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钩沉:奉天满铁附属地的道路和建设(下)】
昨天,本号概略地梳理了满铁附属地面积变化情况、主要决策指导人和制作者的情况,附属地道路和建筑设计和建设中所借鉴和参考的范例等。今天,本文将概略地梳理附属地主要干线两侧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以便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在一百多年前,满铁当局在建设附属地时制定和发布了哪些道路和建筑规则及这些规则的实施情况。也许,我们还可以从非意识形态和不涉及政治的范畴,从建筑客体纯自然的角度给现时代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寻索一些有益的借鉴。
奉天满铁附属地参照巴黎改造,附属地沿着干线道路两侧,出现了具有整齐天际线的欧式风格建筑群。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1930年代中后期,此时附属地已经从一片荒郊野地变为现代化的城市。
南京北街
中山路
太原北街
民主广场,道路从左至右分别为太原南街,民主路
随着附属地的开发建设逐渐变得火热,为了有效控制沿街景观,1909年满铁出台了建筑规则。
规则中规定:面向道路的建筑,其临街一侧的层高,必须满足最低=12尺=3.6米,最高=临街道路宽度的2倍以内的条件。
满铁附属地浪速通上的一些建筑
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出现了所谓“看板建筑”,即面向道路一侧的顶层屋檐上再修建一堵女墙,以满足建筑高度要求。这样就出现前述建筑的临街一面外立面越来越高、坡屋顶变成平屋顶的现象。
以上图建筑为例,因面对的小巷宽度为4米,因此建筑外立面高度应为最低3.6米,最高8米。
“看板建筑”大多将“坡屋顶”掩饰成“平屋顶”,不但改善了附属地主要街面的景观,而且在节省建筑材料、合理疏导房顶排水等均有一定的益处。
以上图例可以看出:在建设上比传统坡屋顶更节省材料,不需要或少使用栋梁,全部或部分疏导雨水不向街上流。
满铁建筑规则还规定:新建建筑,必须满足耐火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建筑材料从中国和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变为砖混结构、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出现了大量欧式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建筑。
此外,建筑的外立面处理上,也从最初不加任何修饰的红砖基本结构,变为水泥罩面、镶嵌彩色釉面砖、贴马赛克等多种装饰手段。
如上图所示的胜利大街原华光灯泡厂南侧拆迁地块的临街圈楼,该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了至少四种彩色釉面砖进行装饰——
下图是拍摄于2016年6月的中山路20号,正好碰到重新装修招牌,露出中山路“穿衣戴帽”改造中没被遮盖的墙体。
从露出的墙体,可以看出使用了至少四种颜色的彩色釉面砖进行装饰。
下图是中华路176号,原中化路邮局搬迁后,同样露出被招牌遮盖的原墙体表面。
墙体外面由一层水泥罩面进行装饰,同时墙体上还由水泥构成的简单几何图案的装饰。如下图。
附属地的路网,由平行和垂直于胜利大街的道路组成棋盘格状路网,同时设置斜向道路用以解决格状路网常见的交通堵塞问题,并以中山广场、民主广场、和平广场、新华广场等6路或者8路交叉的圆形广场作为关键地段的交通结点。这种道路规划,在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尤为常见,今日也是城市规划建设中最常见的布局之一。
1910年起,满铁在附属地内大兴土木,至1917年共建成东西向(含斜向)道路25条,南北向道路8条。这一时期的道路和城市建设集中在中山路沿线及中华路以北区域。
1919年,商埠地开始大规模建设,附属地的建设中心也开始向中山路以北、中华路以南移动。
至1931年,附属地共建成东西向(含斜向)道路25条,南北向道路36条,建成区南延至南五马路。
1937年,满铁将附属地移交给伪满奉天市政公署,与商埠地合并为大和区,开始进行统一的市政规划建设。此时附属地已经向南延伸至砂山一带南十一马路,东部区域扩展至光荣街一线。
至1945年,原附属地内共建成道路102条。
满铁最初规划的棋盘格状路网锁形成的街区,基本尺寸为东西长100米,南北长200米的路网。以这种100x200方格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各种设施的开发建设,这种路网密度在当时欧美各国新兴城市建设中被证明是同时满足商业、居住、交通等要素的设计。
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周边路网
上图所示路网尺寸85x300米
在附属地建设步入正轨后,到1945年,这种100x200基本路网又演变出50x50,50x100,,80x200,100x100,100x150,150x200,150x250,200x200,200x250,300x150,400x200,550x400等多种路网组合。
