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蒙古帝国西征,元朝简史(11幅地图)
纵观整个宋朝历史,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在和北方游牧势力进行缠斗。先是北宋和契丹辽国之间在幽云十六州征战不断,又和趁势崛起的金国联手攻辽,而最终辽和北宋皆亡于金。
宋朝被赶往江南,金军南下,"搜山检海"追杀南宋皇帝赵构,南宋虽有不忘北伐之人,奈何宋廷却愿偏安,以临安(杭州)为都,苟延残喘,甚至不惜向金称臣纳贡。
蒙古于高原崛起,金朝不敌蒙军,节节败退,都城一再南迁以避兵锋。金朝最后的皇帝在蔡州城死于宋蒙联军夹击,金朝灭亡。然而历史再次重演,等待南宋的是和北宋一样的命运。1234年,宋蒙联合灭掉金朝以后,1235年蒙古开始入侵南宋。1276年,临安府被攻破。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南宋灭亡。
钓鱼城之战
蒙军侵宋后,南宋军民誓死抵抗,给南宋又续了几十年的命。其中抵抗最坚决,最持久的非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区)莫属。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自领兵进攻四川,一路势如破竹,却不想在钓鱼城栽了大跟头。南宋合州知州王坚拒绝投降,蒙军狂攻钓鱼城,不但无法破城,连大汗蒙哥都被火炮击伤而亡。钓鱼城"钓"到"大鱼",被称为"上帝折鞭处",延缓了南宋灭亡的进程。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一直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才在守将带领下投降。
蒙古西征
其实,在蒙古攻南宋之前就早已崛起,并四处攻城略地,不过其主攻方向则是向西。成吉思汗和其子孙在1218年到1223年就已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西征,攻占中亚很多地方,一直打到波斯和印度西北部。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大军侵宋的同时,其孙子拔都1236年到124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西征,攻占斡罗斯(今俄罗斯),到达多瑙河流域。第三次西征是1253年到1258年,攻占波斯、两河流域直至地中海东岸。
忽必烈灭大理
对于蒙古大军的南侵,南宋军民抵抗激烈,蒙哥汗决定从西路迂回攻宋,兵锋直指大理国。1253年,忽必烈率军兵分三路,南下千里,全歼大理军主力,灭亡大理,完成对南宋的南北夹击之势。
元大都城
蒙哥汗在钓鱼城被炮击,伤重而亡,忽必烈在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中获胜,于1260年称帝。1267年,忽必烈发动襄阳之战。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坚守6年的重镇襄阳城落入蒙元之手,南宋大势已去,被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元朝和四大汗国
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强势对外扩张下,蒙古帝国疆域变得极其辽阔,以和林为中心,横跨欧亚大陆。为控制这些地区,成吉思汗将其分分封给几个儿子,形成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奉元朝为宗主,不过成吉思汗去世后,几大汗国之间开始离心,元朝难以控制,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逐渐脱离控制独立发展,而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因距离较近,仍在元朝掌控之中。1309年,元廷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后来陷入内部动荡,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察合台汗国却被帖木儿帝国取代,帖木儿帝国曾盛极一时,横扫中亚与西亚,最终被乌兹别克人灭亡。东察合台汗国清初被准格尔汗国灭亡,准格尔汗国又被清朝灭亡。
元朝行省制
元朝入主中原后,在都城附近设中书省,称为腹里。为削弱地方加强朝廷统治,利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将全国其他地区划分为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一直沿用至今。
元末农民起义
元朝后期,朝政腐败加上天灾频发,民不聊生。自1351年起,在刘福通等人号召下,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终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如陈友谅、徐寿辉、张士诚、朱元璋等。
元朝灭亡
元末群雄逐鹿中,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
元廷退往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北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