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绝症的时代何时到来?记录被判 “无期” 疾病的中医治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纪录中医”

编者前言:现在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什么?新冠疫情?癌症?抑郁症?白血病?心血管疾病?面对病毒的日益变异,不少人都发出了灵魂拷问:人类医学如此发达但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天下无癌甚至是天下无绝症的时代?本文选择了中医可以参与治疗的10种疾病,分享参考!

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都有无法治疗疾病的无奈,但是都一直在努力帮助我们找到治愈的方法!而中医有独特的思想是——治未病,这是中国人对人类的独特贡献。面对现代社会不同的疾病,中医从来也没有缺席,这些大家和前辈们也终其一生来探索发现治疗疑难疾病的方法。

1
癌 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癌 症 已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朱良春教授、路志正教授、周仲瑛教授等都对治疗不同的肿瘤有丰富的经验,以朱良春教授治疗肿瘤的病例为例来说明。

朱良春教授运用扶正消癥法治疗肿瘤,朱老认为治疗肿瘤主要在于扶正、祛邪两个方面,早期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中期攻补兼施;晚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在扶正消癥思想指导下,辨证运用虫类药治疗恶性肿瘤收到较好疗效。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恶性肿瘤经典案例

患者,女,62岁,2013年12月18日初诊。

2013年9月出现咳嗽咯痰,胸中憋闷,颌下淋巴结肿大。

CT示:1) 支气管炎表现;2) 纵膈及双侧腋窝内多发淋巴结肿大; 3) 甲状腺异常改变。B超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胃镜示:1)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炎。病理示:(胃窦) 黏膜中度慢性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性萎缩;(颈部) 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结,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现症见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难以平卧,平卧后咳嗽胸闷加重,夜寐难安,4日来仅食少量流食,痰多质黏、黄白相间,腹部胀痛,全身颈部、颌下、锁骨上、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7cm,大便4日未解,舌淡,苔腻微黄,脉细弦。

中医辨证:痰瘀交凝、气血亏虚,治当化痰祛瘀、补益气血,佐以宣肺止咳。

中药处方:炙麻黄6g,苦杏仁15g,生石膏10g,金荞麦60g,鱼腥草30g,红藤30g,败酱草30g,刺猬皮15g,白芍30g,厚朴10g,凤凰衣7g,蜈蚣8g,穿山甲10g,鸡内金10g,党参30g,茯苓10g,白术30g,陈皮8g。3剂,每日1剂。

二诊:患者药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0℃ 左右,可自行缓解,咳嗽稍加重,伴呕吐少量痰液,纳谷稍增,仍神疲乏力,难以平卧,舌淡,苔腻微黄,脉细弦。考虑患者正气得复,正邪相争,此乃佳相,药既有效,原方加橘红8g、金沸草30g 加强化痰止咳的力量,3剂继服。

三诊:患者发热渐退,咳嗽减轻,咯痰仍多,色白质黏,乏力感减轻,纳谷转馨,已可平卧,夜寐尚安,舌淡、苔白腻,脉细稍滑。颈部、颌下、腹股沟处淋巴结扪之有缩小,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正气渐复,守前法继进,原方中加三子养亲汤祛痰止咳,上方加炙白苏子15g、葶苈子30g、莱菔子30g,3 剂继服。

四诊:患者药后全身泛发银屑病样皮疹,以前胸、后背为甚,瘙痒难忍,咳嗽咯痰明显减轻,活动后亦无胸闷症状,亦无其他特殊不适,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稍红,薄黄苔,脉细稍弦。考虑患者皮疹为毒邪外透,瘙痒难忍,加消疹止痒之品以解其苦。处方:金荞麦60g,鱼腥草30g,红藤30g,败酱草30g,刺猬皮15g,白芍30g,厚朴10g,凤凰衣7g,蜈蚣8g,穿山甲10g,鸡内金10g,党参30 g,茯苓10g,白术30g,陈皮8g,橘红8g,金沸草30g,炙白苏子15g,葶苈子30 g,莱菔子30g,赤芍2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 g,3剂继服。

