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罗兰贝格专家解读2021上海车展精彩亮点:创新赋能,拥抱变化

随着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产业重塑和以新生态消费为代表的趋势迭代,汽车产业正逐步引领未来城市智慧变革,成为科技创新和智能生活的重要体现。作为今年全球首个A级车展,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21上海车展”)正于4月21-28日如火如荼地展开,吸引了千家企业积极参展,以期携手共进,依靠创新赋能、拥抱变化,共同实现全球汽车工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行业盛宴无疑将成为引领全球汽车行业技术和市场的风向标,同时也印证了汽车行业必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而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正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力。就此,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汽车团队针对2021上海车展精彩亮点做出专业解读,带您即时了解行业热点与关键趋势。

精彩解读

郑赟

RON ZHENG

本次上海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罗兰贝格作为汽车行业专业观察员对此深有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一、产品端:以国内自主品牌为代表的众多车企纷纷推出了以新能源为动力总成的智能化、网联化的汽车产品。

二、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推广:诸多零部件供应商推出了以系统集成视角展现的终端产品,以应对行业颠覆性变化。

三、消费者态度:不同于以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综合而言,我们相信中国汽车市场会在未来几年中以“拥抱变化”为主题持续发展。罗兰贝格认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动力总成车辆的销量将达到约510万台;到2030年,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将快速攀升至40%。
因此,对于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相对比较传统的汽车产业而言,未来的十年将是整个历史变革中非常重要的“黄金十年”。我们也期待与各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服务贸易商以及关注整个汽车价值链的机构投资人携手,一同探索这激动人心的“黄金十年”。

方寅亮

THOMAS FANG

今年的上海车展选取了“拥抱变化”作为主题,我们也确实看到,围绕新四化下,各类创新在车展上遍地开花。简单总结为五大核心突破点:

一、传统国际车企大幅迈进新能源和智能化。
二、自主品牌的进一步创新。
三、跨界科技企业的集中加速登场。
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商用加速。
五、氢燃料电池的加速落地。
我们相信2021年将会成为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加速落地里程碑式的一年,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无论从市场、技术、品牌,还是生态打造上,都在全球汽车行业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袁文博

YUAN WENBO

本次车展是各个车企品牌借助新能源时间窗口,重新定位自身的宝贵契机:一方面新造车势力纷纷发布新款车型,弥补在产品矩阵上的不足。在其用户群体拓圈之后,如何平衡品牌调性与销量需要,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关键命题;另一方面,传统合资企业也推出其电动车平台,多家企业开始向直营营销模式进行转型。对于传统国际品牌而言,核心挑战在于智能化产品力以及用户运营能力能否重新定位自身形象,打破用户对其“传统”的刻板概念。同时我们也看到,自主品牌国家队也发布新能源新产品/新品牌以求实现品牌向上,无论是上汽R还是东风岚图,都希望能够通过新能源重新定位,打破自主品牌在价格上的天花板。

尽管本次新能源市场呈现了各家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新能源产品的同质化将会是未来潜在的隐忧。面对未来的市场,业界亟需综合产品、渠道、运营等多个要素,寻求并突出本品牌的核心价值点,方能奠定在这个高速发展市场中的地位。

吴钊

NEIL WU

这或是近年来有令人兴奋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车展,从车企和供应商的新战略、新品牌和新产品都彰显了智能电动竞争大幕的真正拉开

百花齐放的高端新品牌:自主品牌向上的趋势从两年前的端倪初显迈入了真正的实质发力阶段,极氪、极狐、智己、红旗的高端产品推出抓人眼球;蔚来、小鹏、理想及恒大等新势力玩家也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
登上前台的核心供应商:华为、大疆、商汤等科技公司以智能驾驶核心部件供应商身份走到了台前,以联合研发、联合制造甚至联合营销等方式站在了智能化竞争的主舞台。百度、小米、滴滴等生态巨头也加入了造车战局。车企、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合作生态正在重塑。
全面升级的智能新产品:车型硬核竞争力达到一个新台阶,“激光雷达、1,000公里续航、未来座舱体验”等不同要素在奔驰EQS、宝马iX、蔚来ET7、小鹏P5车型等车型层见迭出。围绕个性化元素的人本设计同样在欧拉、宝骏上得以呈现。
对于汽车产业链玩家而言,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序章,下一个十年对前瞻技术和智能生态的竞争将是逐鹿重点;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份幸运,对智能电动产品的主动需求也将自2021年起加速发酵

