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失眠?其实睡眠可以实现自由“掌控”
受“自控镇痛”启发而研发出的“自控睡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模式睡眠,既能让失眠患者想睡就睡,又不会引起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对于顽固失眠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和手段。
睡眠是人类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各项针对睡眠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地告诉我们,睡眠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失眠不仅痛苦而且危险
失眠是在适合睡眠的环境下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或者早上醒得太早,而且必须有因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不足而导致的次日疲劳、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和易怒等社会功能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偶然失眠不能诊断为失眠。此外,如果睡眠时间不足,但醒后日间脑功能不受影响,也不能算失眠。如果每周失眠2~3次,连续1个月以上且伴有日间社会功能障碍,则需要警惕。如果上述情况持续3个月不缓解,失眠的诊断肯定就成立了。
效率低下和出错是失眠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失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可因从事职业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最危险的是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失眠者,诱发灾难性事故的概率大幅升高。有资料显示,曾经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睡眠不足有关系。
传统疗法差强人意
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替代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电休克疗法、经颅直流电疗法等。物理疗法种类很多,副作用小是其突出优点,然而疗效个体差异较大。研究较多且比较热门的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但尚未在全世界专家中形成共识,因而也没有列入指南推荐。替代疗法包括针刺、气功和瑜伽等。
睡眠药物主要是以安定为代表的苯二氮䓬类。近年来,有些医院也将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用于失眠的治疗。药物疗法迄今是最普遍的失眠治疗手段。但长时间药物治疗或用药方法不当时,容易造成药物依赖和成瘾。此外,也有研究显示,安眠类药物有引发摔倒、痴呆和肿瘤的风险。因此药物治疗失眠应尽量控制不超过两周,最多不超过四周。
认知行为疗法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睡眠领域唯一推荐的失眠治疗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矫正人与床的关系来治疗失眠,简而言之就是床仅用于睡觉和性活动,除此之外的所有活动都不应在床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在医生和患者面对面时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实施。一般认为,认知行为疗法对50%的失眠病人有效。
“自控镇痛”带来的启发
自控睡眠方法的构思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在疼痛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进步,那就是病人自控镇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原理,实现病人“自我控制、分时分次、立竿见影”的镇痛疗效。我们使用这种革命性技术卓有成效地控制了心脏外科病人的术后疼痛,但同时发现手术引发的术前恐惧和失眠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考虑通过病人自控抗焦虑来缓解术前紧张。尽管当时这种设计因为缺少能够诱导出自然睡眠的药物而未能实现,但它使我们得到启发:可以尝试让患者自己控制自己的睡眠。
近些年,随着自然睡眠诱导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病人自控给药技术的日臻完善,“病人自控睡眠”终于得以实现。我们经过6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的全新概念,这是我国麻醉学界对国际睡眠医学的原创性贡献。
“病人自控睡眠”是借助自控给药装置和药物,当失眠病人想睡觉的时候,自己按压机关就可以把适量的药物注入体内,从而诱导出自然睡眠或生理睡眠的一种方法,给人以“想睡就睡”的体验。
“病人自控睡眠”的第一个显著优点是将药物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既能让病人入睡,又不会引起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第二个优点是“病人自控睡眠”可以诱导出自然睡眠,让病人大脑恢复适当比例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并恢复每个晚上约5个周期的睡眠节律。快动眼睡眠也就是做梦期,与深睡眠一起构成核心睡眠,核心睡眠是睡眠质量的关键。
“病人自控睡眠”一开始主要疗效体现在纠正异常的睡眠节律,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的睡眠结构调控,我们发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共病逐渐消失,因失眠损伤的脑神经结构也得以修复。
多模式睡眠可提升疗效
约50%的失眠病人单靠自控睡眠技术并不能达到治愈失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多模式睡眠便应运而生。
所谓多模式睡眠,就是利用多学科和多种手段,根据失眠病人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治疗涉及麻醉科、疼痛科、精神心理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等科室,治疗方法除了“病人自控睡眠”,还有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行为疗法等。临床实践表明,以“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顽固性失眠病人的治愈率。
多模式睡眠主要适用于药物依赖型慢性顽固性失眠。失眠病人发病初期主要表现在睡眠节律紊乱,属于功能性改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引起脑神经细胞的损伤。这也是慢性失眠难以治愈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是通过长时间反复纠正紊乱的睡眠节律,逐渐达到修复脑细胞、治愈失眠的目的。因此,这种疗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从病因入手治疗失眠。
当然,“自控睡眠”尚不完美。例如需要较长时间开通静脉通路,不仅给病人带来不便,而且存在感染风险。未来我们设想通过可编程密闭式鞘内给药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大幅降低药物用量。另外,目前“病人自控睡眠”装置的工作参数尚需人工滴定和调节,未来期待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其替代。
为助力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医视野”栏目将聚焦医学各领域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打造高端医者智库,撷取创新亮点,凝练发展思路,提升治理能力。
策划:方彤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 安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