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 大连饭店
从邮电局大楼继续向中山广场方向,走出不远就是上海路6号,这是一座建筑面积10074平方米的七层建筑。楼体的颜色较深,增加了庄重的色彩,与邮电局大楼的风格有些相似,都是那种古朴典雅,造型简单,透着保守而规矩的欧州风情。这或许与这两座建筑的年代比较接近有关吧。这座大楼建成后,真可以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不要说周边的建筑物没有高过它的,恐怕全市也没有比它高的大楼。
这座建筑就是原大连饭店,建于1930年。主人是日本资本家山田三平。老大连人对这里应该都不陌生,既使没有在饭里面吃过饭,也在一楼的妇女儿童商店买过吃的用的,再不济也从门前路过,闻到里面飘出来的诱人味道。在物质十分贫乏,每月只有三两油四个蛋的年代,这里的各种糖果点心,对小孩子们的味蕾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的小伙伴走到这腿就挪不开步了。
这里最早的名字叫辽东旅馆,餐饮是以日本料理为主。时间长了,经爱不住中国菜色香味型的诱惑,也做起了中国菜,以鲁系菜肴为主。
1932年,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在赴欧洲考察戏剧,在大连转乘火车北上时,入住四楼328房间,休息半天,当晚离开。
1933年7月,1934年7月,有个名声不好的日本人在这里住过,此人叫冈村宁次。他作为关东军的代表,与国民政府代表,在这里进行了两次谈判,以解决“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的遗留问题。这里见证了一段历史。
辽东旅馆的一楼是辽东百货店,座落在繁华的天津街与上海路交叉口上,寸土寸金之地,生意兴隆,是当时大连的三大百货商店之一。
抗战胜利后,这里先后改名为辽东饭店,关东饭店。1949年1月,第三批北上民主人士李济深,茅盾,朱蕴山,章乃器等人,曾下榻于此。建国后,改名为大连饭店。
辽东旅馆原来是一座六层高的建筑,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七层楼。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老板山田某天心血来潮,迷上了跳舞,于是就投资将六楼上面接了一层,专门开舞厅。舞厅装饰豪华,天棚用的都是上好铜板。舞厅起名为“第七天国”,本人学识浅陋,未能参透其中奥妙。山田喜欢跳舞就开个舞厅,这未免有点任性了,不过是个笑谈吧。
他一定是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商人对商机还是很敏感的。开业初期,山田为了试水,每周只在周六周日晚上开门纳客。他没想到舞客盈门,生意火爆,于是就改为每天晚上都开业。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山田赚得盆满钵满。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山田绝对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他曾经苦心经营的“第七天国”,在一把熊熊燃烧的冲天大火中,真的被送上了天国。
那么,这把震惊全市的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由于事情的经过比较复杂,分几次慢慢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