谷雅韬

TERRY GU

新冠疫情影响使得上海车展成为万众瞩目下第一个按期举行的全球A级车展,但即使剔除掉这层额外的关注度,本次车展在内容上的重量级和多样化也是史无前例的,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中,对于未来最具启示的观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技术与产品的新融合:看过本届车展相信不会再有人对未来汽车行业的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产生怀疑,无论传统势力、新势力还是跨界势力都推出了大量的新产品同时把展示的重心放在了电气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这些新技术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很多产品发布中新技术元素的分量超过了车本身,甚至可以说依赖于技术对车的赋能。我们相信,未来对于新技术的影响力一定不能忽视,同时也不能过分依赖而失去差异化,新技术应用能力和新产品定义能力是未来产品致胜的两个关键。
二、新关系和新打法:本次上海车展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展示平台,越来越多的车企把用户理念和新的互动关系作为核心进行展示,同时也看到了更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商业模式,不仅仅是以往类似直销这样的新销售模式,甚至有更多的品牌在通过将自身与用户利益进行绑定来实现共同成长。我们相信这种新关系和打法的试错和迭代必将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新格局。
三、新品牌和新品类:即便过去几年有不少人折戟沉沙在汽车行业大变革之中,但本次车展上依然看到涌现出众多的新品牌和新品类,尤其是从传统车企体系内孵化出来的新事物,已经突破了消费者对于常规汽车品牌和品类的认知,也给予了新势力们强有力的回答。我们相信,未来品牌和品类之间的融合和差异化将成为所有车企的一个新命题。

时帅

SHI SHUAI

今年车展充分体现了整个汽车行业在加速转型的不可逆的大趋势。无论是在车展前产业链各类玩家的举措,还是展出的新车型、新技术、新玩家,都让我们对2021年——十四五的开年、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寄予了很多期待。

新技术的持续导入。今年车展出现了大量创新技术,例如混动技术、智能座舱、智驾互联生态等,且这些技术多为业内及跨界合作的成果,例如广汽集团携手腾讯、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等科技企业共同开发的ADiGO 4.0。未来智能化程度将成为车企吸引目标客群的重要差异化点,也将成为未来消费者购车的基本评价要素之一。罗兰贝格认为,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将在未来五年持续渗透,例如中国L2-3自动驾驶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将在2025年达到约40%;而2025年使用多核SoC作为智能座舱控制器芯片的新车占比也将达到约60%。
新能源发展真正的元年。今年车展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合资车企巨头的新能源车型,其全面电动化的战略已经加速。例如大众ID.6 X,ID.6 Crozz,奔驰EQS/EQA,以及在美国抢走tesla份额的Mustang Mach-E,等等。德日美韩齐上阵。如果我们回顾2014年至今,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供给侧与消费侧共同驱动的时代:合资车企的全面入场、更多优秀车型的提供,新势力的百花齐放,基建的完善,资本的持续入局......我们可以预计2021年将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的一年。而2025年政府设定的20%的渗透率目标将有望实现。
跨界者:挑战与机遇并存。华为与小米无疑是近期的两大热词。两者以ICT、消费电子巨头、互联网生态巨头的姿态进入汽车产业。华为的“增量部件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愿景,通过Hi这个独立品牌解决方案又往前走了一步,且开始协同已有的消费电子门店网络销售赛力斯车型。未来的汽车与消费电子行业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同时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已经出现。例如富士康的一整套智能电动车架构平台、华为HiCar+充电解决方案,都可以以tier0.5的身份为新车企提供“交钥匙”的技术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也看到跨界者面临的挑战,例如合作伙伴的销量考验、整车集成高门槛带来的资源挑战,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已经被教育过、更加成熟挑剔的用户,更严苛的竞争环境,以及依然有待突破的核心卡脖子技术。
疫情过后,十四五伊始,本届车展传递了产业链上各类参与者以及跨界参与者对于汽车行业的各自的解读以及切实的行动。我们拭目以待。

徐虎雄

XU HUXIONG

本届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无论是参展方的数量、类型、呈现内容,抑或是各类参观者的评论、参观感受等,都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了汽车产业的“变化”,并且大家真的开始逐步适应变化、应对变化、并开始“拥抱变化”。尤其在“拥抱新能源变化”的浪潮中:

一、造车新势力继续推出新一代产品,搭载更多自动驾驶相关、车内交互相关的功能,在依靠精准的细分产品切入市场之后,开始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布局。
二、传统整车厂也开始主动出击,推出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全系列纯电产品,打造独立品牌和独立网络,进行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三、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入局的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也在本届车展前后登台亮相。
四、更多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开始宣布入局。
大家谈论更多的不是“市场在变化,我们要应对”,而是已经切切实实地拿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和应对举措。虽然谁是赢家仍未可知,但能笑到最后的一定是积极“拥抱变化”的各类玩家。罗兰贝格汽车团队也会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与各位玩家携手积极应对,拥抱变化,见证、经历、创造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