五诊:患者诉胸背部皮疹有所消退,四肢皮疹又作,瘙痒难忍,咳嗽咯痰已不作,无胸闷心慌,可正常活动,纳谷亦馨,夜寐因瘙痒影响欠佳,二便调畅,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细稍弦。颈部、颌下、锁骨上淋巴结扪之无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较前亦明显减小,患者皮疹由胸背透发至四肢,乃邪毒渐出之象,宜守前法继进,原方继服,加中药外洗以解其瘙痒,处方:鬼针100g,荆芥20g,防风20g,生地黄30g,北柴胡20g,煎汤1500ml,外洗四肢皮肤。

六诊:患者经内服外洗后皮疹渐消退,瘙痒减轻,咳嗽咯痰、胸闷等症状基本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生活已能自理。复查B超提示胸腔、颈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部分肿大淋巴结消失。

2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中医古籍中并无“白血病”病名,与本病临床表现相似的病证如“内伤发热”、“血证”、“虚劳”等。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血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强调辨病治疗,重视专病专药、单方验方的应用。周老临床常用青黄散(青黛和雄黄8∶2制成散剂)治疗白血病,取效良好。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白血病经典案例

马某,女,10岁。

初诊日期:2009年6月17日。患者两个月前因发热、乏力、骨痛在某医院就诊。

西医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现症见面色苍白,形体消瘦;手足心热,乏力盗汗,低热不退;咳嗽阵作,痰黏难咯量少;舌暗紫、苔黄,脉细滑数。予联合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骨髓造血抑制,但原始细胞仍有8%,提示未缓解。

中医诊断:髓劳

中医辨证:肝肾亏虚,营血伏毒,肺热阴伤。

治法:养阴清肺,凉血解毒。

中药处方:方用沙参麦冬汤、柴前连梅散及犀角地黄汤化裁。南沙参、北沙参各12g,太子参10g,天冬、麦冬各15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知母10g,银柴胡6g,前胡10g,胡黄连4g,乌梅10g,冬凌草20g,狗舌草20g,白花蛇舌草20g,水牛角20g,生地黄15g,大青叶15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7月3日):低热退,咳嗽止;无盗汗,精神转佳。复查血常规正常。

原方去桑白皮、前胡,加石斛15 g,并行第2个疗程化疗。

3
抑郁症

抑郁症因其病因不清、致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不详,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众多医家运用中药、针灸及拔罐等中医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卓有成效,且对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以郝万山教授为例来说明。

郝老认为本病的病机是心胆阳虚气虚,脑神失养,肝气郁结,神窍痰蒙。提出温补心胆阳气,益肝兼助疏泄,养脑涤痰醒神。

郝万山治疗抑郁症的典型病例

管某某,女,42岁,1994年4月16日初诊。

出现抑郁症头痛,不明原因的疲劳无力,反应慢,失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四肢麻木甚至有自杀念头等症状。

现症见两目呆滞、愁容满面、端坐不动、问而不答。且手足冰凉、脉细小而弦而数,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腻。

西医诊断: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型,重症。

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虚气郁,神窍痰蒙。

治疗:用温补心胆,舒郁涤痰之法。方用柴桂温胆定志汤和西药多虑平。

中药处方:柴胡、黄芩、桂枝、赤白芍、半夏、生姜、陈皮、枳壳、竹茹、远志各10g,茯苓20g,人参5g,菖蒲6g,炙甘草6g,大枣5枚,水煎两次,分两次服,每日一剂。

用药后3日,头痛身痛已减,用药5日,上午可起床活动,食欲不振好转,不再想死。用药后4周诸症已得到控制。此时中药去菖蒲、远志,以太子参易人参,桂枝减量,隔日服一剂,继服两周。

用药6周后已可正常上班,停服中药。多虑平逐渐减量,每减25mg 维持5天。约4周后以维持量12.5~25mg继续服4周停药。随访至今无复发。

4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为当今难治之病,中医学治疗本病历代虽无较完整的论述,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于痿证、睑废、大气下陷等范畴。通过中药、针灸、饮食、情志调理,效果较为显著。邓铁涛王明杰吴以岭等都对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丰富。