对太原街主要商业街区两侧路网进行分析
1、修建南北向的小巷,将原有地块从中间切割开来,成为东西50南北200的长条地块。
2、修建横向小巷,将南北200米再切割成2个100米。
3、进一步将每个南北100米再切割成2个50米。
满铁附属地一角的道路和商业布局
对于南北长度的切割,从中山路向南,越靠近中华路越小,造成这种切割的原因,一个是出于商家的智慧:
1、南北向切割后,面对新开小巷,外立面层高要满足建筑规则要求至少16米,同时为了满足建筑密度的要求可以将建筑从大围合变成小围合,增加建筑面积。
2、东西切割后,横向交通更加顺畅,带来更多人流,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临街商铺面积——开辟一条100米长的道路,意味着多出200米的临街商业。
另外一种切割地块的方式,则多用于中高档住宅区,通过横向切割,将地块切割成东西100米南北50米或者100米的方格,在新地块中布置6-8栋2层洋楼,洋楼的大门可以设置在新开小巷上,使得居民可以不受主路上车流人流的干扰。
太原街延线随街的二层长条建筑。
太原街东侧的各种中高档住宅
小结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北地区的变迁尤为剧烈,日俄两国的侵占对东北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日俄战争结束后,满铁附属地建立与开发,使得以日本为主的外国势力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上入侵中国成为可能。沈阳附属地是规模较大,新建较早的附属地。日本在沈阳的殖民城市建设主要由以满铁为主导的殖民统治和以关东军、满铁经济调查会为主导的殖民统治两个阶段。
满铁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模仿西方古典主义的特征,强调城市的交通系统和空间结构,利于铁路与城市之间或留的便捷转换,突出殖民经济的掠夺及城市美学的理念,同时强调由广场与城市轴线构成的权力空间,突出殖民统治的政治意图及浓重的殖民色彩;又有欧美近代功能主义规划的特征功能,注重功能合理区分,重视城市道路、市政公程、公园绿地等公用设施建设,达到其殖民统治的目的。当然,附属地内除了具有殖民地规划特征外,在对城市的统一规划。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视,以及与传统城区既独立又联系的空间设计等方面,对今天的新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这个时期的城市空间并没有更大范围的拓展,主要是因为满铁经营附属地期间,其不是沈阳唯一的行政主体,原有传统城区及商埠地受到晚清政府以及北洋政府奉军奉系军阀的统治,其自主的城市管理及规划建设对满铁附属地的扩张起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不同的行政主体各自为政,竞相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形成了沈阳近代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与发展机制,从而促使满铁附属地、商埠地、旧城以及新型工业区城市空间格局的产生,近代沈阳政治势力的相互较量,对城市规划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一定的促进作用,
918事变后,日本全面占领沈阳,日本关东军特务部的满铁经济调查会,取代满铁,成为殖民统治的中枢机构。目标是将沈阳建设成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城市。由于日本殖民者能够不受拘束地实现其规划意图,因此由其主导的规划建设,一方面将之前多元化的城市空间格局重新整合起来。恢复了以殖民城区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另一方面强调大规模工业区域的建设,使得沈阳成为日本在海外的重要殖民工业基地与战争基地。城市空间由对峙分裂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沈阳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加强了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
附几张图片
奉天附属地平面图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共交通——马车铁道(中日合办的马车铁道公司)
放射线矩形路网交汇成的中心广场是附属地显著的空间形式,道路格局基本决定了城市空间形式
奉天居留民会时期公共建筑
奉天附属地近代标志性建筑
附属地的公园——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满铁附属地一角
满铁附属地一角
满铁附属地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