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一定要打破伤风针吗?如果你有破伤风的困惑,请看此文

很多心理脆弱的人会恐惧疾病,特别是对艾滋病、狂犬病、破伤风和癌症等所谓的“不治之症”,总是莫名其妙地害怕。究其原因,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对疾病的不了解所致。

比如,有一位网友问我,他在一个月前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后来听说要打破伤风类毒素,又去疾控中心打了一针,工作人员交待一个月之后再注射第二针。

但是,害怕什么来什么,这位患朋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之后,不满一个月又有皮肤擦伤,问我是不是又得重新打疫苗,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提问的只是个别人,但恐惧破伤风的人容易受网络上面一些言论的影响,这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 他们经常会问:是不是每一次外伤都要注射破伤风针?破伤风是不是不治之症?

担心疾病的严重后果,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对这个疾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就不应该有这种无缘无故的忧虑。或许这样的忧虑,更多的是出于心里缺乏安全感,想通过注射疫苗来确保安全,否则的话就寝食难安。

龙医生今天就来针对破伤风预防的常见问题,做一个通俗易懂的科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破伤风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破伤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是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经皮肤或者黏膜的伤口侵入,在封闭的环境下繁殖并分泌神经毒素,其症状多是由这种毒素导致的。

得了破伤风的患者,主要的症状是随意肌的间断性、强制性痉挛,痉挛就是肌肉收缩的意思,以面颊部的咬肌导致的牙关紧闭为最为典型。

咬肌是什么呢?我们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当你咬紧牙关牙的时候,摸摸脸颊,鼓起的那一团肉。就是咬肌。

咬肌收缩导致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下颌僵硬。同时,由于咬合部和面部的其他肌肉也会收缩,使患者的表情好像固定住了:看上去像在微笑,眉毛是上翘的,类似于“苦笑”的状态

其他部位的肌肉也会出现痉挛的表现,如腹部、颈部、背部的肌肉。如果这些肌肉都发生收缩,会表现为“角弓反张”。这个词什么意思呢?表现是这样的:患者躺在床上的时候,呈弧形,肚子向上挺,呈现弓状。

如果是一些内脏的括约肌发生痉挛,比如负责控制大小便的肌肉痉挛,会出现尿潴留和便秘的表现;吞咽的肌肉发生痉挛,会出现吞咽困难。

大多数患者在开始发病的时候,意识是清楚的。但不久之后,由于持续肌肉痉挛,可能会导致昏迷;如果波及到呼吸肌,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由此而引发的窒息、缺氧和心跳骤停,是破伤风死亡的主要原因。

认识一下破伤风杆菌

前面提到了,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导致的。那么要预防破伤风,首先要了解这种细菌的一些特性。

这个细菌有一些特殊之处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就是说它是“讨厌”氧气的,只有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才能存活。由于“讨厌”氧气,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和人与动物的粪便当中,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下,细菌可以存活很多年。

除新生儿破伤风之外,外伤导致的破伤风,常见于锐器刺伤造成的小而深的伤口、大面积的烧伤和烫伤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因素导致的。

被生锈的铁弄伤后,一定会感染破伤风吗?

很多人认为被生锈的铁弄伤,就一定会感染破伤风,这个其实是人们对一些现象的部分性误解

通常得破伤风的人,多半是在地里面劳动的时候,被藏在土壤里面的金属锐器刺伤的,而这些锐器大多数是生锈的。

因此,人们想当然地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锈的锐器上,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被生锈的东西弄伤,哪怕只是非常小的擦伤、浅表的划伤,也会非常害怕,强烈地要求注射破伤风针

土壤里面的生锈的东西,含有破伤风杆菌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如果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东西,由于暴露在氧气中,生锈并不是非常厚,其表层含有破伤风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如果锈迹很厚的话,深部才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生存。

因此,在被生锈的东西所伤之后,要看伤口的深度以及是否有将一些泥土或者其他杂物带入伤口深处,造成了缺氧环境。而浅表的微小擦伤或者划伤,经过冲洗和消毒处理后,即使用少量细菌,也可以被清除,一般来说问题不大的。

破伤风的死亡率很高吗?

