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郭嘉传——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这是《真.三国志》第 48篇文章

今天来说 郭嘉


之前写的短文(郭嘉):郭嘉——明公,某郭奉孝今生死而无憾


郭嘉,字奉孝,出生在今河南登封一带,当时叫颍川,那个地方可谓是人才辈出,曹魏集团很多谋士都出自那,比如钟氏,有钟繇,钟会;还有陈氏,陈群;还有著名的荀氏,叔叔荀彧,侄子荀攸,都是相当有名的天下名士。

据说郭嘉还有一个同族的名士,叫郭图,是袁绍集团的一个谋士。

郭嘉从小就天资聪慧,二十岁的时候就敏锐地感觉到天下要发生聚变了,因此跟诸葛亮一样,去隐居了,因此在当时,郭嘉还没什么名气。

正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郭嘉不会甘心当一个无名之辈,于是在隐居一年后,在郭嘉21岁那年,他出山了。

出山之后,先是去了袁绍那,投了简历,没多久就辞职了,工资也没拿,走的时候跟袁绍底下的几个谋士说了一番话,大致内容就是:竖子不足为谋。

当时袁绍的势力可是如日中天啊,相当于今天五百强里面都能进前几的,但是郭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根据日后袁绍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来郭嘉是有慧眼的。

辞职之后,郭嘉就闲赋在家,整整六年,后来曹操阵营的一个颇受曹操看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非常心痛。

曹操不仅喜欢人妻,还喜欢人才。这时候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就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意思就是这人是我河南老乡,同村的,从小光屁股长大的,这人不错,可以担当大任。

曹操想,是驴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啊,就提出跟郭嘉见面谈谈,也可以说是面试,董事长亲自面试。

荀彧就给郭嘉发微信:来我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郭嘉想了想,既然荀彧这么推举自己,不妨去曹操那看看吧。于是又出山了,跟曹操谈了几个小时后,曹操惊呼:能够成就孤的霸业的,必是此人呐郭嘉也非常高兴,对曹操也很肯定,于是就在曹操公司发展了。

曹操是非常爱惜人才的,因此也很厚爱郭嘉。郭嘉在曹操那里也是如鱼得水。

谋士分为很多种,一种是献策,碰到这种情况主公该怎么打,怎么出兵,怎么布阵,这是一种。而郭嘉是比较特别的,他擅长的就是识人心,根据对手的性格情况来判断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资深心理学家。

在刘备被吕布揍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刘备来到了曹操身边,这时,程昱提出要杀了刘备,以防后患,而郭嘉则冷冷一笑:若杀了刘备,岂不寒了天下人的心?

曹操听了之后感觉很有道理,于是没有杀刘备,但郭嘉提出既不杀刘备,也不放刘备,而是要软禁刘备,不知什么原因,曹操没有听进去。

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是处于劣势的,就非常担心江东的孙策袭击许都,万一许都被孙策袭击了,那么曹操后方就不稳了,当时人心涣散,老实说连曹操都没有多大的把握一定能干掉袁绍。曹操底下的很多人,也开始跟袁绍秘密来往。

早在官渡之战一开始,郭嘉就站出来,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列举出了曹操有十个胜利的理由,同时又列举出了十个袁绍失败的理由,这样子士气一下就提高了,军心一下就稳住了。可以说,郭嘉在官渡之战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后来又跟曹操说:相信我,孙策不会来打许都,许都无忧矣。孙策这人,以我对他的了解,个人战斗力是很强的,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小霸王”,但是这人总是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把老子怎么样”的这种姿态,容易结仇家。而且孙策,性格又不喜欢身边有太多人跟随,因此他必死于小人之手。

果然,孙策后来死于许贡门客的手下,打猎的时候跟大部队脱轨了,几个刺客放了一冷箭,上去跟孙策PK,后来大部队来了,刺客被杀了,孙策也身负重伤,最后不治而亡。

我小时候看到这,每每赞叹于郭嘉的这种先知,太厉害了,太聪明了,真的是天才啊。后来又看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我就更是对郭嘉崇拜至极。

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兵败,很快就死了,曹操就追着袁绍的两个宝贝儿子打,袁尚和袁谭。这时候郭嘉又站出来建议曹操退兵:放他们去,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追击,他们就会联合起来,一心对抗我们,我们就算赢了,损失也很大。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必定自相残杀。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班师回朝,结果到家里刚坐下,屁股还没坐热,袁尚和袁谭两个人就打起来了,曹操于是得了渔翁之利,袁绍两儿子一个死了一个逃了。

袁绍总共有三儿子,死了一个,现在还剩袁熙和袁尚,后来一起逃到了乌桓,也就是少数民族的首领那边,袁绍生前对乌桓特别好,乌桓也非常感激,因此两儿子来我这政治避难,就保护了起来。