邓铁涛教授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为例来说明,邓老认为重症肌无力的产生多源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因此,治疗上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立法,选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国医大师邓铁涛经典病案

患者,男,54岁,1999年10月初诊。

患病两年,其表现主要是两眼睑轻度下垂,有复视现象。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服用泼尼松治疗半年,面部轻度浮肿,泼尼松用量为每天30mg。患者有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控制在19.3/12kPa左右。

现症见患者仍有复视现象并伴有眼睑晨起轻度下垂。舌质红,苔薄,脉沉细。

首诊后,邓老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中医辨证:治宜健脾益气,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药处方:黄芪60 g,五爪龙60g,太子参30g,升麻10g,柴胡12g,杜仲20g,菟丝子15g,陈皮3g,当归12 g,炙甘草6g,桑寄生15g,白术10g,桔梗10g。水煎服,日1剂。

因为是外地患者,邓老嘱其先服药两个月并逐渐减少激素剂量。患者服药1周后,电话来诉,自觉头晕,测血压22 /14kPa。邓老嘱去升麻、柴胡,加重黄芪用量为120g。改药后,患者头晕症状逐渐减轻。

患者自觉两眼睑轻度垂及复视症状缓解较较慢,服药第一年,症状基本上无明显改善。但患者基于对邓老的信任,坚持服药。

邓老则认为患者虚能受补,本身就说明方证相应,也不断给患者以信心。用方方面,效不更药。基本方没有改变,根据血压的情况,其间复用升麻、柴胡。其他药物在剂量方面略有变化,北黄芪用量增180g ,而陈皮的用量最多不超过6g。服药1年后,患者已停用激素,症状开始有明显改善,邓老嘱其继续服用中成药强肌健力胶囊1年,后病情完全控制。

5
不孕不育症

近年来,不育症 已成为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王琦夏贵成赖新生等对不育症的治疗都有丰富经验。以王琦教授对不育症的治疗来说明,王老特别重视辨病诊断,辨证时强调精液望诊,精液色白、质稀、量多者,多为寒、为虚;色黄、质稠,多属热、属实主张辨病、辨证相统一,辨证与精液微观分析相结合。

国医大师王琦治疗不育典型病例

患者,男,32岁,工人。

1999年5月10日初诊。3年未育,配偶生殖功能正常。

体检:生殖系统发育正常,无精索静脉曲张。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活率42%。

现症见患者形体较瘦,平素易乏力,怕冷,时腰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诊断:不育症——弱精子症。

证属肾阳亏虚型。治以温肾助阳为大法。

处方:方以右归丸加减,菟丝子、熟地、黄芪各20g ,枸杞子、锁阳各15g ,鹿角胶(另烊化冲服)、仙茅各10g ,仙灵脾、当归各12g,制附子6g 。每日1 剂,水煎分早晚服。嘱患者多食用核桃仁、鳝鱼等。连用20 剂,复查精液常规:精子活率为53%,a 级15%,b级20 %。仍守上方加减服用近50 剂,坚持治疗后,配偶怀孕,后顺产一女婴。

6
渐冻人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 渐冻人症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及方法。

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霍金,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该病属于“痿证”范畴,中医药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下面以赵建国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案例来进行说明。

赵建国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典案例

谢某,女,2014年12月18日初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肩部,肘、腕部疼痛,无肢体活动不利、关节肿痛及畸形等其他症状,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病,反复就诊无果。

现症见双侧上肢时有肌肉震颤,双上肢肌肉萎缩,尤以左侧肩部肌肉、双手大小鱼际肌、指间肌明显,活动欠灵活,纳眠可,二便调,双下肢无水肿,舌暗红、苔黄,脉沉。

中医诊断:痿证( 脾肾亏虚型) ;

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治疗:嘱患者加强患肢活动防止肢体挛缩,应畅情志,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综合患者舌脉,四诊合参,治以健脾,补肝益肾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处方:予中成药补肾抗衰片4 片/次,每天2 次;

