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中药312味~~~化湿篇~~~芳香化湿醒脾类药材。

【一】苍术;

别名;赤术,枪头菜,马蓟等。

产地;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均系野生。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  北、河南等地,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采摘;春秋二季采挖。

禁反;忌桃,李,雀肉,青鱼。

毒性;无毒。

类型;化湿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能健胃暗脾,明目。也可用来房间消毒。

主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寒湿痹,脚气痿蹙,风寒感冒,眼目昏 涩,夜盲。

归经;脾,胃,肝经。【引药入脾】

用量;3--9克。

对药;苍术+香附。治六郁。

   性;温。

   味;辛,苦。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成品规格标准;以个大,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有云头,质坚实,无空心者为佳。

各家对苍术的论述;

《药性赋》:气味主治与白术同。补中除湿力不及白,宽中发汗。苍术治上中下湿疾皆可用之。

《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  滑泻肠风。

《药性解】;苍术,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汗祛    湿,压山岚气,散温疟。使、忌同白。

《药鉴》;可升可降,阳也。入足阳明太阴经药也。消痰结窠囊,去胸中窄狭。治身面游风、风眩头痛甚捷,辟山岚瘴气、时气瘟疫尤灵。暖胃安胎,宽中进食,驱痰癖气块,止心腹胀痛,与白术同功。但补中除湿,力不及白,若宽中发汗,功过于白。以黄柏、牛膝、石膏下行之药引之,则除下部湿痰。以甘草、陈皮、厚朴之药引之,则除中焦湿证,而平胃中有余之气。以葱白、麻黄、杏仁之类引之,则除肉分至皮表之邪。大都有邪者宜用,无邪者禁忌。

茅苍术升清气、除癖囊

    茅苍术辛苦温,入脾、胃二经,为燥湿健脾、解郁辟秽之要药。朱老受许叔微用苍术丸治“膈中停饮……,已成癖囊”之启示,遂用苍术饮治胃下垂,竞效如桴鼓。朱老认为,《本事方》所云“脾土也,恶湿,而水则流湿,莫若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科臼,则疾当去矣。于是悉屏诸药,一味服苍术,三月而疾除”,确有至理。盖脾虚之证,运化失健,势必夹湿,湿浊不得泄化,清气岂能上升。而胃下垂多属脾虚中气下陷之候,故恒嘱患者每日以苍术20克泡茶饮服。服后并无伤阴化燥之弊,盖以其能助脾散精也。【病案举例l】

    孙××,男,33岁,干部。1979年1月25日来诊。宿有胃疾,形体瘦长,肢乏神疲,得食脘痛,且感坠胀,漉漉有声,平卧稍舒。消化道钡餐透视:胃下垂,胃小弯在髂髀连线下11厘米。苔薄舌淡,脉象细软。证属脾气虚弱,中气下陷。治宜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处方:①苍术20克,10包,每日1包,泡茶饮服。

 ②炙黄芪20克,淮山药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炙升麻、柴胡各5克,茯苓、炒白芍各12克,炙草5克。7剂。

 二诊(2月1日):药后自觉脘部稍舒,精神亦振,纳谷渐馨,余无特殊,苔薄脉细。药既获效,率由旧章。上方继服10剂,嗣即单服苍术50剂后,诸恙均除,消化道钡餐透视:胃小弯在髂骨夸连线下3厘米。

    秦××,女,62岁,家庭妇女。1980年8月2日诊:恙延半载,脘腹坠胀,纳减便难。消化道钡餐透视:胃下垂在髂骱连线下7厘米。苔薄舌红,脉象细弦。证属中虚气滞,胃阴不足。治宜补中行气,兼益胃阴。

处方:①苍术20克,10包,每日1包,泡茶饮服。

②炙黄芪15克,淮山药30克,川石斛、火麻仁各12克,炙鸡金、刺猬皮各10克,甘草5克。10剂。共服药45剂,症情平复。消化道钡餐透视:胃小弯在髂翳连线下2厘米。

许学士,是人们对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的尊称。相传青年时代的叔微异常勤奋,每天攻读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许学士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大概是取民谚“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养生之意吧!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漉漉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来。每到夏天,他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到底是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深思并四处求治。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