这个时候刘备在刘表那边,曹操现在一方是乌桓,比较远,一方是刘表,比较近,曹操平日爱读兵书,因此是知道“远交近攻”的。乌桓那边暂时可以不用管,而且曹操在之前已经跟刘备“煮酒论英雄”过了,刘备在曹操眼中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万一我去打乌桓了,刘备在背后来一刀子,我会很痛哒。

这时候郭嘉又站出来了,说:主公,现在应该去打乌桓,收拾那两个逆贼,胡人那边因为比较远,所以料定你不会来打他,因此防备就疏松,如果现在去打他个措手不及,估计能一举踹了他的老窝。况且,袁绍生前对他们有恩,他们肯定会援助他的儿子,这个时候如果你去南征打刘表,他们就会在背后捅刀子,到时候明公就会很难受啊。最重要的是,您就放心南征吧,就算许都空虚,刘表也不会来打你,刘表这人优柔寡断,后知后觉,不是雄才大略的主,只想当一个太平人。

曹操采纳,率军出征,结果一举灭了乌桓,袁绍那两个宝贝儿子又逃了,逃到了公孙康那边。曹操这次出征,刘表果然暗中不动,虽然刘备在刘表耳边一直鼓动:好机会,揍他丫的。刘表却不以为然,摸摸刘备的头说:行啦,宝贝,别闹了,咱就踏踏实实过日子吧。

俩宝贝儿子逃到了公孙康那,曹操手下的人就鼓动曹操:我听说两千年后,有一句诗叫,宜将胜勇追穷寇。所以追击吧,现在我军士气正旺,捎带手灭了公孙。

由于此次征乌桓,路途遥远,郭嘉也随军出征。本来郭嘉身体就不怎么好,老咳嗽,曹操在出征前就建议郭嘉在许都好好养病,就别跟过来了,郭嘉不听,跟着曹操一起出征了,在行军路上,他就病逝了。享年38岁。

病逝前,郭嘉跟曹操说:别去追那两傻蛋,现在追击,公孙康跟两傻蛋就会联合起来一致对付我们,如果放着他们不管,他们就会内讧,咳咳。

这就是“奉孝遗计定辽东”,果然如郭嘉所言,不久之后,公孙康将两个人头送到了曹操面前。

郭嘉去世后,曹操非常心痛。本来曹操是想把郭嘉作为托孤重臣的,跟诸葛亮差不多。因为郭嘉的英年早逝,曹操仿佛失去了左膀右臂。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回到都城中,就放声大哭:要是郭奉孝在,我怎么可能会有今天啊。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郭嘉如果在,就能反败为胜,起死回生。而是郭嘉肯定不会让曹操去打这场赤壁之战,那么在开战之前,别人有没有向曹操提议呢?有,而且不止一个,但是曹操都听不进去。赤壁之战前,曹操一直在胜利,败袁绍擒吕布,降刘表(刘琮)征张绣,一直在上升,一个人处于上升的时候就难免会目中无人,自大。

如果奉孝在,曹操这时候真的能听进去吗?很不好说,但是,曹操肯定会慎重考虑郭嘉意见的。

曹操这么多疑的人,对郭嘉言听计从,而且郭嘉对于人心的掌握又是那么的高明,很难想象曹操会容忍身边有这样一个腹黑。郭嘉幸好早逝了,否则可能以后就会惨遭曹操毒手,跟荀彧的下场一样。

天纵英才吧,在整个三国,人才辈出的年代,郭嘉只活了一小段时间,但是这一段时间内,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郭嘉一直是体弱的,关于郭嘉的一些八卦,有人说郭嘉好色,经常沉迷于女色,所以才导致体弱,肾虚嘛。但是这也不是什么诟病,毕竟男人嘛。

还有一个就是,曹操的另外一个谋士——陈群,经常数落郭嘉,向曹操打小报告,说郭嘉生活作风不好,不检点,有陋习,曹操往往都是一笑而过,其实我觉得曹操心里是在想:跟我学的嘛!

网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郭嘉是一个燃烧自己的人,他放荡,他不拘于形式,有点先进的自由主义风格,这跟之后的嵇康,阮籍等人很相似。

突然发现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好像自己对于郭嘉有很多的话要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三国志》说郭嘉“负俗之讥”,意思就是,这人超脱世俗,不拘小节,举止轻浮,不遵守世俗的规定,不符合儒家的行为规范。

这点,可以说郭嘉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吧,性情中人,哎,别说,还真蛮符合魏晋之风的。

郭嘉,字奉孝,对了,以后你们要是看到郭嘉,别“郭嘉,郭嘉”的叫,应该叫“奉孝,奉孝”,以前古人叫人不叫名的,叫字,除非自己的父母,皇帝才可以直呼其名,一般就算感情再好,也是叫字的,你要是这么叫他的名,小心他抽你:你谁啊你?!


The end!

下期人物:毛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