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中国人为什么爱翻古书?因为当下是过去所创造

《老子》全篇由多个主题组成,而且主题篇目的编排并不是讲完一个主题然后接着讲下一个主题,而是各个主题的小章节间隔着跳跃着编排。这么做的可能性大致有三种:第一是后人人为的重新编辑;第二种,流传过程中竹简散乱了,重新组装再也回不到原先的编排顺序;第三种,原先就是大致这种编排。如果是第三种情况,恰好说明《老子》就是一份两千五百年前的课程教学用的ppt。

就像现在,无论什么学校排课,也总是各门功课轮着上的,而不是一门课从头上到尾然后换一门。
各门功课轮着上。到了第十四课,又是“道”的理论课,讲“道”的本体论。
随道归真

随先贤履痕以求道;归往圣心路当入真。
29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老子》第十四章原文(通行本,中华书局2008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上一次讲“道”主题的侧重点是道之用。这一课讲道的侧重则为道之性(质)。
小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个诀窍叫做“五感法”,即描写一个对象,从人的五感分别去写,那么被写的对象也就清晰而且立体了。
老子描述“道”,只用了三感,而且很直接:看不见,听不到,抓不着。也就是说,普通人的感官系统只对有形有质的物有效,对介于无和有之间的道,似乎感知不到,又似乎存在。但是感官知觉是无法推究、无法追根朔源的,因此,只能把各种感官所得到的及其模糊及其微弱的信息糅合到一起,才能勉强形成一个“不能确定”的模型。道,阳的部分或呈阳性的时候并不明亮,阴的部分或者呈阴性的时候也不晦暗。没有标准可以测量也没有参照物作为其命名的依据。也就是说,要想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这个途径去认识道,是不可行的。
虽然道难以感知,可并非不能研究;感官系统所得到的信息虽然无法推究,而道从理论上则是可以推究。道来自无,也可以回到无。人想象出无的状态就是道的状态;无物的象,就是道的象。这就叫做“惚恍”。在“惚恍”的状态中,如果想迎头而上,但是找不到他的开始在哪儿,若想着跟着其前进,但是等不到其后面尾部界限的出现。
老子接下来根据道的性质特征,给出了一个探索道认识道的基本方法。
就是从当下切入,根据当下所可以见可以听可以触及的事物往前推,直至道的本源。
道最像流体,而且不但是空间维度上的流体,可以从甲的方位流向乙的方位,也时间维度上的流体,可以从古流到今。而且眼下当下所有的有形的事物和形态,都是由过去的道演化而来。现状是“果”,在时间轴上的过去,可以追寻到“因”,由因及果,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由果寻因,是求道的过程。找到过去的源头之因,追溯起因之因,得到的经验和总结的规律,可以抓住问题的本源从而有效地解决当下的眼前的问题。
从当下切入,不断往过往追索推研的逆向工程,最终能够追溯到起点源头,这个梳理的过程,是“知道”的必要有效的途径。
结合前一课来理解这一课的核心四句,也许会容易一些。上一课告诉了学员,只有修到无我、把天下当己身的状态后,可以被天选为天子而获得治理天下的资格。也就是说,欲得天下,必先修道;欲修大道,必先悟道;欲悟大道,必先知道;知道之先,必为闻道。
闻道,老师讲、书上写,人被动接受。
知道,学理论、做实验,人在教学活动中,和老师互动,逐渐从被动听讲向主动学习转变。这一课老子以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学员,靠肉体感官是难以捕捉到道的踪影的。那些说看到光听到天籁感到这里热那里跳的人,其实皆幻觉,并非道给了他特别的感知。
悟道,通过各条途径对道进行描摹,建立在各个维度上对道的认知,各个维度上的画像在自己的思维中组合成完整的多维建模。悟道是完全个人的体验,外人无法干预。
修道,每个人要探索属于自己的修炼之路,这也是别人所不能代替和干预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修道是人改变自己而适应道的运行过程。对于周王室的学员而言,让失道的天下回归道统,和让失道的自己回归道统是同一性质的任务,是周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修道途径。
《老子》第十四章原文(通行本,中华书局2008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