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谢伯花10万元买个仿清代笔筒,竹片加水泥制成?还说不后悔
前几天,我写的文章《梅县老人花10万元买个“烂笔筒”,还以为捡到了宝,结果如何?》发表以后,百度的阅读量超过了12万,头条的阅读量也达到7.5万以上,大家的反响十分热烈。细心的读者发现,笔筒底部刻的“清西冷八家,觅凤年竹段,道光年杨记”的印章明显有问题。西泠八家是指清代杭州西泠的篆刻流派,是后人的叫法,清朝道光年间并没有 “西泠八家”的叫法,况且印章中的“西泠”被刻成“西冷”,所以谢伯这个笔筒是后人仿冒无疑。还有读者说,这个笔筒外观看起来之所以酷似烂竹片拼成的,是因为笔筒是用竹片围成一圈后,在里面涂上一层水泥浆制成的。我将读者的留言反馈给谢伯,谢伯知道他的笔筒是高仿品后,还说买这个笔筒他不后悔。那笔筒到底是不是竹片涂水泥浆做成的呢?
为了搞清楚谢伯的笔筒是不是竹片里面涂上水泥浆制成的?是不是谢伯老眼昏花看走眼了,明知买到假货却碍于面子嘴硬说不后悔?为了对读者负责,我再次去谢伯家里,认真端详这个仿清代笔筒,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拍笔筒的特写,放大后认真研究笔筒的细节情况,试图从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笔筒外观像竹片,莫非是竹片里面涂一层水泥浆做成的?
从读者的留言中不难看出,谢伯的笔筒的竹纤维、竹片裂纹的粗细过渡以及裂纹的深浅变化、虫洞以及笔筒顶部竹筒锯开后露出的天然维管束管口等都做得惟妙惟肖,所以很多人对笔筒与竹片的相似度之高表示惊讶和敬佩,甚至有人怀疑笔筒是用锯好的烂竹片围成一圈后,在里面涂上一层水泥浆做成的。有这种疑问很正常,因为我们没有见过这么形象逼真的紫砂陶器,所以很难相信有人能做出这么逼真的紫砂陶器来。
看了读者的留言后,我心里也直打鼓,担心上次看走眼了。因为上次国庆节我主要是去拍谢伯的御制《康熙字典》,从《康熙字典》开封到拍完共花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还拍了谢伯收藏的瓷器和银器,最后谢伯才拿出这个笔筒,因为谢伯赶着要去聚会,当时我匆匆忙忙胡乱拍了几张照片便回家了,来不及仔细看这个笔筒。
为了防止上当,也为了对读者负责,看到读者留言质疑的当晚我就打电话约了谢伯,第二天便去重拍烂竹片笔筒,顺便还拍了高岭土笔筒和唐三彩陶俑等。
10月19日,我去谢伯家重拍笔筒,前后左右上下和斜放各种角度我都拍了,笔筒的细节已经全部展现出来,大家可以仔细瞧瞧,这笔筒到底是不是烂竹片里面涂水泥浆做成的。
竹片有它天然的弹性和韧性,而紫砂做的笔筒则比较坚硬,缺乏韧性和弹性;经过细节放大以后,我们可以看出笔筒有些地方与天然的竹片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笔筒的外侧面放大后,紫砂的颗粒感显露出来,这是天然竹片所没有的。所以 “笔筒是在竹片里面涂水泥浆做成的”这种怀疑是多余的,完全可以排除。
底款画蛇添足,暴露了笔筒是仿制品,或后人假借前人的名誉而作
紫砂笔筒的底部中央有一枚方形的阳刻楷书印章,上面刻着“清西冷八家,觅凤年竹段,道光年杨记”15个字,字体工整秀丽。西泠八家是指清代以杭州西泠为中心的篆刻流派,由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八位篆刻家组成。据某些读者反映,西泠八家是后人对他们的称谓,当年还没有西泠八家的说法。杨凤年,是历来公认清代最有名望的制壶女艺人,杨彭年之妹。谢伯这个紫砂笔筒底部“西泠八家”的“泠”刻成了“冷”,暴露了这个笔筒应该不是清朝道光年间杨凤年的作品,而是后人的仿制品。
笔筒是水泥模具倒出来的,底款为电脑体?
有读者留言说,“笔筒是水泥模具倒出来的,卖10元差不多,底款电脑体,西泠都写成西冷了”。
先说底款的字体,楷书是没有争议的啦。大家先看看下图,下图的上半部分是用电脑打出来的楷书繁体字,下半部分是笔筒的底款,两者的字确实十分相似。大家不妨认真对照一下,看看两者有哪些差别?相信细心的读者自然会明白笔筒底部的字到底是不是电脑打出来的。
笔筒是不是水泥模具倒出来的呢?
请大家从笔筒的各个角度再认真看看,留意一下笔筒的竹片裂纹的粗细过渡以及裂纹的深浅变化,再看看笔筒顶部和底部竹筒锯开后露出的天然维管束的管口等,这些细节是水泥倒模所能做出来的吗?
我想大家若能认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看看笔筒各部分的细节,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我说得再多还不如几张照片。
综上所述,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谢伯收藏的紫砂竹段笔筒是后人假借清朝嘉庆年间著名的制壶女艺人杨凤年的名誉制作的。笔筒到底是出自何年何人之手恐怕难于考证了,但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笔筒的制作工艺之高世间少有。所以笔筒虽假,但它的收藏价值还是不容置疑的。就好像以前新闻报道福建某地生产的假冒耐克鞋,质量比耐克原厂生产的鞋还要好还要耐穿一样,难怪谢伯知道紫砂笔筒是后人的高仿品后也没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