于是,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己解救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他开始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合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药数月后,他的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

石家庄市中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师吴文博点评:苍术是一味燥湿明目的佳品,苍术祛湿,一是燥湿健脾,二是祛风湿止痹痛。如果湿困脾胃,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胸闷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这个时候使用苍术一般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许叔微此病就主要是由湿阻中焦引起的,所以他使用苍术疗法甚佳。此外,苍术明目的作用也不错,这是因为苍术中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比如感觉眼目昏糊的人,在确定没有器质性病变后,每日使用苍术50克煎水分3次服即可。如果与猪肝或羊肝蒸煮服食,则效果更好。

可以用来房间消毒:烟熏、喷洒,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1; 苍术有抗胃溃疡作用:苍术可通过作用于Ac或直接作用平滑肌而实现对胃肠运动产生双           向调节作用;其丙酮提取物能明显促进胃肠运动;其醇提物及水溶液对十二指肠活动呈           明显抑制作用。 
2.; 苍术甙能降低血糖浓度,同时抑制糖原生成,降低肌糖原及肝糖原储量及氧耗量,但增            加血乳酸含量。
3.; 苍术与艾叶等其他中药配伍对多种球菌、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4.; 苍术还具有利尿、抗缺氧、扩张血管的作用。其挥发油、茅术醇和桉叶醇可明显抑制食            管癌细胞的生长。


【二】藿香鲜用力宏;

别名;猫把,土藿香,青茎薄荷等。

产地;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份。分布于;广东,台湾等地。

采摘;夏季。

禁反;暑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毒性;无毒。

类型;湿药。

功效;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主治;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呕吐,泄泻,署湿,发热恶寒,胸脘满闷。

归经;脾,胃,肺经。

用量;3~9克。

对药;藿香+半夏。治霍乱。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 和匀即可。霍根;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入药部位;植物全草人药。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藿香的论述;

藿香分“土藿香”、“广藿香”,两者功效相似,为芳香化湿要药。药效有三:清暑正品,化湿而不燥热,夏令感冒,暑湿,湿温均为主药;止呕妙药,无论寒湿、湿热均可用,尤宜痰浊湿阻的苔腻呕吐和妊娠恶阻,止泻效药,对水样便最特效;清署健运,用治湿困中焦运化不健证。  藿香功专表散夏令感冒,驱除湿浊内阻,和中而解吐泻,但其活性成分为挥发油,不能久煎,应当鲜用,切碎后下则力宏,干者用10-30g,鲜者用30-60g。

广藿香与佩兰。功效对比;

共同点:化湿,解暑,治湿浊中阻之证及暑湿,温湿。

不同点广藿香;长于发散表邪、和中止呕,湿浊中阻之恶心呕吐,止呕力强。佩兰;长于化里湿,醒脾作用强、善于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为口臭,口甜之要药。

【三】佩兰;

别名;兰草,水香,都梁香。

产地;佩兰是菊科植物,分布于中国的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

采摘;夏,秋。

禁反;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

毒性;无。

类型;化湿药。

功效;芳 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署。

主治;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署湿表证。

归经;脾,胃,肺。

用量;3-10克。

对药;佩兰;9~18克。菖蒲6~12克。 净化舌苔 效优。

   性;平。

   味;辛。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佩兰的论述; 

       佩兰、菖蒲化腻苔正常舌苔是胃气充盛水液上潮,浅薄微白,不腻不燥,似有若无。厚腻的舌苔,尤其是消化系统疾患,拭之虽去,仍可再生,若兼有痰湿之邪者,则很难拂掉。在辨证基础上加入佩兰、菖蒲,祛浊以净厚腻,恢复味觉、增进食欲,收效颇佳。

佩兰舒肝郁、除陈气。《内经》谓其可去口中甜腻之味,对呕恶、时时嗳腐者用之,比藿香之味醇正,善于宣散蕴结。菖蒲有三种,都能辟浊驱秽、和中行滞,治湿邪中阻的口黏胸闷效果显著。其中石菖蒲长于健胃醒脾;水菖蒲芳香较浓,侧重祛湿豁痰;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九节菖蒲,功专开窍回苏,然在净化厚腻舌苔方面,则疗效基本一致。