中药处方:炙黄芪30g,党参15g,牛膝15g,盐杜仲15g,千年健30g,川芎30g,骨补脂15g,丹参30g,益母草15g,甘草10g,煅牡蛎30g。7 剂。水煎,分上下午服。

二诊,患者服上方后精神状态好,双下肢无力感减轻,肌肉、舌体颤动较前减少,但诉近日食欲不佳,舌红、苔薄黄,脉沉。

查体:四肢肌肉萎缩,尤以左上肢肌肉、双侧大小鱼际肌、指间肌明显,一般活动无明显受限。因患者食欲不佳,故原方去性寒之益母草,加以性温、化湿醒脾之佩兰及苍术各15g。

三诊。患者精神可,食欲好转,双下肢无力感减轻,其他无明显不适。二便调,舌体颤动较前减少,舌淡红、苔薄黄,脉沉。

查体:四肢肌肉萎缩,尤以左下肢肌肉、双侧大小鱼际肌、指间肌明显,可正常工作生活,可走较长距离,无疲乏感。前方已显效,效不更方。

7
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率很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是关节滑膜炎,随着炎症的反复发作而加重,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和功能障碍。

路志正教授治疗类风湿为例来说明。

路老认为,痹证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正气不足和感受风、寒、湿、热诸邪。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发痹证的内因。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类风湿经典案例

洪某,女,56岁。2001-09-04来诊。

无诱因出现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热敷后疼痛减轻,1个月后逐渐出现右肩、双腕、髋、膝、踝关节疼痛,双手掌指关节疼痛,双手示指、中指关节疼痛,活动轻度受限,握拳困难,晨僵约1h。

刻诊:双手掌指、指、腕、肩、膝、踝诸关节肿胀、疼痛,周身肌肉酸痛,晨僵1h 以上,神疲纳呆,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畏寒喜暖,天气变化或过劳症状加重。舌质淡黯、有瘀斑,苔薄白,脉沉而弱。双手掌指、示指、中指关节肿胀,轻度鹅颈样变形,压痛明显,不能握拳;腕、右肩、膝、踝关节漫肿、压痛;双腕关节背伸轻度受限;双膝关节可触及骨摩擦音。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辨证:痹。辨证为肝脾肾不足,痰瘀阻滞治宜补益肝肾,祛瘀化痰,活血通络。

中药处方:太子参12g,熟地黄15g,赤芍药、白芍药各10g,黄精12g,怀牛膝10g,桑寄生15g,制附子6g,秦艽10g,威灵仙12g,白术10g,茯苓12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6g,全蝎(另装胶囊吞服)2g,地龙12g,焦三仙各10g。水煎服,日1剂。

二诊:腰膝酸软、自汗、盗汗、畏寒症状减轻,双手掌指、示指、中指关节肿胀压痛不明显,能握拳,但握力仍差,饮食增加,体力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药已见效,继用原方减赤芍药、白芍药、巴戟天,加杜仲12g、骨碎补12g、山茱萸12g。

三诊:患者无需家人搀扶而自行来诊,面色红润,精神佳,各患处关节肿胀明显减轻,晨僵在30min以内,程度亦轻。劳累后膝、踝、腕关节轻微疼痛,其他关节无疼痛,双手握力可,双腕关节背伸活动无受限。仍腰膝酸软、畏寒,夜尿每晚3~4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四诊:守二诊方,减地龙、川芎、全蝎,加姜黄10g 、独活10g 、防风6g、肉桂6g、桑螵蛸10g。续服15剂后,改予独活寄生丸善后,每次9g,每日2次口服,连服2个月后复查,患者基本无所苦,能够做一般的家务,随访6个月未复发。

8
狂犬病

狂犬病 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人兽共患传染病,人被疯动物或疑似疯动物咬伤后,有发生狂犬病的危险,我国狂犬病的发病居世界第2位。目前狂犬病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而它的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林淑静治疗狂犬病经典案例

