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盘点 | 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成功!见证中国航天辉煌历史
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高楠 摄)
作者 | 张雪松
中国现有的317次航天发射中,长征系列火箭就占了300次,长征系列火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还有更多重要的发射任务。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300次发射中,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吧!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长征一号火箭也成为我国第一种运载火箭,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长征一号作为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发展而来的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先天不足,我国还在研制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在此基础上1973年9月18日风暴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只不过发射失败。
1974年11月5日,东风五号发展而来的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发射失败对航天人无异于当头一棒,但痛定思痛反省整顿后,1975年长征二号火箭将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这也是我国第一颗实用卫星,金牌火箭长征二号火箭也从此起步。
现在的一箭多星早已令人不觉新鲜,但上溯到源头还要说说风暴火箭,1981年风暴一号火箭成功进行了一箭三星发射,宣告我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风暴火箭在这第8次发射后名义上后继无人,但它为上海航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征四号火箭实际上就是它的后代。
1984年4月8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静地轨道,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空二次启动的氢氧发动机技术,具备了发射同步轨道卫星的能力,也是我国通信卫星事业的开端。
1988年9月7日,我国在太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甲火箭将风云一号A卫星送入太空,中国从此拥有了气象卫星,大范围天气预报不再只能仰仗外国气象卫星的数据。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是中国航天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一次商业发射,从此中国航天开启了商业化进程。同年7月16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长征二号E)首飞成功,一箭双星把澳星模拟星和巴基斯坦的Bada-A科学试验卫星送入太空。长二捆是专门为商业发射而研制的火箭,它虽然商业上不算成功,但中国航天从此突破掌握了捆绑式火箭技术,而由长二捆衍生而来的长征二号F火箭更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的神箭。
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长征三号甲对比长征三号火箭最大的变化是新研制的YF-75氢氧发动机,这种8吨级氢氧发动机推力大、比冲高,使火箭的运载能力从长征三号的1.6吨提高到2.6吨。然而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首飞失败,火箭起飞22秒后触地爆炸,长征三号乙的失败外加更早几次发射失败的影响,再加上美国政府的制裁,让中国航天不得不退出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2005年4月12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将法国公司制造的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在阔别多年后重返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开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发射份额。
长征三号乙火箭值得大书特书,它在长征三号甲火箭基础上捆绑了4枚液体助推器,可以看作长三甲和长二捆火箭的结合,此后20年时间里雄踞我国运载火箭运力榜首,也承接了北斗和嫦娥等重要工程的发射任务。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火箭载着中巴资源卫星一号01星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光学遥感卫星,也是中国和巴西“南南合作”的成就。此前我国的遥感卫星都是返回式,用胶片拍照,卫星返回地球后才能拿到遥感图片。
19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用长征二号F火箭将神舟一号飞船送入太空,这不仅是长征火箭的第59次发射,也是中国921载人航天任务的里程碑; 2003年10月15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F火箭将搭载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载人发射,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之梦,成为中国人走向太空的起点。
2011年9月29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了另一次重要发射,长征二号F火箭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顺利送入轨道,随后进行并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以及短期驻留技术,为完成载人航天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2000年10月31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为北斗卫星系统建设的开端,而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衍生而来的北斗卫星,直到今天还在太空勤勤恳恳的默默工作。
2007年4月1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火箭把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终于在申请频率过期前占据了预定轨道位置,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3年12月30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SM火箭发射了探测一号卫星,它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第一颗卫星,而双星计划是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第一个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中国的空间科学从双星计划开始才算真正走向太空。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先导专项发射升空的第一颗卫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2006年10月29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将鑫诺二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遗憾的是鑫诺二号出现故障,东方红四号新一代通信卫星平台出师不利,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东四平台还是逐步成熟并成为中国通信卫星的主力。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火箭一箭20星发射成功,拉开了新一代长征火箭服役的序幕,9月25日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又发射成功,这是航天科技集团的第一种固体运载火箭。
2016年6月25日和12月3日,新一代长征火箭中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先后发射成功,长征火箭家族开始升级换代,走向推进剂无毒无污染、火箭性能和技术水平更高的新时代。
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火箭还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波澜壮阔的嫦娥探月工程拉开了序幕,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现在即将完成。
2013年12月2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三号不久后成功在月球实现软着陆,成为苏联月球24号后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月球的探测器,而距离月球24号任务已经过去了37年,这使得嫦娥三号的发射和着陆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也赢得了无数航天和天文爱好者的喝彩。
2018年也有重量级的发射,先是5月21日长征四号丙火箭将鹊桥号中继星以及龙江一号和二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拉开了嫦娥四号任务的序幕,鹊桥号还是人类第一颗地月L2轨道的中继星。同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再次大显身手,把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送上奔向月球的轨道,次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预定位置成功着陆。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堪称中国航天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世界第一。
长三乙火箭飞向太空(付苏 摄)
随着长征火箭和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国逐步成为航天强国,相信我们还会有越来越多含金量十足的世界第一。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任务,贯穿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长征火箭发射简表
(截止2019年3月10日)
(点图可放大)
49年弹指一挥间,长征火箭的300次发射,经历了一个从慢到快不断加速过程,自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算起,经历了14年到1984年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才进行第10次发射任务,而突破第30次发射任务,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22年后了。长征系列火箭从第10次到第30次发射的时间仅有第一次到第10次的一半多一点,中国航天的基础已经越来越坚实了。
1998年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铱星,实现了长征系列火箭的第50次发射。同样是积累20次发射任务,从第30次到第50次发射用了6年,又比从第10次到第30次发射短了两年。经历37年的进取和奋斗,2007年中国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发射鑫诺三号卫星,宣告长征系列火箭迎来了第100次发射,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个位数达到10次,此后更不断挑战更多的年度发射数量,2007年我国还正式立项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质量上提升长征系列火箭的性能和水平,中国航天发展步入快车道。
长征系列火箭从第1次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而第二个100次也就是从第100次到第200次只用了7年,2014年12月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了中巴资源卫星四号,宣告了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的到来。这7年里中国航天发射达到两位数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2012年更是进行了19次航天发射任务,反而是2009年那样仅有6次发射成了罕见的孤例。如果时光倒流20年甚至是10年,一年6次发射任务也足以让航天人自豪了,中国航天的发展进步令人刮目相看。
长征系列火箭第三个100次发射任务的实现就更快了,从2014年12月7日的中巴资源卫星四号的发射到2019年3月10日中星6C的发射,中国航天仅仅用了4年多时间!
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家族的各型火箭也陆续首飞成功:2015年9月20日和9月25日长征六号火箭和长征十一号火箭先后发射升空;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又首飞成功,2016年11月3日新一代长征火箭家族的老大哥长征五号火箭也成功发射,宣告着中国航天大型运载火箭技术的突破和飞跃。
新一代运载火箭亮相珠海航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中国航天以22次的发射次数首次突破20次发射,年发射数量上力压俄罗斯,和美国并列世界第一;中国航天再接再厉,2018年航天发射次数达到了空前的37次,不仅将俄罗斯远远甩在身后,也力压美国独居世界第一。
中国航天2018年发射量世界第一的辉煌成绩已经成为过去,2019年中国航天迎来了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的里程碑,这将成为中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不断迈进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