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丑陋气味难闻的“癞蛤蟆”草,下过霜采挖正当时,遇到请珍惜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
癞蛤蟆草,广泛分布于田野乡间,是一种在农村比较常见的野生植物,喜欢生长在山坡、路旁、河岸边等比较湿润的地方。
这种植物虽不像恶性杂草那般遭人嫌弃,但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存在感也比较低。因为这种草在自然进化中,叶片上进化出蟾蜍表皮一样疙疙瘩瘩的外观,最重要的是这种草,散发着一股又臭又苦的气味,连牛羊都嫌弃不吃它们。因此,很久以来,除了认识到它们价值的一些人,采挖运用它们,它们就那么静悄悄的在野外安静的生长。
实际上在中医的眼中,这种看着丑陋,闻着又臭又苦的癞蛤蟆草,自古以来就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在遵守医嘱的情况下,对治疗常见的某些疾病有奇效。久而久之,癞蛤蟆草的药用价值,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成了名副其实“不认识是草,认识是宝”的植物。被形象冠以癞蛤蟆草、蟾蜍草之称,各地还有地胆头、白贯草、青蛙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等等别称。
简单认识癞蛤蟆草
首先从形态上来看,这种草在我们当地通常贴着地面生长,就如同矮生乌塌菜的缩小版,也有少数能够长至15~60厘米左右的高度,长的类似于野薄荷。叶对生,多皱缩或卷曲,叶子展开后,呈现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子边缘处有圆锯齿或钝齿。表面散布黄褐色腺点,疙疙瘩瘩,皱皱巴巴,看起来像蟾蜍背部,故名癞蛤蟆草、蟾蜍草。
其次,从气味上辨别,这种草比较宽大肥厚的叶片,凑近会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还夹杂着青苦味儿,和薄荷味迥然不同。这味道着实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这种臭苦的味道很浓郁,也难怪食草动物躲着它们,这也算是它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癞蛤蟆草这两点显著的特征,又丑又难闻的特点,加上它们适应能力强,耐寒又傲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所以容易辨认,不少人都认识它们。
癞蛤蟆草的使用价值可不小
别看癞蛤蟆草模样丑陋气味难闻,在旧社会生活条件差、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常常挖野地里的癞蛤蟆草当做野菜吃,加上民间郎中的医嘱流传,人们或多或少知道癞蛤蟆草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所以在民间,有些地区的人们,会把癞蛤蟆草当做一种可食野菜来看待,在春秋季节会采集一些当,当做野味尝鲜。
关于癞蛤蟆草的药用价值,在各药典中早有记载:在《四川中药志》记载为:清肺热,除风湿。治咳嗽、痢疾、牙痛及痒疹、疮毒。在《药物图考》中记载:治湿热风疹,阴痒、肾囊风,消肿利水。在《纲目拾遗》中记载:治咽喉十八症,消痈肿,杨梅、痔疮。在《分类草药性》中记载:治一切久年癍疮,洗痔疮,痒疮。
从各药典记载关于癞蛤蟆草的药用价值可见,这种在野草中存在感不高的癞蛤蟆草,实际上是隐藏在民间中的“宝草”,在医嘱下运用得当,可以造福更多的人们,比吃药打针看一些病要好多了。因为这种草药在民间随处可见,不是什么太金贵的东西,而且中草药副作用小,应该好好开发利用,造福我们的同胞,造福人类。
癞蛤蟆草什么时候采集好?
如果当做野菜尝鲜吃癞蛤蟆草,比如摊鸡蛋,或者包饺子,建议在春季或者下霜后采挖最好。因为春天万物生长,癞蛤蟆草此时是一年中最嫩的时候,本身的臭苦味儿最小,鲜食味道最佳。
我们当地通常在深秋下霜以后,采挖癞蛤蟆草的人最多。因为癞蛤蟆草像秋菊一样有傲霜耐寒的能力,霜杀百草一时半会败不了癞蛤蟆草,可以借着降温霜杀的作用,降低癞蛤蟆草植株的水分,也会极大减少本身带有的臭苦味儿,食用起来药用价值比春天更胜一筹。
这个时候,挑选采挖晚秋生长不太老的癞蛤蟆草,其植株经过霜打以后水分含量小,药性保留也比较完整。采挖以后洗干净,当做野菜鲜食,或者晒干备用,又或者交给当地药材收购商都大受欢迎。
关于癞蛤蟆草,我非常熟悉。因为在我小时候一次生病,咳嗽的非常厉害,在医生的建议下让我吃癞蛤蟆草做的各种“美食”辅助治疗,比如用癞蛤蟆草包混沌饺子,摊鸡蛋撒白糖、泡糖水、甚至油煎等,母亲那年秋天去田野间到处寻找癞蛤蟆草,各种做法让我食用,吃了一段就痊愈了,那种苦苦的味道至今令我难忘。
由于癞蛤蟆草的药用价值比普通的野菜药性大药用价值高,所以不能把癞蛤蟆草当做普通野菜食用。老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一些体虚、孕妇等人群并不适合食用。医用千万要遵守医嘱,不能私下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