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厌学叛逆,听到妈妈哭泣还要打她,为什么?

卓卿是一个学习成绩排在年级前五十的小姑娘。一直以来,卓卿在学习都非常的勤奋努力,但似乎她的妈妈总是不满意。从小,卓卿的母亲就对卓卿要求非常严格,不断地给她灌输“你只能学习”的思想。这对卓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但是从小到大,只有卓卿稍有放松之意,妈妈便会以“离家出走,跳楼,离婚”这三个让卓卿害怕的词语做出威胁,每每卓卿听到后,都会立马乖巧地继续学习。这些年,卓卿的世界只有学习。

可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卓卿的自主人格越来越健全,学业压力也非同小可,一直被高压逼迫不能透一口气的卓卿终于爆发了。她说,在学校高强度学习后,她需要周末的休闲时间,而不是每个周末都被习题占据。而妈妈拿出一贯的手段,直接扔下一句“你要是不听话,那我只能离婚了,你不听话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卓卿这次没有乖乖就范,而是和母亲大吼,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看着母亲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诉求,而是开始哭,她更是感到委屈和愤怒,怒从中来直接向母亲挥起了拳头……最后,爸爸拦住了卓卿,把她带到客厅的沙发,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和女儿沟通。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好事,但为什么会造成孩子在青春期突然叛逆?教育孩子只是母亲的责任吗,父亲毫不过问、母亲掌握全部教育大权在现代社会还行的通吗?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几条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正确做法。

第一点,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父母需要树立个人边界。和婴幼儿时期不一样,父母对于孩子的帮助和跟随可以适当减少。给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第二点,抛开单亲家庭等特殊情况,父母都在孩子身边时,不要一方缺席孩子的成长教育。不要让孩子觉得,虽然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好像自己只有爸爸或者妈妈可以依靠,这种撕裂感会让青春期的孩子对家庭有失望的情绪。

第三点,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由分说地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选择自己人生走向的权利。在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全面,确实需要父母多多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的思维逐渐完善、能力也不断增强,父母记得给孩子放松和思考自己的权利。

第四点,家长不要为了孩子能听话,而用残忍的事逼迫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生活稍微不满意了就和爸妈说要跳楼,爸妈应该如何接受?成年人都会很难过,何况孩子。家长的每次偏激的言语都会刺激孩子,如果不改,不和孩子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合适,孩子可能会学,甚至记恨父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