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桑寄生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备要》:“补筋骨,散风湿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齿者骨之余,发者血之余)。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三症皆由血虚)。外科散疮疡,追风湿。”
2、《本草便读》:“壮骨强筋,补肝肾虚羸。苦甘平润,和营通络,治痹风痛着,关节舒和,且其养血疏风。得附大桑之余气,又可安胎治产,都因寓木以生成。”
3、《本草从新》:“补筋骨、散风湿。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络而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外科散疮疡,追风湿。”
4、 《本草撮要》:“味甘苦,入足少阴经.功专坚肾.助筋骨.固齿长发.益血止崩.下乳安胎.和血除痹.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得阿胶、艾叶治胎动腹痛.以之捣汁服.治膈气.忌火.”
5、《本草分经》:“苦甘,坚肾和血,舒筋络散风湿。”
6、《本草害利》:“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络而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
7、《本草易读》:“益血安胎,止崩下乳。平痈肿而治金疮,强筋骨而疗腰痛。”
8、《本草择要纲目》:“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去女子崩中不足,安胎及产后余疾,下乳汁,助筋骨,益血脉。”
9、《药笼小品》:“”舒筋络,利关节,除风湿痹痛之要药。同他药浸酒服良。”
10、《药性切用》:“苦甘性平,入肝肾而除风理湿,壮骨强筋,为腰膝痛痹专药。”
11、《玉楸药解》:“”味苦,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壮骨荣筋,止血通乳。桑寄生通达经络,驱逐湿痹,治腰痛背强,筋痿骨弱,血崩乳闭胎动,腹痛痢疾,金疮痈疽,坚发齿,长眉须。”
12、《药性切用》:“”苦甘性平,入肝肾而除风理湿,壮骨强筋,为腰膝痛痹专药。”
13、《本草崇原》:“主治腰痛者,腰乃肾之外候,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寄生得桑精之气,虚系而生,故治腰痛。” ”
14、《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味苦甘,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主金疮,去痹,女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15、《中药学》:“苦,平。归肝、肾经。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本品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本品药性平和,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故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16、《神农本草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
17、《名医别录》:“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
18、《药性本草》:“主怀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19、《医学入门》:“桑寄生平苦苦味,主腰背强祛风废,痈肿金疮皆可疗,下乳止崩安胎坠。主背腰腿脚遍身骨节疼痛,祛风痹顽麻废疾,痈肿金疮皆疗。又治妇人崩中不止,胎前漏血,产后乳难,小儿背强,实明目轻身通神。”
20、《药性论》:'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21、《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22、《滇南本草》:'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23、《本草蒙筌》:'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24、《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
25、《医林纂要》:'坚肾泻火。'
26、《本草再新》:'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27、《药材学》:'治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28、《辽宁经济植物志》:'治郁血性肾炎,月经困难,咯血,瘰疬,心脏诸病及早期肺病。'
29、《湖南药物志》:'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内伤咳嗽,小儿抽搐。'
30、《广西药植名录》:'除风湿,消肿,清热,祛痰,顺气,止咳。治痢疾,疮疥,吐血,子宫脱垂。'
30、《本草求真》:“味苦而甘,性平而和,不寒不热,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
31、《本草经集注》:“味苦、甘,平,无毒。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32、《雷公炮制药性解》:“主除腰痛,去风湿,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长须发,坚齿牙,安胎气,下乳汁,止崩漏,折其茎深黄色者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广寄生苷、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苷,以及挥发油等。
2、 作用:本品有镇痛抗炎,降血酯、抗肿瘤,降压、利尿、抗菌、抗病毒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