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营地导师的第二封信

致营地导师们

营地教育这个行业,我们面对的直接受众是家长和孩子,而营地导师们又往往是比较年轻的,很多是刚刚走出大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刚刚走出校园,要完成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如果从事了营地教育这个行业,可能还要学着跟家长、孩子共处。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那么在心态上如何以营地导师的身份与孩子相处,又如何能做好这个工作呢?

我想说一切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同样包括“营地导师”这个角色的把握,在说我的答案之前特别想先说一个心态问题。一个充满热情的新人,总是希望能多做事,事无巨细,认为付出总会有回报,可是在做营地导师这件事儿上,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无法替代父母,无法替代学校老师,也无法替代这个社会而担负起教育一个孩子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一种陪伴,一份鼓励,一个善意的提醒,或者一个严厉的警告,从始至终我们应该把自己与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始终与他们一起成长,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更没有无所不能的保姆,每一段成长的路都需要自己走,包括你我。

这些参与到营地教育里的孩子们,我想他们的家长都是开明的,不论出于什么考虑,他们都给与了孩子一个多元的发展环境,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和探索,因此在这一点上,家长就给与了我们信任和支持,在此也要怀着感恩之心,与家长平和的沟通,与家长我们是一个战线上的兄弟,不是与孩子们敌对或者对抗,而是辅助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实现更多的放手去爱。因此你们看,家长都放手了,我们就没有必要研习家长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随时准备接过书包,追在身后问是不是口渴之类的低阶服务。

把握好心态,那我们该如何行动呢?

1

敞开心扉

我相信你会很快发现,孩子的纯真是天然的,他们会不加隐藏,无所保留,同时他们更容易建立信任,建立信任,安全的环境和关系是大家共同成长,接受挑战的一个前提。在一个自己觉得安全有爱的环境下我们才更有勇气和力量,我想这一点是通用的。

2

大胆尝试

有充满爱的环境,大家就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去接受挑战,这挑战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作为一个指挥者,在一旁加油打气,而是我们自己也是突破的一份子,也许你的这份突破和孩子的并不在一个层面或者并不是就一个事情,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这一点上是我自己努力走出舒适区的一个大胆尝试,这样你就会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才是足够有影响力,足够鼓励和支持到别人的力量。

3

保持距离

在这一点上,需要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方式,这里的距离并不是说我们要故意远离孩子们,或者有意推开他们,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道界限,或者找到一个屏障,可以让自己不至于深陷其中而无法跳脱开看到事情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牢记一个好的陪伴者,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也许我们只是往那平静的湖面抛了几个石头,涟漪过后好像又平静了,这些也许都是实事,我们都是需要接受的,但同样要知道希望永远存在,我们做的事情有点像播撒种子,也许并非所有的种子都会破土发芽,而一定又会有适应这个环境,真正的好种子一定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因为成长就是探索的过程,我们无法去提早下定论,尝试才是惟一的出路。

(0)

相关推荐

  • 请信任孩子理解世界的能力|香港戏剧教育导师王添强创意戏剧系列基础工作坊@成都day2

    王添强创意戏剧系列 ♫. ♪~♬..♩ 创意戏剧基础工作坊 成都day2 策划:香港明日艺术&深圳骑士教育 承办:成都优行戏剧教育 提要 信任孩子理解世界的能力 巧妙的排练组合游戏 课堂问题处 ...

  • 【小哈叙事】忆往昔 俱往矣

    从三年变成了293天--里面有许多人从陌生到熟悉,也从熟悉逐渐陌生.微信运动里总有人默默点赞,几乎每天,每次看到名字心里都是暖暖的.今天楼上有新面孔,是一群新的孩子及家长.我看到一个女孩紧紧牵着爸爸的 ...

  • 一名青春期抑郁亲历者的陪伴总结: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因抑郁而休学的孩子?

    ▼ 今日导读 今天的文章,来自我们郁金香的全职社工亲亲,郁金香青少年成长营的核心老师以及课程体系设计者. 她是一名青春期抑郁症亲历者,年少抑郁的她,在没有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和缺乏支持的情况下,跌跌撞撞成 ...

  • 父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人物,要让孩子学着自己长大

    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孩子的性格 很多时候一个人今后会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在他的童年阶段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未来自己会成为的样子. 虽然说后天的环境已经经历有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事实上 ...

  • 潜意识告诉你的一个真相:“相信”真得可以创造奇迹

    最近参加一个关于"亲子教育"方面专题讲座,其中有一个游戏互动环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主持人首先从观众席挑选四男三女共七位家长走上台前. 游戏规则如下:要求一位女士站立于一块事先摆好 ...

  • 家长教育:“习”要大于“学”

    第二期暑期特训结业,整个一个下午被喜悦.笑声.感动.泪水包围着,我们都好像在一个幸福的磁场里面,以至于我上去讲话的时候都开始哽咽了,家长和孩子一起训练才会有效果,家长是环境,孩子是种子,种子只有在合适 ...

  • 致营地导师的第五封信

    致营地导师的第五封信 营地活动总会有始有终,每次活动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营会中经历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同样时间的转瞬即逝,与营员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的道理做一个合格 ...

  • 【人间】致南楠的第二封信

    Day 致南楠的第二封信 微风悄悄的吹,正如我悄悄想你 SPRING  JOURNAL 飞机缓缓的腾升,窗外万家灯火通明,四通八达的灯网交织成生活六年的城市,我在这个城市之中,却又游离之外,如同微尘! ...

  • 致营地导师的第三封信

    致营地导师的第三封信 01 营地教育这个行业有一大优点就是有趣,好玩,因为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陪伴孩子们一起度过那个绝无仅有的,不同凡响的童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绝无仅有的. 02 ...

  • 致营地导师的第四封信

    致营地导师的第四封信 01 在中国目前的营地教育还刚刚起步,如果大家对营地教育这个名词比较陌生,那么对于夏令营以及冬令营可以说还是耳熟能详的.1993年孙云晓先生发表了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 ...

  • 致营地导师的第六封信

    致营地导师的第六封信 农历新年日益临近,我们可爱的营地导师们都陆续结束营会工作,踏上了返乡过年的旅途,一年的辛勤付出,满载而归,更要把这份喜悦带给家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做一个由内而外的充满正能 ...

  • 致营地导师的第七封信

    致营地导师的第七封信 结束了一年的工作,回到温暖的家里,想必大家一定都在享受这难得的团聚的温馨时刻吧.一年当中的春节既是喜庆团圆节,同时也昭示着新一年开启.增岁增福,从牙牙学语,年年拜年领压岁钱,到现 ...

  • 致郦波大教授的第二封信

    致郦大教授波的第二封信 南阳市十四中学校教师杨连山 郦大教授波先生,您好. 郦波教授您切莫忙着说再见呀! 因为您不能啊! 母亲节里,我们的郦大教授波您想到了您的母亲忧心忡忡了,于是不孝不忍了.这很好, ...

  • 致郦波教授的第二封信

    致郦大教授波的第二封信 南阳市十四中学校教师杨连山 郦大教授波先生,您好.     郦波教授您切莫忙着说再见呀! 因为您不能啊!     母亲节里,我们的郦大教授波您想到了您的母亲忧心忡忡了,于是不孝 ...

  • 梁波:善是人性一道光。致女儿的第二封信

    导读 善良是一份自信和自强,只有积攒足够能量,才能更好帮助别人,同时免遭伤害. 善是人性一道光 致女儿的第二封信 作者:梁波 瑶瑶: 两年前,在你即将入学时,我以父爱为纸.以期许为墨,给你写了第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