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薛季宣在湖北鄂州的经历,就不会有浙江温州“仙岩书院”。

陈傅良祠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盛于两宋,历时千年,遍布全国。创办者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以儒家学说为教材,以“四书”“五经”、诗赋、制艺为主要研习内容。其中不乏名师硕儒来主讲,总而言之,书院是学派创立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思想传播的理想场所。众所周知我国的白鹿、石鼓、睢阳、岳麓为著名的四大书院。它曾对整个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产生过巨大影响和一定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历史上,曾有过大大小小几十座书院,对培养人才、濡养读书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仙岩书院便是其中之一。
  此次,瓯海区启动“仙岩书院”的重建工作,重点不仅仅是外在的一砖一瓦,更重要的是延续其内在精神。
  承前启后
  永嘉学派“主旗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属瑞安市塘下镇)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诗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永嘉学派是萌芽于北宋、形成于南宋,以倡导“经制事功”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流派。因其主要成员是温州人,故名永嘉学派。它与以朱熹为首的理学派(亦称闽学)和以陆九渊为首的心学派(亦称赣学)鼎足而立,在南宋思想领域有相当的影响。
  永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其中陈傅良是承前启后的永嘉学派“主旗手”,既传承阐发北宋永嘉之学和永嘉学派开创者郑伯熊、薛季宣的学术思想,确立永嘉学派的学术体系和主要宗旨,毕生在全国各地主要书院奔走讲学论道,使得“永嘉之学”在全国范围得到主流学者承认、产生重要影响,又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开导铺路,积蓄思想养料。
  永嘉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大讲身心性命之学立异,他们强调功利,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政策,主张农工商并重,并给工商业者以一定的自由发展机会。
  潜心屏读
  真正治学的起点
  梅雨潭文艺社社长黄卫东应邀参与到此次“仙岩书院”重建工作的前期策划中,对于仙岩、“仙岩书院”,他有着十多年研究,熟知其中的故事传说。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道贫穷,陈傅良年纪轻轻就以执教为业,在家乡一带教书授徒,为家庭糊口谋求衣食之资。以后,在永嘉城南茶院执教。这是他早年有记载的主要经历。《康熙温州府志》称:南湖“在府城茶院寺东,毛崇延陈止斋讲学”,在这个毛崇主持的学塾里,陈傅良被聘为教师。
  就在城南茶院执教后期,隆兴元年(1163年)七月,温籍著名学者薛季宣从湖北鄂州武昌县令任满归里,在温候缺。丙戌乾道二年(1166年)、丁亥乾道三年(1167年)间,常来城南茶院,遂与陈傅良结识,并热情地“间来教督之”,这为陈傅良向薛季宣请教问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薛季宣(1134年~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
  经过内心激烈斗争,陈傅良毅然结束了原来的执教科举之学,从单纯为糊口谋生而执教,转向对传统儒学的潜心研习探索。
  黄卫东表示,仙岩是陈傅良潜心屏读的初居地,也是他真正治学的起点,为以后治学奠定了基础,这才有了后来转向“随寓常州”、开始又一个新起点的重大转变。因此,在陈傅良的治学路上,仙岩屏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辞官归里
  为治学创办“仙岩书院”
  黄卫东讲述,自宋至清年间,温州创办的书院和书塾甚多,其中在瓯海境内就有“仙岩书院”、梅雨塾、吹台塾、罗山书院、心极书院、贾氏书塾、茹芝馆、华阳精舍、朱氏书院、暘湖书院、三溪书院、任氏书院等等。
  位于瓯海仙岩景区入口处的“陈傅良祠”,原称“止斋祠”或“陈文节公祠”,“陈傅良祠”的前身极可能就是“仙岩书院”。“仙岩书院”创办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是陈傅良辞官归里,与林懿仲(瑞安人,早年受业于陈傅良,后中进士)等人在仙岩原陈傅良读书处创办的。陈傅良在这里不仅培养了温州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还承前启后发展了永嘉学派。
  “仙岩书院”创办时,陈傅良亲自制订规约,授徒讲学,从游者几百人,一时闻名于世,影响极大。当时著名文人贾俨就是书院中学生。贾俨,字端老,乐清人,贾如规之后,隐居鹿岩,学识渊博,与叶适、文天祥有交往。
  绍熙二年(1191年),理学家朱熹也不辞千里迢迢前来仙岩探访,并在书院中讲学、辩解。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闽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朱熹为仙岩书院书题“溪山第一”“开天气象”“东南邹鲁”。如今,“开天气象”这块匾额还在。
  “仙岩书院”藏书极其丰富。陈傅良《迁仙岩书院于屋西怀同志》诗云:“作屋皆三楹,藏书可万家。”后书院一度迁于湗村,陈傅良的学生蔡幼学、曹叔远等也曾主持过该书院,当时颇有影响。
  永嘉学派
  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
  陈福池是陈傅良的后人之一,现是瓯海仙岩风景区一名管理员,负责“陈傅良祠”的日常管理工作。
  陈福池说,他负责“陈傅良祠”的日常管理工作已有20多年。这座“陈文节公祠”就是为了纪念陈傅良在仙岩讲学经历和文化功绩而建。这里原名“止斋祠”,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原址在梅雨潭旁“读书台”,陈傅良当年读书的地方。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重建时迁于今址,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时改为“陈傅良祠”。民国初年重建,1993年又修复了一次。在多次重修过程中,“陈傅良祠”曾一度改名为“陈文节公祠”。1997年列入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后,又改名为“陈傅良祠”。
  “陈傅良祠”,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房、正殿、东西厢房。目前,在东西厢房内分别是设置有永嘉学派展和陈傅良生平事迹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