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遇上了大数据,是良药还是毒药?

互联网+、处女座、油漆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些与电影有什么关系?在上海电影节高峰论坛,《IT时报》记者带来了传统影视与互联网影业大佬们对“互联网+电影”的各自终极观点。

网友逼我们换了女主角

张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CEO)

中国电影还在逐渐适应市场化的需求,但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张强从几年前开始就放弃了主观判断而通过大数据进行决策。根据网络点击量、畅销数据等分析,让阿里影业尝到不少甜头,《小时代》《致青春》《狼图腾》无一例外均获得了成功。

一天,网友在微博上对张强说,“你们去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成电影吧。”当时张强并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于是他在微博中写道,“有人给我们建议拍这个电影,你们大家看有意思吗?”令张强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他的微博天天被刷屏,被网民追问。再后来,阿里便决定拍这个电影。

小说怎么改编?演员怎么选?阿里一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开了一个小会,把主要演员给定下了。但事实上,“我们的初期选角和网民期待的演员差距非常大,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我们发现民意太强大了,所以最后选择顺应民意。”张强说道,在艰难抉择之后,阿里影业宣布女主角由刘亦菲扮演,结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话题登上了微博热门话题榜首。

电影的精神是直觉,不是硬梆梆的数据

王长田(光线传媒董事长)

互联网放大效应特别强,大数据似乎被“夸大”了,这是王长田对互联网+电影的定调。在他看来,直觉、智慧、判断力是电影的精神,而不是硬梆梆的数据。

“作为专业的电影公司来说,所有的数据都在日常关注的范围之内,比如我每天要看十几个跟电影有关的网站,我的数据来自所有的网站,而非哪个网站分析得更好。”

综合考虑过不同维度之后,王长田有时会得出与大数据向左的结论。

“大数据可能会说,处女座的新晋导演更可能成功。”王长田觉得这样的大数据有些荒唐,“所以不要夸大大数据的力量,它只是一种手段,电影行业不该全面向互联网微笑。”

现阶段做不到纯线上发行

叶宁(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爱奇艺上线706部电影,其中388部来自院线,剩下300多部电影中有70%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在院线上映而只能通过互联网来播放的电影。看起来,互联网正成为新的“虚拟院线”。

对此,叶宁认为,现阶段尚无法实现所谓互联网院线发行,“逻辑其实很简单,现在影院发行成本很高,如果做影片投资,单纯线上发行盈利大过线下盈利,为什么不单纯线上发行呢?”因为,当前发行方70%~80%的收入都来自票房,即使拥有广泛网民基础的《万万没想到》和《屌丝男士》制作大电影,依旧选择院线发行。

如果线上发行的的收益不远远大于票房收入,将很难改变现状。

连油漆工都必须从好莱坞引进

张昭(乐视影业CEO)

2017年,WTO电影保护期结束,这将意味着,以前有配额制保护的国产片将遭受着来自好莱坞更大的冲击。“不要说这是狼来了,我们应该要融入全球化格局。”张昭认为在互联网+电影时代,应该关注的是国际竞争。目前,张昭正“用互联网方式来做电影”,但问题是,“融合两个产业,人才何在?”

张昭刚参加了韩国的首尔论坛。“韩国的互联网产业很发达,韩国的电影产业化也不错,但是韩国目前并没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张昭说道,韩国看问题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国内的产业升级,而是用物联网的观点来重新寻找未来十年韩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定位和力量。

“面临国际竞争,我国产业的基础薄弱到可怕的地步。我们最近在做电影项目《长城》,昨天晚上全球最大的担保公司老板找我,说连油漆工也必须要从好莱坞进,因为美术是美国人,在中国根本找不到专业翻译,油漆工不懂得英语,连油漆的‘恢度’和‘干度’都翻译不出来。”

张昭感叹道,中国电影现在是繁花似锦,开了门以后会不会变成残花败柳?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需要的是人的情怀

刘春宁(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

“讨论互联网+电影,我们进入了误区,觉得互联网行业好像要颠覆电影业,互联网干什么都跟传统行业是对立的,但实际上,这些观点是错的。”

刘春宁认为,互联网进入电影业常态,就像水一样,它的作用只能是帮助电影行业提升效率,“让作品的传播渠道更加便捷,让更多人更容易走进电影院,没有时间进电影院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体验。”

但是互联网不能改变电影的本质。即使互联网公司有庞大的基础实力,庞大的用户群,但是今天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片子的质量、人才架构、科技技术与好莱坞相比落后多少?不好说。”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是电影本身,需要人的情怀和人的艺术,而这些互联网无法替代。

■IT时报 戚夜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