全球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破伤风,主要是新生儿和青少年,其发病率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疫措施的推广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以来,就将“百白破疫苗”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的程序中,使得破伤风的发病率逐渐大幅度的下降。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小孩3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注射,每个月一针,连续注射3个月,儿童期还要加强注射两次。这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

以前的破伤风死亡者主要是新生儿,但是在2012年,中国就正式宣布消灭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这个免疫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出生环境的改善和住院分娩率的提高。

所以,1978年以后出生的人,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大多数人是有对破伤风的免疫力的,目前成人破伤风的发病率也不是很高的。

那些发病的,多见于极端情况下、有经常接触土壤和粪便并受伤的人群。干净清洁的城市环境中,一些轻微的皮外伤导致破伤风的案例是比较少见的。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如果在没有医疗措施干预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和婴幼儿,病死率会很高,接近百分之百。

但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破伤风的病死率没有那么高。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的死亡率为30%~50%

我国没有很方便获取的成人破伤风死亡率的详细数据。暂且以美国为例,其破伤风的总病死率约为11%,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病死率约为7.5%,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病死率可达18%。病死率的高低,取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外伤后,去哪里注射破伤风针?

破伤风针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实际包括两类制剂:一类是破伤风类毒素,这是主动免疫的措施;另外一类是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这是被动免疫的措施。

那么问题来了:预防破伤风的针,在哪里打呢?

有的人说去医院,有的人说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就是防疫站。

目前大多数医院有破伤风抗毒素,只有部分医院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医院没有破伤风类毒素;疾控中心有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但一般没有破伤风抗毒素。

好多人并不知道这些。

从预防的角度上来说,外伤以后,应该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门诊,做进一步的评估和预防措施。

而如果是有破伤风的症状,或者外伤严重需要清创缝合的,最好去综合性的大医院急诊科就诊

破伤风抗毒素、类毒素和免疫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破伤风抗毒素,简称TAT;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简称TIG;而破伤风类毒素,简称其器TT。

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制剂,既用于预防,也用于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等副作用,需要皮试后用,加上注射后其血清水平不能维持太久,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次选择,通常在在没有条件使用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类毒素的时候才使用。

破伤风类毒素来源于破伤风杆菌,注射以后能够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破伤风

在儿童时期,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百日咳联合后形成的制剂,叫百白破三联疫苗。基础免疫完成后,再用白破二联疫苗加强。成年后,可每5~10年加强免疫一次。

前面提到的那位患者,已经注射了破伤风类毒素,在第二针还没有注射之前,如果再次外伤了,是不需要重新打的,按时完成接下来的疗程就可以了。

所以,发生需要预防破伤风的外伤时,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主动免疫,可在一定时期内使人体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外毒素的保护作用。这种方法相对于破伤风抗毒素来说,更加安全,且作用持久。

预防破伤风,一定要在24小时内吗?

很多人,包括部分医务人员都认为,患者应该在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否则无效。有些医疗或者预防机构,甚至拒绝对外伤超过24小时的患者进行免疫预防。

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破伤风这个疾病的潜伏期就知道了。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2~50天不等,平均为5~10天。根据这个原理,无论在伤后24小时之内,还是稍微超过这个时间,应用破伤风免疫制剂,都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有一些在超过24小时进行破伤风免疫的患者,即使发病了,他们的症状也可能会有所减轻。

因此,根据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的专家们的建议,不应该把24小时作为可否接受破伤风免疫的时间界限。他们强调:应该早期做好破伤风免疫,但只要未发病,伤后两周内应用破伤风免疫制剂,依然可能是有效的。

只有外伤才需要注射破伤风针吗

外伤后,很多人会立即想到打破伤风针。相反的是,对需要打破伤风针的其他情况,可能并不太了解。

比如,发生肛周脓肿、结肠穿孔、体内异物取出、烧伤和烫伤时,很少有人考虑到要预防破伤风,忽略这些情况也可能要打被动免疫制剂

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因为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和手术切口污染,对于没有明确的破伤风免疫史的患者来说,也是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的。

打了破伤风针,就不会得破伤风吗?

