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汴京之围”

突破“汴京之围”

花了三个深夜,把郭建龙的《汴京之围》一书看完了,当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的嘴巴满是苦涩,真是气得肝都疼了。满满一本书,我用笔划了又划,写了不止多少哀叹悲愤之词,真是痛彻心扉!以前的“靖康之耻”对于我只是一个概念,如今全景式经历了“靖康之耻”,我终于在最深处理解了岳飞《满江红》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愤慨。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的北宋王朝对内集全国之力把首都汴京营造的富丽堂皇,皇家宫殿、园林更是美不胜收、气魄非常。对外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收复了心心念念的幽州,王朝的疆域达到极致。好一番文治武功鼎盛的盛世景象!仅仅过了不到四年的时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刚刚吞灭辽国的金国铁骑南下用斩首行动攻陷了汴京,使之成为人间炼狱,山西、河北几近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前后对比,令人怎能不扼腕叹息?
空有官僚数万、军队百万、幅员千里,面对金军一溃再溃,直接让金军两次包围汴京,掠夺巨额金银锦帛,直至城破国灭,实在是让人痛惜。第一次,金军从山西、河北两路南下,从山西南下的金西路军被太原的守军阻滞,只有从河北而来的金东路军顺利渡过黄河,包围汴京,却一直无法突破。僵持之下,数十万勤王部队纷纷到来,局面一片大好之际,选择屈辱求和,刮地三尺收缴民财,以结金军欢心,终于换得了金军的暂时退却。第二次,金军再次从山西、河北两路南下,这次运气再也没有那么好了,太原被攻克,两路大军齐聚汴京城下,四面合围,勤王部队却久久不能到达、有心无力,最终北宋归于沉寂。

金军南下路线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面对强弩之末的辽军仍一筹莫展的宋军、看到了当听到金军擂鼓就吓得抛弃黄河天险的宋军、看到了争名夺利内讧不断、遇见金军就投降的宋军,见到了压着一线紧急军情不报、整天开会却想不出御敌之策的宰相们、见到了抗敌不行但收刮民财一流的开封府官员们、见到了一遇战争就仓惶退位远遁南方的宋徽宗、见到了战和摇摆不定朝令夕改的宋钦宗。当然我也看到了驻守孤城拒不投降的宋将、坚持抗战到底殉国明志的宋臣、毁家纾难的宋民。更可气的是,还看到了男人之罪女人偿。被俘的钦宗签下了出卖了汴京所有女人的协议,上到帝姬王妃、下到平民内眷,全被折价抵了战争赔款。当一队被押往金军大营的女人看到聚集在城门的大批官员时,大骂:“尔等任朝廷大臣官吏,作坏国家至此,今日却令我辈塞金人意,尔等来何面目!被骂的官员,根本不敢说话,慌得直把头避过去,连接受女人们的目光审视也不敢。
呵呵,多么复杂的北宋末年众生相啊,一切都雨打风吹去了。
空悲切是无助于事的。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起兵之初仅2500人的女真人能够一步步消灭各自拥有百万大军的辽宋两国,俘虏辽国的天祚帝和北宋的徽、钦二宗。书中其实埋伏了一条暗线,那就是在两次宋使出访金国时所遇到的景象,金国创立初期,虽然条件简陋,但军民团结,故能所向披靡。当金国接连灭了辽国和北宋,夺得了大量的战争财富之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辉煌的宫殿。高层也因为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不均内讧不断,只知守成享受,曾经的蓬勃锐气再不复现。辽国的草创之期,何尝不是如此呢?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感慨后唐庄宗之死,全因有宫婢两千人、乐官千人,放鹰走狗、嗜酒好色,任用不肖、残虐人民。从而立马决定全家戒酒,把鹰犬都放走、乐官遣散、勤以修身,避免落得和后唐庄宗一样的下场,这才有了辽国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然而辽天祚帝沉迷酒色打猎,终于走上了和后唐庄宗一样的亡国之路。金朝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2500人对辽军百万,夺得天下。却以百万之众对蒙古军十万,失去天下。蒙古人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哎,这真的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啊!
越读历史,越感受到其中的沉重感。在对历史周期律感慨的同时,越来越加深对保持“赶考精神”重要性的理解。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永远保持蓬勃锐气,永葆青春,才能避免沉沉暮气,立于不败之地,防止“汴京之围”的再现。

下乡进城

记录点滴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