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的“女神寝室”:四人集体保研名校,颜值在线、气质出众
文|晨读六点半
在大学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叫作“学霸扎堆效应”。
这不是什么学术名词,只是单纯地从字面意思上,去阐述学霸往往都集中在一个寝室的现象。
这事说起来也邪了门你了,因为当年入校的时候,大伙都是一个分数线考进来的,水平都差不多,可为什么时间越久,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具体的原因一会再聊,我们不妨先用一个“极致”的例子,去了解下学霸寝室的天花板究竟在哪。
中南大学“女神寝室”走红,集体保研名校
在中南大学,有一个“神仙寝室”。
这里的四位女大学生不仅颜值在线、气质出众,而且成绩还特别好,获奖也特别多。
四年下来,即便是不算奖学金这种“基本操作”,光是各类竞赛和活动的奖项也拿下来了60多个。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基本上她们在校的每一个月,就要拿下将近两个奖。
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无所不能,工农商学兵样样精通。
然而光是学习和活动上的突出还不算完,这个被称为“女神寝室”里的思维同学,在大学毕业的前夕,还“集体”被保研到了四所不同的名校。
一时间,“女神宿舍”的“女神仙”们变得热度高企。
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是四人中樊逸璇的下一站。
而她在寝室里,也是其他三人的标杆。
樊逸璇的最大特点,并不是自己“超纲”的英语水平,也不是鹤立鸡群的数学能力,而是自律。
她的自律,为整个宿舍的大学生活定下了基调,不仅时刻约束着自己,也带动着其他三人。
和樊逸璇同样对自己有着严谨规划的,是项晓晔。
缜密的思维、详细的计划、严格的执行,是她对自己的标准。
在这样的标准下,时间的利用率几乎是可以达到极致的,而她也会在其他几人的时间观念出现混乱时,及时给予必要的提醒。
最终,在学科水平和竞赛能力上的突出表现,让她被保研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专业。
如果说一个宿舍里的几位同学,全都像是在“修行”,那么这样的大学生活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学习的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性格开朗活泼的孙萌,就成了宿舍里的“情绪调节剂”。
当室友情绪低落,状态低迷的时候,她阳光向上的调侃,总会让人身心愉悦,茅塞顿开。
而她自己在数学特长的加持下,被保送到了中山大学的生物统计学专业。
“女神宿舍”里的最后一位“女神仙”,叫赵博雅。
作为寝室里最心细的人,无论在竞赛中还是在生活中,她都能以极低的错误率,为大家查缺补漏。
这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但相比于标杆可以提升大家的上限来说,赵博雅就是在用补缺来提升大家的下限。
经过了四年的努力,各类荣誉加身的她,也被保研到本校,即将学习经济统计学。
学霸为何会扎堆
当我们在提到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学校和老师的水平怎么样。
这当然很重要,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你的室友怎么样”。
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和学习挨不上什么边儿,但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学霸都似乎都像是中南大学的“女神宿舍”一样,是扎堆在一个寝室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实很难,因为相比于向优秀的人靠拢来说,被不那么优秀的人带偏才是常态。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生活上习惯上,我们是不是比在家里时要差;在学习劲头上,是不是也不如高中时努力?
这其中当然有大学里管理相对宽松的原因存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难以发现别人的优点,找不到自己的标杆。
这实际上是有客观因素存在的,因为大学不像高中,大伙的入校成绩基本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所以我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会做,别人考不到的分,也别来难为我。
这种缺乏比较的环境,原本不如高中时学霸的“支配”来得具体,所以久而久之,大伙都会逐渐失去比较的劲头,失去努力的动力。
但是讲到这可能会有人想说,大学里也有学霸,为什么不能向学霸看齐?
因为如果学霸不和你生活在一起,很难时刻对人起到督促的作用,更难以以平和的心态去完全发现他们的优点。
尤其是当看到自己寝室里还不如自己的室友时,那种“我又感觉我行了”的错觉,就会油然而生,而继续刷新下限,就依然是大学生活里的常态。
写在最后
其实和中南大学“女神寝室”相似的案例,这些年还有不少。
在西安交大、东华大学、西南交大等院校,都出现过全寝室集体保研的壮观场面。
总得看下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首先足够自律,并且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秀,学习别人的优点。
或许这,才是大学生活里,一门不计入学分,也不单独考核的必修课。
(顺便吐槽一句我的大学室友:看看人家的室友,你们欠我一个保研资格!狗头保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