佩兰、菖蒲二药,辛苦配伍,可助胃运、温健脾阳,活泼气机,通过调畅内在阻通,获得化浊的效果,解除胸闷、促进食欲,令健康恢复。

单独使用佩兰或菖蒲,尽管净化舌苔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二味配伍,佩兰9〜18g、菖蒲6〜12g,则收效甚好。一般3〜6剂,多者9剂,湿浊之邪即化,气机便可展舒,厚腻的舌苔均逐渐消除。若退去缓慢,再加入苍术、厚朴、白蔻仁各6〜10g,辛开苦降



【四】厚朴;

别名;重皮,厚皮,烈扑等。

产地;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贵州、湖南等地。

采剥;4--6月剥取。

禁反;气虚津亏者慎服,恶泽泻、硝石、寒水石。忌豆。

毒性;无毒。

类型;化湿药。

功效;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主治;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归经;脾、胃、肺、大肠经。

用量;3--10克。

对药;厚朴+大腹皮。治胀满。

厚朴+贝母,止咳嗽,开郁消食去胀。

   性;大温。

   味;苦,辛。

炮制方法;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至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 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乃枝皮。

成品规格标准;肉紫色及厚而有油,平滑,质坚硬,无青苔,杂质,霉变,气香。

各家对厚朴的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名医别录》: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      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

《药性论》:臣,忌豆。食之者动气,味苦,辛,大热。能主疗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 宿食不消,除痰饮,去结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温胃气,呕吐酸水。主心腹满,病人虚而尿白

《本草衍义》:平胃散中用,最调中。至今此药盛行,既能温脾胃气,又能走冷气,为世所须也。

关于汉代用药度、量、衡,国家权威部门已研究证实,有提出汉代一两为今15.625克者,有提出为13.8克者,两者相差不大,但在临床中很少这样用。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五】草果;

别名;老寇。

产地;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 等地

采摘;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

禁反;阴虚血燥者慎服。

毒性;无毒。

类型;化湿药。

功效;燥湿温中、化痰截疟,消宿食立除胀满,去邪气且却冷疼。同缩砂温中焦。

主治;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

归经;脾、胃经。

用量;3--6克。

对药;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用清炒法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就。

入药部位;植物的 干燥成熟果实。

成品规格标准;本品长椭圆形,具三纯棱,长2--4,直径1--2.5,表面浅红棕色,,浅棕  色或深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质坚。

各家对草果的论述;

《药性解》:主疟疾、胸腹结滞呕吐、胃经风邪。草果性温发散,与草蔻同功,故经络亦同。多食亦损脾胃,虚弱及胃火者亦忌之。

《药鉴》:辟山岚瘴气,止霍乱恶心。辛则散宿食,立除膨胀。温则去邪气,且却冷疼。同缩砂能温中焦,佐常山能截疫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盖此剂大耗元而老弱虚羸之人,尤宜戒之。

《景岳全书》:能破滞气,除寒气,消食,疗心腹疼痛,解酒毒,治瘴疠寒疟,伤暑呕吐,泻痢胀满,反胃吐酸,开痰饮积聚噎膈,杀鱼肉毒,开郁燥湿,辟除口臭,及妇人恶阻气逆带浊

《本草求真》:[批]温胃逐寒,治瘴疠寒疟。草果专入胃。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出自滇广。

【现代药理研究】

1. 生、炒、姜100%草果煎剂均可拮抗肾上腺素对回肠活动的抑制作用。
2. 草果水煎液具有镇痛作用。
3. 草果中所含的α-蒎烯和β-蒎烯具有镇咳祛痰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六】草豆蔻;

别名;草寇

产地;草寇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 等地

采收;夏秋二季采收

禁反;阴虚血燥者慎服。

毒性;无毒。

类型;化湿药类下的,分属;【燥湿温中药】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

归经;脾、胃经。

用量;3--6克。

对药;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近干燥成熟种子。

成品规格标准;本品长椭圆形,具三纯棱,长2--4,直径1--2.5,表面浅红棕色,,浅棕  色或深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质坚。

