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败酱草
一、典籍摘要
《名医别录》:“主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疸,痔,马鞍热气。”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咸,平、微寒,无毒。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
《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本草纲目》:“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本草正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
《本草从新》:“解毒排脓,治痈肿,破凝血,疗产后诸病。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黄花败酱皂苷A-F、常春藤、齐墩果酸、木犀草素、槲皮素、芦丁、异荭草苷、异牡荆苷、东莨菪内酯、七叶内酯,以及挥发油、环烯醚萜类、甾醇类等。
作用: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镇静、保肝、止血、抗缺氧等作用。
药理:败酱草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增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其果枝能舒通门静脉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因而有降酶、降絮作用。大量应用,可引起暂时性白血球减少和头昏、恶心。
临床报导: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黄花败酱鲜叶适量,加生石膏共捣烂,再用1个鸭蛋清调勻,敷于肿痛处,24小时取下,重症需敷2次,有并发症时需加服其煎剂。治疗200例,90%例在局部敷药后24小时内症状消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