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习俗∣转枣树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在没有元宵的元宵节里,我们快乐地又长大了一岁。

自打过了正月初十,月亮便一晚比一晚圆润、饱满,正月十四的月亮便如同奶奶刚刚团好的玉米饼子一般圆了。月光轻柔地洒向大地,像是刚刚织就的轻纱小心翼翼地覆盖在了万物之上。

爷爷奶奶住的这间小土屋里装了满满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奶奶从锅台旁端出了刚蒸好的玉米饼子,我和妹妹们便开始争抢着吃起来。尽管烫得小嘴一歪一歪的,还是一脸得意。一会儿功夫,我们便就着饼子吃光了一盆凉拌的白菜叶。那个狼吞虎咽的劲儿,好像肚子被饿了多长时间似的。奶奶把玉米饼子都拾到了箅子上,便开始做萝卜条咸粥,看到我们一如既往的吃相,开始唠叨:“一个个的,没有一个有个姑娘样儿。吃吧吃吧,吃完了好去转枣树。”一边说着,一边把热气腾腾的咸粥端到了我们面前。

转枣树是我们那里的习俗,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每家每户都要举行这一仪式,由家中长者带领男性子孙,围绕家长种植的老枣树,正转反转各三圈,长者口中念念有词“正转、倒转,一棵树上打八担;正走、倒走,一棵树上打九斗。”祈求全家一年枣树有个好收成,“枣”与“早”谐音,有人勤春早,早得贵子,家族繁衍兴旺之意,故人们非常重视,这一仪式逐渐固定,成为我们当地的一大民俗特色。可是我们家只有四个女孩子,按照习俗,我和妹妹们是不能转枣树的。

一听奶奶说要我们去转枣树,爷爷便开始不高兴了。“转枣树,一个个的丫头片子转什么枣树?”只见爷爷拿着他那破旧却视如珍宝的烟袋杆往嘴边靠近,皱着眉头,轻轻地吐了一口。呛人的烟气便和灶里的烟气、香气融合在了一起,这也是我儿时厌恶、现在却思念的味道。

奶奶还算开明,每次听到爷爷嫌弃我们,总会反驳:“你这老头就是倔!丫头怎么了?俺看挺好,一个比一个懂事,俺看着欢气。”待我们一股劲吃完,灶里的火也彻底没了亮光,爷爷奶奶才围坐在方桌旁准备吃饭。而我们由于年纪小、个子矮,坐着够不到桌子上的碗筷,只能站着吃饭。爷爷拿起一个饼子,刚吃了一口又放下——因为他想起了每逢吃饭必干的事——逗小妹。“我教你的小九九你会背了吗?你姐姐们一教就会,我看就数你最坏,也最笨。”没等爷爷说完,小妹便调皮起来,不知深浅地使劲揪着爷爷的胡子。只见爷爷高高地举起右手,却轻轻地落在了小妹的屁股上,一举一动包含了深深的喜爱,乐得我们不禁笑出声来。这个倔老头虽然一心期盼着抱个孙子,却丝毫没有因为我们是女娃而吝啬对我们的爱。

吃完饭,奶奶开始忙着收拾碗筷,爷爷便给我们准备灯笼。爷爷把早就赶集为我们买好的灯笼皮和早已制作好的灯笼底架,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爷爷又找来一块木板,在木板的四个角上用钉子凿上眼,四根铁丝穿过去之后在背面打一个弯,再把铁丝上端紧紧地拧结实,拴在爷爷早在夏天时就精心挑选好的木棍上,做成了灯笼底架。爷爷把烟袋放在一旁,轻轻划一根火柴,一根大白蜡烛便牢固地黏在了木板上。记得套上灯笼后,亮光透过灯笼映着爷爷的笑脸格外好看。

提着自己的灯笼,我和小妹们便出了门,积雪被我们踩得咯吱咯吱响。拐个弯,叫上邻家的小伙伴,我们便一起来到了枣树旁,开始了自认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提着灯笼一圈一圈地转起来。看着傻傻的我们如此卖力,估计就连枣树自己若不真的硕果累累都会觉得过意不去。转完枣树,我们便在村中央的胡同口玩起了丢手绢。一个个小脸冻得如同红苹果一般俏皮可爱。只见小妹打了一个喷嚏,接着就有鼻涕流了出来,我赶紧上前为她擦鼻涕。不料,潇洒的她一抬胳膊,我的棉袄袖子便沾了光。有时她被小伙伴欺负哭了,我便气势汹汹地拉着她的手去找人家算账,若是碰上人家的大哥大姐也在场,我们便灰溜溜地作罢,然后叮嘱小妹以后离他远点儿。唉,打小我就是这么一个胆小鬼,无奈啊。