各家对草豆寇的论述;

《药性解》:主疟疾、胸腹结滞呕吐、胃经风邪。草果性温发散,与草蔻同功,故经络亦同。多食亦损脾胃,虚弱及胃火者亦忌之。

《药鉴》:辟山岚瘴气,止霍乱恶心。辛则散宿食,立除膨胀。温则去邪气,且却冷疼。同缩砂能温中焦,佐常山能截疫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盖此剂大耗元而老弱虚羸之人,尤宜戒之。

《景岳全书》:能破滞气,除寒气,消食,疗心腹疼痛,解酒毒,治瘴疠寒疟,伤暑呕吐,泻痢胀满,反胃吐酸,开痰饮积聚噎膈,杀鱼肉毒,开郁燥湿,辟除口臭,及妇人恶阻气逆带浊

《本草求真》:[批]温胃逐寒,治瘴疠寒疟。草果专入胃。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出自滇广。

【现代药理研究】

1. 生、炒、姜100%草果煎剂均可拮抗肾上腺素对回肠活动的抑制作用。
2. 草果水煎液具有镇痛作用。
3. 草果中所含的α-蒎烯和β-蒎烯具有镇咳祛痰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七】白豆蔻;

别名;多骨,扣米,蔻仁等。

产地;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成熟的果实。分布于;广东,云南,海南等地。

采摘;7月份。

禁反;阴虚血旺而无寒湿者忌服。

毒性;无毒。

类型;化湿药类下的,分属;【化湿行气药】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主治;用于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肌,胃寒呕吐,食积不消。

归经;肺,脾,胃经。

用量;1.5~6克,【后下】。

对药;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筛去皮屑,打碎,或剥去果壳,取仁打碎用。

入药部位;植物成熟干燥的果实。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白豆蔻的论述;

白豆蔻功效为;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药类法象》:荡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气,宽膈,止反胃吐逆,消谷,下气,进食。简误:白豆蔻辛温,其治在因寒呕吐反胃,其不因于寒及阳虚者,皆不得入。故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本草求真》:宣散肺分寒滞,温暖脾胃。白豆蔻专入肺、脾、胃,兼入大肠。本与缩砂密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且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必白睛见有白翳方用。目眦红筋等症悉除。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是以肺胃有火,及肺胃气薄切忌。故凡用药治病,最宜审谅气味,分别形质,以为考求,不可一毫忽略,竟无分别于其间耳。

【现代药理研究】
1. 白豆蔻的挥发油有健胃、驱风、止吐等作用。
2. 白豆蔻的水煎剂低浓度对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而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呈抑制作用。
3. 白豆蔻还具有芳香健胃的作用。

白豆蔻肉豆蔻。功效对比;

共同点: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均能温中行气,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

不同点: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种仁,固涩之力较强,长于涩肠止泻又常用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脾胃阳虚,五更泄泻证。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行气力较强,又长于化湿,温中止呕。常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温病初起。胸闷不饥,舌苔浊腻。胃寒湿阻气滞的呕吐,小儿胃寒吐乳等证。


【八】砂仁;

别名;缩砂仁等。

产地;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海南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阳春, 信宜、高州等县;海南砂主产于海南岛及湛江地区;缩砂主产于越南,泰 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采摘;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禁反;阴虚血燥者慎用。

毒性;无毒。

类型;化湿药类下的,分属;【温里化湿止泻药】

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湿阻中焦,脘痞不肌,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胎动不安。

归经;脾、胃、肺、大小肠、膀胱、肾经。【引药达胸腹部】

用量;3--6克【后下】。

对药;砂仁+枳壳。治宽中。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捣碎。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规格标准;表面棕红色或暗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味芳香而浓烈。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砂仁的论述

《本草纲目》:韩愗《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如天地以土为冲和之气。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者也。又化骨,食草木药及方士炼三黄皆用之,不知其性何以能制此物也?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现代药理研究】