很多人打这些破伤风针,其实是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对于一些有破伤风风险的人来说,可能也认为打了这些针,自己就不会得破伤风了。

破伤风抗毒素,能中和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外毒素,但是对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以及释放毒素却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它本质上主要是用来治疗的,预防的效果不佳。

而且,破伤风抗毒素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5~7天,最短10~14小时,这意味着其在体内的浓度会很快下降,而如果反复注射消失得会更快,2~3天就失去了作用。

那么,对于破伤风潜伏期在7~8天以上的这些患者,如果只打一次,由于随后破伤风抗毒素达不到有效浓度,也可能并不能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也就是说,单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不能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是如此,只不过有效时间稍微长一些。

只有通过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人,才有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才是预防破伤风的最有效的措施。

不知道以前是否打过百白破疫苗的成年人,要怎样预防破伤风?

对于有明确的破伤风免疫史的人,进入成年以后,可每隔5~10年注射一次破伤风类毒素

预防接种史不详的人,如果想要预防破伤风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进行一个全程的免疫接种

  • 第1针,外伤后的当天注射。

  • 第2针,一个月后注射。

  • 第3针,七个月后注射。

  • 以后,每隔5~10年加强一次。

  • 外伤后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打破伤风针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良好的伤口处理对预防破伤风也是至关重要的,大的伤口需要去医院进行清创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在野外或者家庭环境中,可应急性的使用饮用水做伤口冲洗,越早越好。

    冲洗的时候,应保持一定的压力。冲洗的液体量不少于1000ml,应尽量冲掉伤口及其周围的泥土和其他的脏东西。

    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分别能够持续多久?

    注射这两种制剂都属于被动免疫措施

    制剂注入人体后,机体通常能够立即获得免疫力;作为破伤风的治疗和短期的应急预防之用,它们 的特点是产生的药理效应比较快,但免疫水平维持的时间长短不一。

    一般来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平均可维持2~4天,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维持时间可达到2~3周。

    所以,在被动免疫的同时,可在另外一侧肢体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全程免疫后的人,其保护作用可持续5~10年。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

    受伤以后,是否要打破伤风针,取决于伤口类型和接种史。

    1、有过全程免疫的人

    距离最后接种一针的五年之内,不论伤口类型,都是不需要注射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

    超过五年但不到十年的:如果是清洁和小的伤口,也不需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如果是一些污染的有风险的冲伤口,需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超过十年的,不管什么样的伤口,都需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但无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免疫情况不清楚或者没有完成全程免疫的人

    如果是清洁和微小的伤口,需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但不需要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污染的伤口,既要注射免疫球蛋白,也需要注射类毒素。

    3、没有受伤但害怕破伤风的人,可以在最后一次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平均每10年加强免疫一次。

    小结

    在确定自己需不需要打破伤风针的时候,要了解破伤风的一些知识、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以及自己的免疫史。上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一般来说除非特殊情况,都具有破伤风的免疫史。这些人如果需要做主动的预防措施,可以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如果出生在一个可能没有全程破伤风免疫的地方,可以通过全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式来预防

    而对于有伤口之后,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针,则需要结合伤口和破伤风免疫史来综合考虑。

    作者声明: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本文主要的作用是用普通的、有循证医学依据的科学事实,让恐惧破伤风的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做好破伤风的预防。但是本科普内容不能涵盖所有高风险的情况,特别是新生儿破伤风等相关的内容,需要当地医生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来决定如何防治破伤风。

    好了,龙医生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如您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