.7%,并可利用超声造影判断损伤区域有无活动性出血并可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点击查看脾破裂的分级标准:腹部超声 | 脾破裂的分级;PS:文中为美国创伤外科学会的分级标准,下图中的为中华医学会脾脏损伤分级标准,具体见文末)。
图来源:李业钊 苏海庆等,超声造影和定量分析参数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2)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主要有两点,即声像图表现+外伤病史,包膜下脾破裂和中央型脾破裂均无腹腔积液,真性脾破裂有腹腔内出血,再者超声检查的目的还应对脾脏损伤的程度进行判断,这对于临床评估病情、是否手术尤为重要。
最后还有一种脾脏损伤的特殊类型和大家介绍一下,即延迟性脾破裂,是指在腹部创伤48小时后才突然出现腹腔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由于这类患者症状隐匿,发病前超声可无异常表现,因此容易引起延误治疗,其并发症和病死率都高于一般的脾破裂,故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和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应沟通,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医疗纠纷。
补充一下前面提到的中华医学会的脾脏损伤分级标准,大家可以和美国创伤协会的分级标准对比一下:
●I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脾裂伤长度≤5cm,深度≤1cm;
●II级:脾裂伤长度>5cm,深度>1cm,但未累及脾门,或脾段血管受损;
●III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
●IV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
超声技术与诊断(cs-zdx)
1. 文章整理自专业图书、期刊及网络,我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请支持正版图书,如若觉得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微信发送给我们或发邮件至515330743@qq.com。
2. 欢迎分享及转载,转载请保留所有信息,包括文章来源及整理人员或平台。
3. 投稿请发送稿件至5153307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