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交响乐界发展现状的一点个人思考 | FantasticClassics
我一个圈内朋友跟我反复唠叨过他的一个个人观点,他是这么说的:“乐队的演奏员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个什么概念呢?艺术家🉐自在,🉐舒服,比如咖啡☕🉐闲适地喝着,糕点🍰也🉐搭配着,就☕;然后,乐团巡演的话,不能把巡演日程安排🉐太紧密了,比如出国巡演呢,一定🉐给大伙有rest day供大家轻松地去逛outlets…”
嗯,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举双手🙋🏻♂️赞成🙆🏻♂️。
但现实的情况呢?北上广深等国内主要城市的职业乐团都忙🉐一笔屌槽(*南京话),尤其是什么NCPA Orchestra这种,又乐季音乐会,又歌剧伴奏,又Political Missions, 拜托,音乐家(演奏员)们特么不是“民工”,没有TM的一场接一场演,一个排练接一个排练的。当然了,有人会说Wiener Philharmoniker也忙🉐一塌糊涂,什么上午排练、下午录音、晚上演出的。但人Wiener Philharmoniker的演奏员不特么靠教学生赚钱。但国内乐团的演奏员是个什么情况呢?人家创收的最主要来源是教学生,拜托,拉(吹)乐团只是为了占据一个平台,要个title而已,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更便于招收学生👨🏻🎓啊,懂吗?不是靠拉(吹)乐队赚钱的…嗐
我一直主张作为艺术家(音乐家)的姿态要稍稍优雅(Elegant)一点,不要像个beggar或者“民工”似得,西装革履(燕尾服)的“民工”,拜托,别让我们的音乐家(演奏员)们都混成这样,排练演出,这个乐季音乐会,那个商演的,那么忙,干嘛呢?一场商演给个1000-3000RMB,人家演奏员愿意吗,请问乐团团长们,你们征询过贵团演奏员们的意见吗?人家摆明不愿意的,一天下来好好教教学生不香吗请问?当然香!
好了,问题又来了,不商演的话,很多乐团如何创收,如何维持乐团的建设发展?因为,相关部门每年能够给予当地乐团的财政(预算)支持真的很有限?十几年前2000-3000W/Year的预算还成,现在都新时代了,拜托,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CPI懂吗?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好好学学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行吗?我是说相关部门的领导们,谢谢。一支三管编制的国内职业乐团,逾百人呐,还不算乐团的行政人员呢…一年大伙的工资支出是多少,2000-3000W能hold🉐住吗?算算吧,唉,真是令人捉急啊…
好了,我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实情就是这样,我就🉐如实说出来,仅此而已,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