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岩学舍(45期)赵宗恩回忆录(一)
赵金昭整理
(2016年4月3日)
赵宗恩近照
目 录
一、困苦的童年少年
二、人生一大转折点
三、三门峡工人转正
四、陆浑水库当会计
五、八盘峡任党支书
六、龙羊峡工作十四年
七、退休还乡度晚年
八、钻研精神伴一生
1、试制土暖气
2、院内种蔬菜、果树和养殖
3、嫁接香橼树
4、为爱人治病捕麻雀
5、研究保健知识
九、结束语
侄子赵金昭几年来多次催促,让我写写回忆录。年过八旬的我,本来文化程度就不行,再加上年纪老,脑子不够用,多年又没提过笔,写点东西实在太困难。我和金昭这个侄儿,历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我心中位置最高。真情所逼,我只好写一下我的经历。
一、困苦的童年少年
我于农历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生在河南省孟津县小浪底镇(原北马屯乡)西相留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解放前,全家九口人,父亲叫赵西庆,小名赵狗,母亲叫卢晨。姊妹七人,我排行老五,上有三个姐姐赵娈、赵润、赵英,一个哥哥赵宗汉,下有两个弟弟赵宗根、赵宗甫。种着五亩地,以种粮为主,还种些蔬菜和烟叶。同时,父亲还开着一个车马店,日子也将就着过。谁知父亲染上了抽大烟的习惯,家里的微薄收入,多半被他一人消费掉,家境十分困难。三个姐姐都没念过书;我们兄弟四个,哥哥赵宗汉高小毕业;我11岁上小学,上到小学四年级,家庭困难,就失学了。全家为了生存,拼命地忙碌着。姐姐们种菜浇地,纺花织布;哥哥高小毕业后,务农、在人家油坊打工、又到陕西学打铁,他学得一手好手艺,终生以此谋生,以后落户陕西。十来岁的我,夏天穿个小裤头,天天跟着父亲管理烟田。我们家幸运的是,有个好母亲。她从小被裹脚布缠成小脚,这是封建礼教形成的陋俗,是旧社会对中国妇女的摧残。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善良、贤惠、知理,默默无闻地支撑着这个家。有时父亲大烟瘾一发,象疯了似的,骂人甚至打人,她都很冷静,不声不响地处理好这些事。我们姊妹七个,在母亲的呵护和关怀下成长起来。我母亲是个很有孝心的人。从我记事起,我爷已经70多岁。母亲早上总是拌白面疙瘩汤让爷爷喝。当时谁家老人每天早上能喝上一碗白面疙瘩汤,就是最高的待遇,也是最好的营养,一般人是吃不到的。我母亲就是这样一直把我爷伺候到年过八旬,直至送终,母亲和家里人都没有一点怨言。好人就有好报。母亲继承和发扬了我们这个家族的传统美德,精心孝敬老人,一举一动影响着全家每一个人,敬老爱老的家风越来越浓。我老迈的父亲,从得病到病故,接着母亲又病卧在床,都受到了全家人的精心照顾和爱戴,在全家人痛心和落泪中安然离去。
二、人生一大转折点
解放后,我家分了地,共产党多次禁烟,父亲抽大烟的毛病戒掉了,致贫的根子解决了。姐姐们也先后出嫁。1952年,我也赴陕西随哥哥学打铁手艺。1954年,因公私合营,哥哥留在了厂里,我又回到了老家,跟着父亲种菜种烟。父亲还经营一个车马店,收入不算多,全家生活过的还算不错。1955年,我21岁,经人介绍,与雅沟村的张翠芳结了婚。这时农村已搞联社。我虽然只上过小学四年级,但是,我的悟性还行,那时有文化的人少,联社领导看中了我,经过三个月的会计培训,我当上了联社会计,算盘打起来,噼里啪啦的,好多人都夸我算盘打得快。1958年,农村土地集中管理,县委到我村前凹地搞试验田,联社领导又让我到这里当队长。这年,全国搞大跃进,成立了人民公社,我又被抽到公社搞统计工作,每月工资22元。农村搞大跃进,男劳力去搞钢铁,女的集体干活,造成庄稼荒芜,粮食减产,吃饭成了突出问题。这时我已有三个孩子啦,爱人经常说:“你干统计有啥意思,二十几块钱,家里真是顾不住,还是出去找个好一点的事干吧!”出去干什么?往哪里去?心里没底。有一天,我嫂子娘家的弟弟李勇,从三门峡回来,来我家做客,我们谈起这事,他说,他们的单位是水电学校,要筹备一个实习工厂,准备招人,你想去,我给你介绍。我说可以。通过他的介绍,1960年,我到三门峡水电学校参加了工作。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大的转折点。我从小在贫寒家庭中生活,十几岁开始不怕脏不怕累地劳动,成人后,又在农村有多种工作的磨练,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一切都成了沉淀在我身上的财富,给我以后干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三门峡工人转正