正玩得高兴呢,母亲出来吆喝一声:“天不早了,都家去了。“小妹便扭着小屁股紧跟在母亲身后。待我又转了一遍枣树回家,母亲房里的灯早已关了。“吱扭”一声,我推开奶奶的房门,迈过高高的门槛,用手在门口处往里摸索着,摸到灯绳轻轻一拉,便开了灯。屋里的香味还没有散尽,我越发觉得饿,悄悄地掀开锅盖。刚想着和妹妹一人来一块饼子,“怎么才回来?”“哐当”一声,锅盖又盖在了锅上。奶奶起身说到:”灌了一肚子凉风,不许吃了,上炕睡觉。“说着,我们便脱去踢蹬得又脏又潮的衣裤,钻进了被窝。“你这个臭丫头!唉,怎么这么凉!”准是妹妹又把小脚蹬在了奶奶的肚子上。“傻老大,你也来呀!”妹妹得意地向我炫耀。伴随着爷爷的呼噜声,我们在梦里继续我们的元宵节。

正转、倒转,一棵树上打八担。

正走、倒走,一棵树上打九斗。

一年一年重复地转着枣树,一年一年享受着爷爷奶奶给予我们的朴实无私的爱。就在这枣树旁,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如今已长大成人,爷爷奶奶却已老去。

如今,我和妹妹们每每凑到一块,会把以前的思绪再梳理一番。好怀念以前的幸福时光啊。每当妹妹们遇到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事,如找对象、工作、升职等等,都会给我打电话:“姐姐,我跟你说个事啊……”每每挂断电话,我便会思念以前在满满的都是爱的童年里无忧无虑的日子。

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惟独不变的就是这种情和爱,这种朴实却又伟大的无法形容的爱!

(0)

相关推荐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十三、十四)特别推荐

    两棵枣树 著/灵璧石秀 (十三) 转眼到了大伯满月的日子,亲戚邻居前来祝贺,老院子里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包裹在襁褓中的大伯忽闪着一双机灵的眼睛,见到有人来逗他,就咧着小嘴儿直乐,有时乐得起劲,机灵的眼 ...

  • 元宵节绘本推荐《打灯笼》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 ...

  • 【灵璧故事】两棵枣树(三)

    两棵枣树 文/灵璧石秀 (三) 正在一旁忙着收拾饭桌的奶奶,听见爷爷说等会儿要带我去看二爷爷,立刻把手中一摞子还没来得及清洗的饭碗"咣当"一声扔进洗碗盆里,大声地呵斥,坚决不许我们 ...

  • 中国传统节日(三年级习作)

    SPRING 元  宵  节 元  宵  节 ◎宋佳蕊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得好"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一年一度热闹的元宵节又来了.我太兴奋了. 在中国,北方 ...

  • 老北京元宵习俗  元宵曾叫“汤团”

    本周六就是元宵节,在人们心目中,不到元宵节,春节就还没有过完. 同除夕一样,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 ...

  • 海南琼海博鳌乐城别样元宵习俗:赛肥鸡

    文昌话"念官" 原来这么好听! 文昌话"念官" 原来这么好听! 展开

  • 我们的节日 | 福州的元宵习俗可不止赏花灯那么简单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 "缛[rù]彩遥分地,繁光远缀[zhuì]天."天上明月高悬,地下彩灯 ...

  • 元宵习俗,竟还有这项?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 元宵这天除吃寓意团圆美好的元宵外, 依照旧俗,当日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 人们赏彩灯.猜灯谜.放焰火, 繁华景象一如稼轩词中形容: "东风夜放花 ...

  • 最全的元宵习俗和禁忌,祝您2021大吉大利、幸福美满!

    元宵·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

  • 【实力在线】| 陈桂芬作品:吃元宵习俗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吃元宵是中华民族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又俗称汤圆,汤团.团子等.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中则又称为"元子".宋周必大的<平园续稿& ...

  • 最全的元宵习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转自中华传统文化 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 ...

  • 元宵习俗这么多,别只知道吃汤圆

    元宵节活动在全世界华人社会有悠久历史,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又称为元宵节.上元.正月半.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这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华人传统会吃元宵 ...

  • 【陕西临渭 杨思良】原创//元宵习俗

       2019第51期        总第665期    元宵习俗 爆竹声鸣彻穹空, 祭祖梵纸灯坟莹. 房前屋后亮通明, 孩童村街撞红灯. 春雪 晨晓惊现飞雪扬, 轻盈飘洒天仙降. 山川皑白裏素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