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到邹平来
最近,网上在热传邹平高铁开通和到站发车时刻表,邹平即将告别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了。这让我想起了孩提时代,那时别说坐火车就是看火车也不是容易的事。上世纪七十年代,祖父、父亲到淄博周村赶集上店、走亲访友都要和我去火车站看火车,透过栅栏门看到咆哮飞奔的火车,自己心里也沸腾起来。上周村看火车、看猴子(动物园),是那时我们的奢望。九十年代以前,人们在生活各个方面,邹平人都要和周村比,毕竟人家是城市,我们是县城。如今,我们也是城市了,又通高铁了,再也不用去周村看火车了。
早前,交通红绿灯还有公交车等这是真正大城市才有的,在县城几乎不能想象。邹平第一个红绿灯大约在1985年,当时在现在的黛溪商场和三八街交叉的黄山二路,当时还是叫邹新二路。有了红绿灯,当时汽车少,自行车看到也停下,有时还有点不好意思,特别是放学的中小学生,特别守交通规则,红灯一亮一起停下,而绿灯一亮,挥手交头接耳,满腔兴奋,骑车潇洒一番。随着道路改建、扩建,红绿灯也逐渐增多,但人们的交通意识并没有增强。
上溯至八十年代初,邹平的主要道路有两条,就是庆淄路和寿济路,都是从县城通过,在县城区这两条路就是邹新一路和邹新二路。邹新一路原址在会仙商场至西从现在的东升商城处转弯过白酒厂、啤酒厂通孙镇,也是去滨州北镇的主要交通要道。当时黄山三路还没有修建,现在的汽车八队、运输公司处附近是当时的护城河,修黄山三路垫下。寿济路从长山至棉纺厂至县招待所南拐到车站广场向西至染织厂通济南。县委县政府、医院、商业局、百货大楼、工业局、邮电局、物资局、新华书店、电影院都在这条路上,是名副其实的邹平最繁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大约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黛溪三路才开始打通,黄山三路也随之扩建,成为县城的主要干道。随着城区的发展,由典型的城中村——“城里村”发展到了“四关”、鄢盖石鲍、黄东、黄西、中兴、黛溪、安家、孙代、周乔等。原来黛溪四路到现在的机关招待所往北只有一小桥,桥北是农田,只有拖修厂、机械厂等工厂孤零零在田野中。八十年代后,县总工会、文化馆、实验学校、农业局、建行、妇幼保健院、保险公司等先后迁到此地,原来的工业路也就成了黛溪四路。路旁种上了国槐,当时是邹平示范街,至今该路段没有扩改。如今邹平道路四通八达,城区主干道不断完善,许多竹节路也都打通,纵横城区的道路也是邹平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黄山真正成了城中山,黛溪湖也就成了城中湖,湖光山色,山湖相映,为邹平增添了生机。
公交车也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公交线贯通城区。柏油马路村村通,由最初的苑城乡发展到全县所有镇街,人们的出行有了质的飞跃。下雨天的农村再不用踩着泥泞、扛着自行车上马路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有句顺口溜描写邹平:“一大棉纺、二大酒厂、三座大山、四大茅房”,来邹平,邹平有什么特色,工业有棉纺厂、啤酒厂、白酒厂。范公像、梁漱溟墓、惠京子(黄山连心亭),分别代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三座大山”(只是笑谈);四大茅房就是在县城东西南北各有几处在当时堪称比较豪华的公厕,现在已拆除,随之覆盖的是散布于城区各个角落的30多座星级免费公厕。
说起饭店,当时只有两个国营饭店营业,一个是丰盛饭店,在老车站广场处,一个是大众饭店,大约在白云酒店处,价格便宜,经济实惠,只是错过营业时间,那饭可就吃不上了。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市政功能也日臻完善。晚上,路灯明亮,城区路灯灯亮率达到90%,不再像原先马路上只有马车店外有几处昏暗的灯光。垃圾不再肆意倾倒,城区400余名环卫工人每天上街保洁,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全市实现了城乡公交、环卫一体化。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市场活跃。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厂生机勃勃,一个个商厦商场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宽阔整齐,邹平环境不断在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千言万语也说不完身边的变化,邹平确实变了。你看,树上有了喜鹊,水里有了野鸭,这是原先看不到的。让我们共同珍惜邹平的一草一木,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者:吕品,山东邹平人。先后在企业和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现供职于邹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吕品先生在《滨州文学》发布文学作品,请点击标题欣赏
责任编辑:李嵛菡、张心静;版式设计:东方。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