于××,男,35岁,干部,黑龙江省通河县人,1991年1月1日就诊。

20天前被犬咬伤双侧小腿内侧,未引起本人注意,伤后局部未作处置,亦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及血清。就诊前3~4天感到食欲减退,乏力,周身不适、胸闷、明显怕声、双手麻并逐渐加重扩散到头皮、面部、躯干,伴有蚁行感,经2剂狂犬散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又继服2剂。病愈后未再被犬咬伤,亦未用过任何免疫制剂。

9
顽固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 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詹文涛教授行医40余载,尤其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其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有其独到之处。詹老师认为,心衰虽是局部之病,却是全身之疾。心与五脏之气相连,一脉相承。

詹文涛教授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经典案例

女,69岁,2000年8月20日初诊,患者因反复心悸、胸闷20余年,稍活动后即感心悸、胸闷,并出现气短及双下肢浮肿,严重时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甚至出现过两次咯粉红色泡沫痰。

西医诊断:风心病联合瓣膜病、房颤、心衰4度。

中医诊断:心痹,心水。

中医辨证:本虚标实,心肺俱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痰瘀水互结。治宜益气温阳、活血化痰利水。

治疗:方用黄芪生脉饮合自拟苇茎三子汤加真武汤化裁

中药处方:黑附片60g(另包先煨),黄芪、太子参、苇茎、冬瓜仁、薏苡仁、葶苈子各30g,麦冬、牛蒡子、紫苏子、茯苓、赤芍、川芎、车前子各15g,西洋参、桃仁、白术各12g,五味子、生姜各10g。每日1剂,连服2周。患者心悸、气短、胸闷明显减轻,咯痰减少,尿量增加,浮肿消退,夜间能平卧入睡,但精神仍较差,舌质胖淡紫暗、苔薄白腻,脉沉细结代。

原方去黑附片,黄芪加量至60g,再服2周,患者精神明显改善,休息状况下无明显心悸、胸闷、气短,诉喉中仍有少量黏痰。

原方去西洋参、茯苓、白术,葶苈子减量至15g。再服2个月后停药。以后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再用最后一方服用,随诊观察未再出现心衰。

10
糖尿病

糖尿病 因其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学一般认为,本病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以周仲瑛教授治疗糖尿病的案例来说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糖尿病经典案例

沈某某,女,54岁,2001年10月16日初诊。同年6月因出现饥饿感、小便有沫,去某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增高,诊为糖尿病。

先后用过美吡哒等西药,血糖未完全控制。查餐后2小时血糖9.lm mol/L,体重逐渐下降16kg,视力下降,头晕头痛,口苦口干,寐差,乏力,多饮善饥,肩臂腿膝酸痛,尿混,大便干,阴下瘙痒,性情急躁,声音嘶哑1月余,苔黄腻,脉细滑。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燥热、湿热与疲热互结,但络热血痪为甚。

中药处方:桑叶15g,地骨20g,玄参12g,天花粉15g,知母10g,炙僵蚕10g,鬼箭羽20g,黄连4g,北沙参12g,麦冬10g,玉米须15g,炙水蛭3g,生地黄12g,夜交藤25g,太子参10g,14剂。

服用14剂中药后,10月30日复诊,症状稍有改善,睡眠可,疲乏有所缓解,头晕头痛稍缓,尿转清,大便能解,但仍口干、多饮,视物模糊,周身酸痛,苔黄腻,脉细滑。原方去夜交藤、麦冬,加葛根12g,石解10g,桑寄生12g,14剂。

11月14日再诊,症情缓解,无明显自觉症状,复查血糖数据向好,治疗有效,原方继进,服30剂后病情缓解。

编者语: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每年有无数家庭被病痛、绝症和终身服药等话题持续折磨着。本文不能实际地解决患者的病痛,这也是我们作为媒体人深感无力的地方。但是,哪怕有一个患者、一个家庭因为我们不遗余力的传播而关注中医,从而找到更正确的道路去对抗疾病甚至康复。吾辈都将甚感欣慰,不辞劳苦;知行合一,无愧此生!

你想要什么样的《纪录中医》

《纪录中医》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