1. 砂仁能明显地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与消炎痛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的中枢抑制有明显协同作用。
2. 砂仁有抗应激性溃疡的作用;砂仁水提液可加强离体回肠管的节律性运动,使其收缩幅度增大;砂仁还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3. 砂仁混悬液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4. 砂仁有明显抑制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
5. 砂仁水提液能增加大、小鼠的肝脏系数。

6. 砂仁具镇痛作用。其所含皂甙具有杀灭钉螺、蚊、蛆的作用;其挥发油中所含龙脑可镇痉、驱虫,挥发油中所含樟脑可升压。砂仁中的芸樟醇油杀菌作用。

中药鉴别;

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


【九】香甘松醒脾解郁安神;

别名;鹿子草,麝男,苦弥多等。

产地;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采挖;春秋二季。

禁反;气虚血热者忌服。

毒性;无毒。

类型;开郁醒脾药

功效;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

主治;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脚气肿毒。

归经;脾,胃经。【引药入骨】

用量;3~6克。

对药;

   性;温。

   味;辛,甘。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和泥沙,洗净,切长段,干燥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的根和根茎。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甘松的论述;

甘松,又名香甘松,味甘微辛,性温,为脾胃病之要病,在宋人脾胃病方中较为常见,如《和剂局方》大、小七香丸,大沉香丸,木香饼子,木香分气丸诸方皆用之。上述诸方,用药亦大同小异,大旨不外行滞(配香附、台乌药、丁香、砂仁、藿香、莪术等),温中(配肉桂、干姜等)。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壅,香而不燥,微辛能通,故兼温中理气之长,且以其芳香之气,大可醒脾,如李时珍说:“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从《局方》诸方所列“主治”来看,诸如“脾胃气冷”、“不思饮食”、“心膈痞塞”、“气滞气注”、“脾胀脾疼”、“口淡”等等,皆因脾胃气滞寒凝所致,温中行滞,自为正着。不过《局方》脾胃诸方有一个毛病,即香燥药用得太多,往往是集数味甚至十几味辛温香燥药于一方(其中有一个方子就以“集香丸”名之),脾喜燥而恶润,设是虚寒而湿困之证,用之确有捷效,若是胃阴不足,舌红、口干之人,则无异于抱薪救火,何况辛温香燥之品,也不宜久服、常服,否则便难免伤阴之弊。是以金元医家,皆对《局方》有所指责,以朱丹溪为代表,后人未能深察,遂误以全部《局方》皆为辛温香燥剂,这是不公正的。甘松这一良药,亦因此而鲜为人识,观《本草纲目》甘松条下,竞只寥寥数行而已,[主治]条下=,也只是抄录《开宝本草》的“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几个字,无多发明。张路玉《本经逢原》、黄宫绣《本草求真》诸书亦然。朱老治疗气滞胃痛、胸满腹胀、不思饮食、脉弦细、苔白腻者,常用甘松配香附、陈皮、香橼皮、麦芽、苏梗、焦楂曲、大腹皮、生姜等,取效甚捷。

    汪×,男,37岁,商人。素日工作较为劳累,不能按时进食,有时又常暴饮暴食,致胃脘经常胀痛,得噫稍舒。偶遇情绪拂逆,则其胀痛更甚,纳谷欠香,苔白腻,脉细弦。劳倦伤脾,肝胃不和,气机郁滞;治宜疏肝调胃,而和中州。

   处方; 苏梗、甘松各10克,广玉金12克,徐长卿、生麦芽各15克,佛手片、陈皮各8克,甘草4克。5剂。

    二诊:药后脘胀显减,知饥思食,苔薄腻,脉细。原方损益,以善其后。

    甘松的另一作用,是解郁安神,此则人所鲜知者。朱老对胸襟拂逆,肝失条达,自觉腹内有气冲逆,胸闷如窒,或妇女经期乳胀,喜太息,无端悲伤流泪者,常用甘松,视其虚实,或与疏肝理气药配合,或与养心安神药配合,每收佳效。

