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与“内循环”高度相关,将牵引健康业产值的扬弃
笔者在周末买了一次菜,去的还是常去的那家蔬果店。回来与家人闲聊到菜价,才发现这家的西瓜不是一般贵,同样品质的情况下,竟然贵了一倍还多。笔者不禁思考:老百姓买菜都要货比三家、要一个价格实在和实惠,那么,关乎民生的健康行业产品-药品的供应,集中采购或带量采购带来考量的就是药品的高性价比。
一、带量采购的鼻祖是美国
笔者为什么首先谈到美国早有带量采购呢?因为这是事实。美国版的带量采购虽然无组织,但是有实效。不仅局限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而是充斥于几乎所有的产品购买行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相对开放的消费市场,我国是它的第一大带量进口国,供应物美价廉的商品。
“只要商人逐利,就有一部分收益要被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玩意就是过剩。从英国引爆了工业革命那一刻开始,这个问题就如影随形。既然每个国家都面临过剩问题,如果把整个世界理解成一个村,最后总会有那么一刻,村里所有人的购买力也买不完工业品,然后就到全球经济危机了。
就算有外部市场,产能依旧迟早过剩;如果完全“内循环”,只能死路一条。外部市场不能没有,我国长期太过依赖外部市场,今后也要提升内部市场地位。美国最佳总统罗斯福很早就意识到了,想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搞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尽量消化,这样才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俗话说,礼尚往来。但是美国在交易产品、往来服务的定价上,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止对中国,对世界也没有做到。依仗相对更高、垄断的科技、金融,美国原研药、美国商业保险等商品做到了较高或畸高定价。如果用我们相似的产品或服务去比价,差距就更加明显。
有人说,美国这么做,是自由经济、是市场水平,美国国内的原研药、商业保险就是昂贵,美国政府、参保人、患者也要照样买单。可是,美国卫生总费用价格虚高,把生产总值留在了美国本土。美国卫生总费用价格虚高,保护美国医疗高科技在全球内的领导和破坏作用。
二、带量采购的未来在中国
我国各种产业,哪怕是低端跟随、劣质模仿的那些产业,同美国保留下来的生产总值构成产业来看,都偏于质朴、厚道。我们一贯擅长做大供应规模,相对忽略了供应权利的话语权。我们是很好的供应商,却未必是老练的购买者。药品、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是集中刺激。
“众所周知,国家介入肯定会影响效率,但是,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理论上讲,纯粹的物竞天择达尔文式的社会效率最高。不过单纯的分配并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把蛋糕持续做大。在这方面,美国其实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国转民”。比如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几项关键研究,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和基因工程,都是以国家的力量,集合各种资源搞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伟力。
市场经济真正的能力在于把这些技术变得既廉价,又平民。让大家都用上,最后国家通过税收回收了投入,企业通过雇佣高收入员工拉高了社会就业率和工人收入,社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所谓内循环,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工业品。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技术的突破,并催生一大堆新公司。”
国家介入、行政干预肯定会影响效率,但是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更有发展方向、层次问题。打击带金销售,是伤了个别企业的效率工具,但提高了全行业的竞争速度;推进国产替代,是伤了原研药企的假模假式,也促进了民族医药决心赶超。我们在向腾换要质和量。
带量采购绝不是要把包括仿制药在内的民族医药行业搞垮。带量采购,首先是量,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迅速扩大临床合理用药的量、被及时救治患者的量,这些量一旦上架就很难再下架,国家担负更多责任。通过扩大合理用量,国家、社会、药企先共同缓解平衡性的问题。
几乎与此同时,还要以质取胜。可以预见的事情是:特药、生物类似药、首仿难仿化药、精品中成药将越来越火,水涨船高后,行业就要玩大,一类创新药也越来越不“罕见”。这是内外双循环的底气、底力。健康行业方可以在健康中国的共同倡议下,探索去满足充分性。
三、带量采购扩大应用范围
我们看到,一方面我们吐槽美国健康行业这里贵那里也贵,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将美国健康行业既有、创新的做法奉若神明。这其实也不矛盾。美国健康行业固然有一些假模假式、效率空转的痼疾,但是美国健康行业往往也通过战略购买选择,留下想要的或不舍得丢弃内容。
打个比方,美国健康行业产值及结构好比高原及高原上的一些山峰,而我们在目前追赶阶段的健康行业产值及结构好比正在被带量采购等医改举措分化打击的高原地形。前面提到,带量采购牵引中国健康业产值的扬弃,就必须扩大应用范围,也许不再限于药品、医用耗材。
向何处去?必然满足两个特点。一是需要量,且目前的量还未得到应用释放。二是赋予价,使经过带量采购的商品逐步价格发现。我们认为,分别以人力服务、科技竞争为主要成本构成的两类健康产品值得关注。前者比如护理、医疗;后者比如新特药、器械、AI等硬实力。
在此过程,有几个注意事项:一是带量采购发挥作用的原则亟待整体建立并被健康行业接受、适应;二是健康行业一边被带量采购,一边做顽强突破,任何创新行为也要注意答题时间有所限制;三是医保支付标准与产品销售价格将被同时监控,普药与特药间的距离会拉近。
以当下看,慢性病管理首当其冲,突出表现即是门诊两病用药保障机制在全国落地。紧接着,便是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两者是有联系的,都是医疗保障覆盖的难点,都可能借助健康管理有所改善。医改之下,必有勇夫。健康管理是商保优势,更是健康服务者的优势。
四、健康行业产值持续做强
第一,伴随带量采购,患者需求越来越大。卫生总费用筹资居高不下,还将进一步稳健增长。这种趋势下,健康行业快速发展、精准发展离不开保险业的金融支持。保险促进医疗选择。
第二,以张文宏、张强、宋冬雷等为代表的网红医生将成为一种“我选我自己”行业现象,医疗科普进一步走出象牙塔和诊室,互联网医疗信息更加开放流通,平台是通道而非垄断。
第三,中国分级诊疗与美国分级诊疗的不同,有利于我国二级医院和村医服务的发展。创新不如用旧,带量采购红利捆绑到达二级医院、村医的时候,也是法规、环境体现决心的时候。
第四,互联网医疗将服务高端,更多体现患者自费对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认可。并非网红的夹层医生向何处去?我们应该遥指家庭医生,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医生不应该是廉价的。
我们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最后的目标是: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危机绝对是转机。肯定是之前的老路走不下去才危机嘛,这时候得被迫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进步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