刚进城,有一种新鲜感,满足感,工作起来,也劲头十足。当时,三门峡水电学校学生有两千余人,正筹备搞一百多人的实习工厂。我到那里时,有十几个人,各科室都已形成,三部汽车,十几台机械。我们这些人,每天是看看场子,有时也帮行政上干点事。行政处有个处长叫刘衍庆,是长征干部,说话挺和气,有时还叫我们几个到他家吃点什么的。他爱人王玉环,也是长征干部。我们相处时什么都说。当时正是困难时期,粮食非常紧张,有人议论说,食堂账目有问题,学生意见很大。有一天,我们几个又在一块谈起这事,处长很为难,想找个懂账的人,查查食堂账才好。我们的组长陈建国说,咱们小赵(指我)字写得挺好,懂不懂帐?处长也扭过头来看着我。我说我在农村搞过会计工作。当时处长很高兴,我就接过了这个任务。搞了几天,我弄清楚是食堂会计陈文珍业务不熟,账搞得很乱。我帮助整了一下,张榜公布,学生意见很快消除了,陈文珍也很高兴。这下我可出了名,不少人知道水电学校实习工厂有个姓赵的精通会计财务。从此以后,行政科几个从学校分来的新会计,账有问题,也来找我帮忙。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很大,得到了领导的好评,进单位时说的是一年转正,现在刚七个月,人事科就拿表来让我填,让提前转正,工资由原来的28元增加到39元。
1962年,国家形势又有变化。三门峡属新的城市,各方面发展势头很好。当时风言风语说,三门峡也和全国一样,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要下马,但水电学校属于保留单位。不到一个月时间,又有文件说,水电学校也要下马,并说1958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一律下岗。我是1960年到三门峡水电学校的,肯定走人。去哪儿?干什么?脑子里想了许多。有一天下午,刘处长的女儿找我说,让我晚上到他家,他爸找我有事。这次刘处长把底交了:“水电学校也要下马,人一个不留。你怎么办?我想安排你到学校财产移交小组干一段时间,我是组长,你是会计,共有十个人,还有五部汽车,大概两个月财产移交可以结束。这个事结束后,我准备介绍你到陆浑水库工程局工作,那里劳资处鲁处长是我的老朋友,你安心工作,不要讲出去。”财产移交两个多月就结束了。
四、陆浑水库当会计
财产移交工作结束以后,刘处长拿着写好的一封信说:“你完成了任务,该到陆浑去啦。”
陆浑水库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在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我带着这封信,到陆浑工程局劳资处找鲁处长,很顺利分配到陆浑工程局修配厂。报到那天,又遇上了在三门峡财产移交时打交道的马会计师,他见到我高兴坏了,说:“你怎么来到这里?咱们可要搁伙计啦。”第二天一大早,他到我宿舍,他说:“我与领导说好了,你就到我办公室上班。”这个办公室,有搞财务的马会计师和三个学校毕业的三个女同志,共四个人。我上班后,三个女同志不几天都调走啦,只剩下我和马会计。他搞正常的财务收支业务,我搞成本核算,工作量都不大,很轻松。
陆浑水库工程怎么样?最初,我全然不知。经过一段时间,我了解了工程的基本情况。伊河发源于栾川,河道全长264.8公里,流域面积6029平方公里,于偃师县杨村汇入洛河。陆浑水库工程工程控制伊河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水流量是10.25亿立方米(1951~1968年),多年平均流量32.5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约300万吨,平均含沙量3.2公斤每立方米,泥沙90%以上都集中在汛期7~10月,非汛期河水清澈见底。千年一遇洪峰流量12400立方米每秒。国家建设陆浑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发电和供水。坝高55米,总库容13.2亿立方米。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粘土斜墙砂壳坝)、输水洞、泄洪洞、灌溉发电洞、溢洪道和电站(输水洞电站装机3台,单机容量1250千瓦;灌溉洞电站装机3台,l台3000千瓦,1台3200千瓦,l台500千瓦)。电站总装机1.045万千瓦。水库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位高程分别为327.5米(黄海高程系)和331.8米,正常高水位高程319.5米,坝顶高程333米。工程于1959年12月开始兴建,1965年8月底建成。
经过三年施工,我们承担陆浑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已进入收尾阶段,大批人员要向下个工程——甘肃刘家峡转移。我是其中之一。后来知道陆浑水库工程灌溉发电洞1972年2月开始增建,1974年7月建成。1976年开始水库保坝加固工程施工,1988年一期加固工程完成。整个工程共完成土石方705.6l万立方米,混凝土14.86万立方米。工程共计投资1.68亿元。几十年来,陆浑水库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编者按:2021年10月17日下午2时许,敬爱的叔父赵宗恩在自家大门前摔倒,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7岁。为纪念他,《山岩学舍》发出《赵宗恩回忆录》分三期发出,敬请读者关注《山岩学舍》45期、46期、47期。)
作者简介:山岩,本名赵金昭,河南孟津人,博士、洛阳理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