    【病案举例】

    李×,女,34岁。头眩神疲,夜寐多梦纷纭,经前乳胀较甚,胸闷欠畅,太息始舒,苔薄质微红,脉弦。此肝郁气滞、气机失畅之咎,治宜疏肝解郁,而畅气机。

药用:甘松、广玉金、丹参各12克,合欢皮、功劳叶各15克,淮小麦、夜交藤各30克,大枣5枚,甘草5克。5剂。药后诸象均见好转,原方继服5剂而安。甘松的用量,一般为6~12克(汤剂),又以其含芳香性挥发油,故人汤剂不宜久煎,后下效佳。


炒白术运脾胜于健脾。

如意头

指白术全体有多个瘤状突起,根茎下部两侧膨大的部分,形似如意之头

鹤顶

白术根茎的形状类似仙鹤,有时还带有地上部分的残茎,像仙鹤的脖颈。也有因为白术的木质状茎如腿形,而称为“白术腿”。

别名;于术,冬术,山精等。

产地;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分布于;浙江,安微,江西等地。

采挖;霜降~立冬。

禁反;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服,内有实邪雍滞者禁服。

毒性;无毒。

类型;补气药]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自汗,胎气不安。

归经;脾,胃经。【引药入脾】

用量;6~15克 。常用量能健脾止泻,

30~60g;大剂量用至则能益气通便,则可通泻。

对药;白术+山药。治脾胃虚弱。

白术+茯苓。治气虚泄泻,白痢。

白术+枳实。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性;温。

   味;甘,苦。

炮制方法;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也称为冬术。

入药部位;植物的根茎。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白术的论述;’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的脘账食少,吐泻乏力,痰饮水肿,自汗胎漏。药理证实:利尿排钠,降糖降压,促进胃肠分泌、安胎。白术炒用偏于补气健脾,生用偏于燥湿利水,焦用偏于和胃止泻,产于浙江临安县的称“于术”,冬天采集者称“冬术”,它们补气健脾之力更大,冬术润而不燥。

炒白术用麸炒,偏于祛湿利水,土炒偏于燥湿健脾。临床用炒白术并非单纯用气健脾补气,健脾白术不是主药。炒白术的特长在于和胃燥湿,利水退肿。故《本草从新》称其为“开胃神药,而其尤能燥湿”。水湿之去,除补气的健脾功能外,尚须和胃的运脾之力,故炒白术运脾胜于健脾。

白术,注意我的字不写白术写炒白术。白术一般概念都认为是健脾,健脾想到白术。我在临床经验,健脾是次要的,运脾是主要的。运脾呀,运呀,不在健,在运,这是很重要的。它运怎么运呢?就利水或者叫利湿、退肿,利湿退肿;另外它运脾呀,所以它开胃呀,所以我叫它开胃的神药。病人不吃饭用炒白术,而且可以健脾益气,这是次要的,主要在于运脾。它可以降糖,而且可以降压,降糖、降压、利尿、排钠,这也很有利,浮肿的病人就尿潴留,除钠利尿,它既能利水又能排钠,所以非常理想。它能止汗安神,止汗安神啊。更年期综合症,像更年期综合征不光女士有啊,男士也有啊,很痛苦。其中有一个症状就是出汗,汗很多呀,甚至于头面出汗或在傍晚出汗,西医讲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时候怎么办呢?炒白术是个好药,用炒白术加上浮小麦,30g的浮小麦,10g的炒白术,当然更年期综合征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千万不要加石菖蒲、郁金,出汗加上开窍透窍的药这个汗就止不住了,不能加石菖蒲、郁金。要加什么药呢?加利尿药。利尿,尤其用泽兰、桑白皮、芦根、冬瓜仁、车前草,这个对汗非常有效能止住,你可以在临床试试看。跟我抄方的那几位,好多抄方不是在夏天,冬天都大汗淋漓呀,当然出汗,头面出汗很痛苦呀,汗是心之液,出汗多了,心阳不振,会有后果,就用这个办法止,主要用这个炒白术。炒白术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安胎。好多病人西医不理解,卵巢囊肿、肌瘤、输卵管不通,对不对?所以一辈子怀不了孕了,这怀孕有的是呀,但一定怀孕以后,我后天讲治疗,要把这一套交给你,怀孕以后要吃三个月的药,吃过三个月,一般没问题了,三个月给她保胎,保胎里面主要的药就是白术,炒白术啊!白术为什么用炒呢?生白术很燥,燥湿呀,炒白术虽然用土炒或者用麸皮-麦子的麸皮炒,炒了以后呢,它运脾的力量加大了,燥性减少了,这个副作用就减少了,所以一定想着用炒白术。

