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笔下的“霜降”两字,怎会如此之美!
降
霜
传统
二十四节气
节气
【列岫亭】
宋·江定斋
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
明日便是霜降了,“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寒冷、中午气温回升,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最近书画君总是大棉袄出行,其实我也不想穿这么多,主要是真的冷!了解了霜降节气来源以后,我们看一下我们的“书圣”王羲之笔下的“霜降”吧!
▲晋_王羲之_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卷
纸本,行书兼草书,此卷为平安帖、何如帖和奉橘帖三帖,是王羲之给友人的信札。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平安帖:此粗平安 脩载来十馀日 诸人近集存 想明日当复悉来 无由同 增慨
何如帖 :羲之白 不审、尊体比复何如 迟复奉告 羲之中冷无赖 寻复白 羲之白
奉橘帖 :奉橘三百枚 霜未降 未可多得。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王羲之写的《奉橘帖》。
从点画与书风上看,《奉橘帖》虽寥寥数字,但各不相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视若轻盈,实则厚实,墨色湛润,神闲态浓,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点画的行态,灵活多变,意趣丰富,且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结体的纵横聚散恰到好处。
从行气与轴线上看,《奉橘帖》虽两行文字,字势行气也变化丰富。“霜未降”三字通过主笔的映带,使行轴线再次形成弧线。曲线行轴线的使用,赋予作品以律动,有音乐之感。
“霜”字“雨”、“相”间似离似合,“木”、“目”间似离似合,遂使全字松活而不懈怠;“未”两横间距离较大,笔势略同,而左右错落,下两点极力宕开,重按而轻推,遂使极瘦极简的“未”字,不仅宽绰松活,而且字内处处有机锋、处处可读;“降”的写法一以贯之,左直而右欹,右部似迎似让,左右既联系紧密,又无拥挤之感,而且中部留白,恰好照应下一个“未”字。
从结体与布白上看,《奉橘帖》无王羲之尺牍中“羲之白”、“羲之顿首”、“不具”等尺牍书写格式,应为便函。信中所说“奉橘三百枚”,是送给亲友。
唐代诗人韦应物《答郑骑曹求橘诗》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迹的典故。
与“平安三帖”中的《平安帖》、《何如帖》比较,《奉橘帖》有不同的面貌。书法有成熟的风格面目,已进入创造境界;在已有风格的基础上,一件作品一个面目,则是更高的境界,从“平安三帖”的不同风格,可感知王羲之的创造力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