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山海经》中竟然早就记载了“元素周期表”,或许这并非巧合

上古奇书《山海经》中竟然早就记载了“元素周期表”,然而现代元素周期表却是在十九世纪才被定义出的。更让人称奇的是,《山海经》中关于“元素”的记载甚至准确到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7期12系,不得不说,山海经确实够神奇。

《山海经》曾记载:“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这是整部山海经中最关键的一段话,翻译过来大意为:

1、大禹曾说,天下有名的大山有5370座,一共64056里,并且分布在大地各处,这些山中埋藏着各种资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山记不过来。天地东西距离28000里,南北距离26000里,有水的地方8000里,有467座山中有铜,3690座山中有铁。2.这些山是划分国家的标准,也是武器的来源,战争的起因,聪明的人因此会很富足,没能力的人则会贫穷。帝王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共有七十二家,他们的兴衰成败,都在这大地山川中发生着,国家的物产都从其中获得。

这段记载中,大禹不但说出了当时的大地东西距离、南北距离,还指出了大地上的山川、河流、铜铁等分布,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竟然预言“五藏”就是战争的本质,以及个人国家强盛的根本。通常意思上,“藏”意思为宝藏,一般是指金、银、铜、铁、锡。而《山海经》中大禹所说的“五藏”并非单指这五种矿物,而是代表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铀等物质。因为金属和他们的化合物很多,根本不能把他们所有的名称列出来,因此大禹只能用铜和铁来代表地球上的各种矿藏。

而那句“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中的“封”不应该理解为分封诸侯,而应该是封闭;“禅”也不应该理解为禅让,而应该是静坐。“太山”和“梁父”则是各地山脉的代名词,而不是单指某一座特定的山峰。因此,大禹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说:地球上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它们被埋藏,封闭在各处的山脉和地下。那么,按照上面的思路,大禹所说的“七十二家”究竟是指什么呢?答案其实是地球上的元素。

学过物理和化学的人都知道“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为7个周期和10个系,但其实还有两个系:“镧系”和“锕系”是被列在主表之外的。也就是说,大禹所说的“七十二家”:“七”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7个周期,“十二”则是指元素周期表中一共12个系。而任何物的本质都是“元素”组合,因此“七十二家”就代表了地球上的所有元素。

同理,其中的“得失之数,皆在此内”就是指当元素在发生化学作用时,一些元素会把别的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抢”过来,于是便得到了更多的电子,而另一个原子则因此失去了也一些电子。因此“得失”的本意是指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所有的化合物都是由“七十二家”所指代的元素造成的。

推测:黄帝和蚩尤应该都属于外星人,他们被地球上丰富的资源所吸引,他们都到地球采矿,然后运回自己的星球,过程中双方因为争夺资源而发动了一场战争。这便印证了《山海经》中大禹所说的“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甚至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战争是直接或间接跟抢夺资源有关的。再比如,现在的人类太空探测计划,其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很明确,除了探测宇宙的奥秘,更重要的是探测别的星球上的矿藏资源。如今的人类会这样做,如果其他星球上有“外星文明”,他们为何就不会这么做呢?

宇宙之大难以想象,而地球只是宇宙中一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灰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星生物”是存在的。又或许,他们早到过地球,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又离开或者消失了。而由于后人的认知极限,“外星人”就被记载成了《山海经》中的“黄帝”、“西王母”等“神人”

而人类至今未发现“外星人”,本质原因也许是人类根本飞不出太阳系极限,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冰山一角,况且银河系外还有“河外系”,人类飞出不去,不代表“外星人”不能飞进来。一部三万字的《山海经》,至今没人能破解其背后的秘密,而之所以如此,或许就是人们太局限于“常理”,也因此难以破译出“山海经真实密码”。

《山海经》堪称我国年代最久远“百科全书”,一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其体系囊括了丰富的地理、山系、水文、动植物、矿藏、神话、民俗、物种、医学等宝贵资料。《山海经》中很多记载,如今才慢慢被发现并证实。作为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它不仅仅是神话传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历史”。

(0)

相关推荐