1.白术的补脾功效卓著,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证。但这诸多症状必须是基于脾胃气虚这个根本,而没有实邪阻滞。运化无力现在叫胃肠蠕动性减弱,运化无力就会饮食不消化,脘腹胀满,这个胀满,脉象应该是虚类的脉,如虚,细,弱,芤等,舌淡苔薄白,舌质不红,舌苔不黄,就是不能有热像,不能有实像,腹部按压不能有硬痛,不能有跳动感。腹部胀满,按之虚软,脉是虚类的脉,舌苔无热像,才可以用白术,配人参,黄芪之类的药,这叫塞因塞用。

2.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即便脉是虚类的脉,证表现的是虚损证,只要腹部按压有硬痛跳动感,也坚决不能用白术,因为这个按压硬痛跳动感是伴有实邪阻滞,气机不畅。而白术有个作用就是壅滞气机。张仲景在论述理中丸的时候告诫说,“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四两”,由此可以看出,“脐上筑”不能用白术,“吐多”有热也不能用白术,由此推测,腹部按压硬痛跳动和舌质红舌苔黄都不能用白术。在《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因为有“心下悸”和“脐下悸”,即便是水饮所致,作为健脾利水的白术,张仲景也没有用到,而到了第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这里没有腹部的悸动,就用了白术,所以,治疗水饮,要注意腹诊。治疗水饮,即使有实类的沉紧脉,只要没有悸动,也可以用白术。有悸动,即使虚类脉那也不能用白术。苍术与白术的讲解,各不同】

3.那么这个腹部按压硬痛或跳动的证如何治疗呢?这种情况在慢性肠胃病患者群中很常见,在治疗上,我认为一是按照张仲景的辩证论治方法,属于水饮的用桂枝甘草汤,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属于虚损的用小建中汤。二是用王清任的膈下逐淤汤。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论述膈下逐瘀汤时说“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胁、右胁、脐左、、脐右、脐上、脐下、或按之跳动,皆以此方治之,无不应手取效。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总是病去药止,不可多服。尚病人气弱,不任消克,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必拘泥。”

4.还有网上广为流传的大剂量白术可通便的说法,这个一定要辩证地看,即使一味药,在中医看来也要辩证论治。大剂量白术所治疗的便秘,只能是气虚便秘,具有粪质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等气虚的临床见证,其他证型的白术概不可以用大量白术。

苍术从胃走胆,白术从脾走肝~~~苍术走表,白术走里。    

苍白二术都是燥湿,方向不同~~~平胃散用苍术,不能用白术。

理中汤用白术,不能用苍术~~~两个术是不同的,不能代替。

苍术走肺,白术走大肠~~~所以白术大量用还可能通便。

苍术能升提胃气,配升麻~~~白术配葛根升提脾气。

皮肤病用苍术,不能用白术~~~张仲景治里水用白术,白术可能通达肾。

如肾着汤,分水丹~~~苍术配竹茹,白术配半夏。

苍术配香附~~~白术配木香,苍附导痰汤。

就是说,苍术偏向于左手脉~~~白术偏向右手脉。

苍术走背~~~白术走腹。

苍术配细辛~~~白术一般不配细辛,配砂仁之类。 它们走向不同  。

白术和苍术;功效对比;

白术:苦甘温。脾胃经。甘温补气,枯燥健脾,未补气健脾的要药;燥湿利水,脾虚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用之甚宜;固表止汗安胎,均与补气健脾作用有关。

苍术:辛苦温。脾胃经。辛散苦燥力强,内燥中焦湿浊健脾,外祛风湿发汗解表(内湿外湿)。风湿痹症胜湿者,外感风寒夹湿尤宜。富含VA,治疗夜盲症。

中药鉴别;

炒白术都是用生白术染色后出售的。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防假措施:最好买生白术来自己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