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无限——《锦瑟》教学设计
一、示“疑”
■学生质疑,归纳总结(P2)
1、本诗与“锦瑟”有关吗?
2、四个典故意味着什么?
3、本诗的主旨为何?
二、释“疑”
■探讨“锦瑟无端”与本诗的关系(P3)(朗读一)
1、为何是“锦瑟”而非其他乐器?
瑟,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琴与瑟。“琴”体积较“瑟”为小,音量较小,弦也较少,用于当着客人的面演奏。“瑟”体积大空腔大故音量大,弦多则音色变化多,用于帷幕后面隐匿处作为背景音乐的演奏。
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絮乱,怅惘而难言。
参考:锦瑟的繁复与思绪之烦乱相称,也可理解为起兴句,也可以理解诗中所感皆由锦瑟之音引发。相较而言,锦瑟之特点与诗人之心绪更为相称,更适合作为诗人心绪的托载。
2、“无端”该怎样理解?(P4)
诗人常用“无端”,如:
欧阳修《玉楼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陈师道《绝句》:无端一棹归舟疾,惊起鸳鸯相背飞
赵长卿《阮郎归 客中见梅》: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
可见,“无端”乃诗人之“痴语”,莫名其妙地嗔怪,却蕴藉了内心的情感。
3、 仿写首联
仿写有一定难度,但仿写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形式之妙。
示例1:暖风无端吹青楼,一寸一分卷离愁。
示例2:羌笛无端怨杨柳,春风也渡玉门关。
三、析“典”
■怎样理解四个典故及用典之妙(P5)(朗读二)
1、小组讨论,四个典故能否调换顺序?
情感层深,不可调换。
庄:常思美好(紧承上句“思华年”) 望:无处寄托
鲛:孕泪成珠(“泪”与“春心”可衔接) 玉:可望难及
庄周梦蝶:美好的情境——以迷梦喻美好
望帝春心:难言的苦楚——以冤禽抒悲怀
鲛人泣珠:泣泪孕珍珠——以异景写清怨
美玉生烟:可望而不及——以玉烟寓怅惘
2、用典的妙处
表意婉转,语辞工丽,含蓄丰富,典故的运用更好地诠释了此情包含的美好、悲怀、清怨、怅惘等复杂如“锦瑟”的情怀。
四、探“旨”
1、简介作者(P6)(朗读三)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特色。其中一部分表现他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代表作为《夜雨寄北》。结婚不到12年,李商隐的妻子就死了。他的悼亡追忆之作,如《正月崇让宅》、《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血泪写成,令人不忍卒读。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其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2、探讨主题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无论哪一种,都言之成理,无论哪一种,都不影响本诗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绵绵的怅惘,这便是李商隐的《锦瑟》构筑的朦胧而丰富的诗境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每当人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常常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也就够了!
追忆似水年华,有对身世的自我伤感,有对爱情的美好回味,有对亡妻的无限缅怀,有对才华不得施展的幽怨。
五、启“思”
《锦瑟》给人的思考:其一,诗无达诂,言之成理即可;其二,言之成理,也要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