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没有阅读面的展开,学习彻底窄化进了死胡同

文 陆九奇

展开阅读面,才能更好学语文

学语文,不能脱离阅读,这是常识。一个不能在阅读上有效展开的学生,其语文的学习,最终必将走进死胡同。

许多家长未必同意我的意见。一贯的理由是:孩子压力很大,哪有时间读书?我只能窃笑:学好语文,课外知识的输入,常常比课本知识、课堂学习更重要,更关键。

首先,语文教材只是语文的一个局部,课外阅读是更重要的有机构成;语文教材越来越开放,但一些人的理解却是封闭的。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教材的版本多有迭代,版本不少。目前已逐步走向人教版的统一版本。但不管教材怎样的变化、更新,都没法让所有人满意。我想,也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否则,一篇课文的删减、进入等,不至于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但,教材的编写者始终在随着时代向前,有所提高,将更科学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始终是编写的初衷。我们对语文教材的认识,不应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觉得一本好的教材出现了,所有的语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永远是不现实的。

教材所荟萃的,是根据学情的需要,将符合其年龄段的学习材料(课文、题目设计、阅读和写作等)呈现出来,安排到课堂中去完成的。但这不代表语文的全部,所以新教材要“专治不读书”的现象。

更多的语文知识的汲取,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面,而教材只能解决基本的问题,如汉字、拼音、语法、学习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口语交际、知识积累等,虽栏目不少,但想深入到语文的世界中来,决不能脱离课外书的阅读。只有在教材学习的前提下,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展开学生的视野,形成阅读的宽度,让自己的语文世界真正充实起来。

其次,片面追求答题和写作方法论,却疏于内容拓展,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窄化,是走向死胡同的一种做法。

语文是生活化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存在

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在不断地刷题(刷题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可以强化知识点,提升对考试本身的熟悉度等,但须适量和归纳、总结),并从各种渠道去寻找答题方法、写作方法论,希望达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殊不知,没有阅读面的有效展开,学习再多的答题方法,其效果也是有限的;没有真正的写作实践,并充分留意生活中的材料,仅仅凭借几个东倒西歪的作文技巧,是无法让自己真正提升写作技能的。

良好的阅读面的展开,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刻的直观感受,对各种类型的书籍材料,逐步形成独特而深刻的认识。读小说,可以了解作品的情节设计、人物性格的展开;读科幻,可以激发想象力,对科学知识、现象等形成进一步探讨的兴趣;读历史,可对人类走过的各个阶段形成特定认识。这些书籍的阅读,可以将丰富的材料输入到头脑中,形成一种持续的阅读习惯,从而影响我们的一生。

不过,总有一些人一再说“语文学的不考,考的不学”,其实这是对学习本身的最大误区,不止语文啊!我们的学生必须带着能力上考场,而不是复制教科书上的那点东西。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学习的根本目标是生成能力。这一过程,在课堂上是通过学习教科书、解题、讨论等各种学习行为,逐渐完成的;在课堂之外,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或者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但不管在怎样的场景中,学习的本质是内化成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死的东西!如果你只能将所学的课文背下来,不知道其行文的妙处,不懂得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去了解其背景,不思考其中的写作方法,又怎能有好的进步呢?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处在求学的初步阶段,其考查的范围小,侧重基础知识的再现,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年级的上升,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造等,才能考查的重点,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去再现课本上的内容。

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带着能力上考场,而不是带着死记硬背的一点知识,那样的话,你看到的情况自然是“学的不考、考的不学”。

所谓“学的”,是夯实基础、创造能力条件的基本步骤;所谓“考的”,是学生第一次见过的、陌生的文字材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谈得上去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分析能力、鉴赏水平,以及应用和创造力(如作文),否则,大家都把死命背诵的课文抄上一遍,你觉得孩子的语文能力是如何体现呢?

朱光潜曾说:我们学东西,先要博大,才能精深(大意)。美学家的意见,我想对学生也该有启示,学语文尤其如此:没有“博学”做前提,是难以实现“精深”的效果的。

为什么不少学生,每次作文的时候,都感到没有话说?感到一种内在的匮乏和枯燥?这与日常读书少、不留心观察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落笔作文时,既不能从生活中提取出材料,也不能博取书籍中的营养,仅凭教材中十分有限的一点文章的学习,焉能不匮乏?

专栏
写作原理:超实用的写作原理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